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Rab3D蛋白促进肿瘤转移和Hsp90α质膜转运信号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05-01 03:28

  本文选题:外泌体 + Rab3D ; 参考:《清华大学》2015年博士论文


【摘要】:真核生物中广泛存在着一类分子量为20-27 kDa之间的小分子Rab蛋白。它们作为分子开关调节了细胞囊泡运输的许多进程,包括外泌体exosome的释放。而最新针对肿瘤细胞分泌exosome的研究报道也指出,Rab27A和Rab27B存在于外泌体中,参与了exosome的分泌调控,并推动了肿瘤进展。作为参与蛋白分泌的一个重要小分子GTP酶,Rab3D的功能多见于分泌组织中,而在癌症中的作用从没被系统的被报道过。本论文的目的旨在于研究蛋白Rab3D在肿瘤细胞中的功能和机制,包括肿瘤转移中的重要作用。首先,我们在多种类型的癌症细胞及多种常见癌症组织中检测了该蛋白的蛋白水平表达情况,发现其含量较正常组织会呈现不正常的高表达,并和肿瘤恶性程度有相关性。我们进一步发现Rab3D会影响肿瘤细胞的细胞形态,并参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过程,在裸鼠原位移植模型体内实验中也证实该蛋白在动物水平上会增加肿瘤转移的能力。分子机制实验揭示了Rab3D会通过激活信号通路如AKT/GSK3β促进细胞的上皮间质化转变过程,并调节外泌体的释放和重要的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90α的分泌,这些过程共同参与了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迁移,充分说明了Rab3D作为调节肿瘤转移的一个重要分子,将会成为潜在的检测和治疗靶点。另一方面,为了确证Rab3D不仅仅在细胞内存在,我们通过免疫印迹、质谱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检测到在肿瘤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及其培养基中,Rab3D是高表达的。更重要的是,在不同分期的恶性乳腺癌病人血浆中,Rab3D的表达与恶性程度之间呈现良好的相关性,说明了其未来开发为肿瘤标志物的可能性。同时,针对几乎参与肿瘤所有进程的分子伴侣热休克蛋白90α,我们也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工作。胞内热休克蛋白90α目前已被报道可以被分泌到细胞外,在肿瘤细胞膜表面的该蛋白还会参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但是该蛋白在肿瘤侵袭过程中的质膜转运调控机理并未阐明。我们发现表皮生长因子会特异性地增加该蛋白在肿瘤细胞表面的表达,且定位于细胞突触的前沿。进一步筛选得到促进肿瘤伪足形成的信号通路PLCγ1-PKCγ参与了热休克蛋白90α的质膜转运过程,且该过程依赖于外泌体的运输。该分子机理为细胞膜表面的热休克蛋白90α促进肿瘤伪足形成和侵袭转移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Abstract]:A class of small Rab proteins with molecular weight of 20-27 kDa exist widely in eukaryotes. They act as molecular switches to regulate many processes of vesicular transport, including the release of exosome from the exocrine. Recent studies on exosome secretion by tumor cells also show that Rab27A and Rab27B exist in the exocrine body, participate in the regulation of exosome secretion, and promote tumor progression. The function of Rab3D, an important small molecule involved in protein secretion, is found in secretory tissues, but its role in cancer has never been systematically reported.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investigate the function and mechanism of protein Rab3D in tumor cells, including the important role of tumor metastasis. Firstly, we detected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tein in various types of cancer cells and various common cancer tissues, and foun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otein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normal tissues, which was correlated with the malignancy of tumor. We further found that Rab3D can affect the morphology of tumor cells and participate in the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tumor cells. In vivo experiments in nude mice model of orthotopic transplantation also confirmed that the protein can increase the ability of tumor metastasis at the animal level.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suggests that Rab3D promotes the transition of epithelial stroma by activating signaling pathways such as AKT/GSK3 尾, and regulates the release of exocrine and the secretion of important molecular chaperone heat shock protein 90 伪. These processes are involved in the invasion and migration of tumor cells, indicating that Rab3D, as an important molecule regulating tumor metastasis, will become a potential target for detection and treatment. On the other hand, in order to confirm the existence of Rab3D not only in the cells, we detected the overexpression of Rab3D in the exocrine secreted by tumor cells and its medium by Western blotting, mass spectrometry and electron microscopy. More importantly, there i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Rab3D and the degree of malignancy in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breast cancer at different stages, which indicates the possibility of its development as a tumor marker in the future. At the same time, we have also carried out some basic research on the molecular chaperone heat shock protein 90 伪, which is involved in almost all tumor processes. The intracellular heat shock protein 90 伪 has been reported to be secreted out of cells, and the protein on the surface of tumor cell membrane is involved in the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tumor.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plasma membrane transport regulation of the protein during tumor invasion has not been elucidated. We found that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 specifically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EGF on the surface of tumor cells and was located at the front of cell synapses. Furthermore, the signal pathway PLC 纬 1-PKC 纬 which promotes the formation of pseudopodia was selec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plasma membrane transport of heat shock protein 90 伪, which is dependent on the transport of exocrine.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provides a new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omotion of pseudopodia formation and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by heat shock protein 90 伪 on the surface of cell membrane.
【学位授予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新军,周正炎;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进展[J];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2 ;2007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第一轮通知[J];中国肺癌杂志;2007年04期

3 过邦辅;恶性肿瘤与肿瘤转移 第3讲 肿瘤转移治疗的新概念[J];中国肿瘤;1999年03期

4 孙青,江培洲,沈新明,姚开泰;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及其调控因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0年04期

5 杨威,李凡,李胜文;抗肿瘤转移治疗的研究新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0年03期

6 卢大用,曹静懿;肿瘤转移的实验病理学研究[J];河南医学研究;2000年03期

7 张润玲;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J];兰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王涛,陆应麟,刘爽,谢庆军;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在肿瘤转移调控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讯;2000年03期

9 魏文科,侯建军,向武良;肿瘤转移相关因素研究现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2年03期

10 梁莉;肿瘤转移的机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钱文慧;陆茵;陈磊;孙志广;郑仕中;张伟伟;;血小板活化介导的肿瘤转移及中药治疗前景展望[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实验药理分会第八届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方伟岗;王锡山;;大会主席致辞[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摘要集[C];2011年

3 赖小平;;41例肿瘤转移特点分析[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李春海;;肿瘤转移生物学标志及其临床意义[A];全国肿瘤诊断与治疗药物分子靶点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5年

5 李杰;孙桂芝;吴志奎;;中药在抗肿瘤转移防复发中分子机理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6 何玉龙;;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介导的信号通路在淋巴性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宋纯;;肿瘤转移早期模型的建立、转移机制及药物干预研究[A];第九届全国肿瘤转移学术大会暨2011年黑龙江省医学会肿瘤学年会摘要集[C];2011年

8 陈龙邦;臧静;王靖华;胡守友;周晓军;;β-榄香烯抗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谢仰民;李恩民;;免疫缺陷动物在研究肿瘤转移方面的应用[A];中国实验动物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高艳光;曾宪录;;化学修饰肝素与肿瘤转移关系的研究[A];吉林省第六届生命科学大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夏茂盛;捷科学家发现导致肿瘤转移新基因[N];光明日报;2013年

2 记者 刘冬梅;全国肿瘤转移大会在津开幕[N];天津日报;2009年

3 程祖亨;可怕的肿瘤转移[N];农村医药报(汉);2012年

4 记者 李天舒;新研究找到抑制肿瘤转移靶点[N];健康报;2011年

5 张田勘;揭开肿瘤转移的秘密[N];健康报;2003年

6 记者 周颖;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转移有增效优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7 衣晓峰;肿瘤转移能力“与生就有”[N];中国医药报;2011年

8 马一鸣;肿瘤转移机制及其阻断——癌扩散的基础和临床[N];健康报;2005年

9 通讯员 杨叁平 李瑞;国际研究发现中药可切断肿瘤转移通路[N];科技日报;2012年

10 记者 任壮;中药可抑制肿瘤转移[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剑;Rab3D蛋白促进肿瘤转移和Hsp90α质膜转运信号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段晓品;刺激响应性聚合物胶束在抗肿瘤转移及逆转肿瘤耐药中的应用[D];沈阳药科大学;2013年

3 宋安萍;联合抑制消减杂交及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肿瘤转移效应基因[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晓丽;温通降浊法抗肿瘤转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贾海泉;mag-1与肿瘤转移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6 刘刚;mag-2基因及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7 朱涛;并行生物计算集群的构建及性能评价和肿瘤转移相关基因的基因组聚类及功能注释[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8 李钊;一种新的肿瘤转移模式及初步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9 牛纪晓;细胞粘附分子与血小板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10 谭宁;LASS2基因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忠;肿瘤转移机理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2 王淙悦;肿瘤转移临床特点与用药规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4年

3 孙艳;髓清丸抗肿瘤转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张家恺;LPAAT蛋白家族与肿瘤转移相关性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1年

5 宁耀贵;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表氧化酶促进人类肿瘤转移[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于红阳;整合素和PAR1参与凝血酶促肿瘤转移作用的研究及其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7 张巧姝;KAI1/CD82胞外结构域小环在抑制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4年

8 佟玲;大黄木香有效成分预防肿瘤转移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5年

9 焉雷;TLR4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4年

10 于进波;HS影响肿瘤转移的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275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8275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3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