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外泌小体在白血病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交叉对话中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8-06-02 02:10

  本文选题:白血病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参考:《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17年04期


【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提示,骨髓微环境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和耐药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是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的土壤,也是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潜在的天然庇护所以及复发和产生多药耐药的根源。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是骨髓微环境中重要的基质细胞,在近年来被证明是影响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主要因素之一。MSC和白血病细胞不仅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相互影响,还可以通过分泌外泌小体(exosome)进行交叉对话。外泌小体由多种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小体,其中含有蛋白质、RNA和mRNA等多种组分,参与细胞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泌体的研究是白血病与微环境的一个新兴领域,将极大地推动有关白血病的研究进展,为白血病治疗带来新的契机。
[Abstract]:More and mor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drug resistance of leukemia. It is not only the soil where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proliferate, differentiate and mature. It is also a potential natural shelter for minimal residual lesions of leukemia and a source of relapse and multi-drug resistanc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are important stromal cells in bone marrow microenvironment. In recent year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 have been proved to be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eukemia cells. It can also be secreted by exosome-exosome) for cross-talk. A nanoscale vesicle body secreted by a variety of living cells, containing a variety of components, such as mRNA and protein, which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cellular material exchange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man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processes. The study of exocrine is a new field of leukemia and microenvironment, which will greatly promote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leukemia and bring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treatment of leukemia.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研究生院医学部;
【分类号】:R733.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英,徐功立;难治性白血病的治疗[J];山东医药;2000年06期

2 ;用生物工程分子防治白血病[J];浙江中医杂志;2000年11期

3 殷慧君,刘乐宇;残留白血病细胞的定量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小儿血液;2000年04期

4 ;白血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0年03期

5 陆道培;根治白血病的道路[J];中华内科杂志;2001年04期

6 ;白血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02期

7 ;白血病[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1年08期

8 ;中国科学家探索出白血病调控治疗新模式[J];科技广场;2002年05期

9 ;白血病重要致病因素被发现[J];发明与创新;2003年11期

10 余莲,陈隆天;白血病患者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水平及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陆化;丁烨;卢瑞南;吴雨洁;张建富;仇海荣;刘澎;李建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鼠体内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夏骏;周永烈;邱莲女;高瑞兰;;四嗪二甲酰胺阻滞白血病细胞周期及其机制的研究[A];2013年国家级“恶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3年

3 李庆华;蔺亚妮;庞天翔;;RNA结合蛋白Sam68在白血病细胞中表达研究[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4 陈幸华;梁雪;张曦;高蕾;张诚;孔佩艳;彭贤贵;龚奕;王庆余;;人脐血源基质细胞新型微环境对残留白血病细胞的作用及机制探讨[A];第12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5 欧阳仁荣;;21世纪初期治愈白血病?——白血病研究回顾与展望[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6 许小平;费新红;高磊;江千里;;多药耐药微小残留白血病模型的建立[A];第九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7 陈立君;孙明艳;马军;;流式细胞仪双色免疫荧光技术分析微量残留白血病细胞的研究[A];庆祝黑龙江省免疫学会成立十周年(1993—2003)论文集[C];2003年

8 张忠玲;宋宇;李国忠;周晋;;白血病致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5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9 岑建农;陈子兴;李振江;邱桥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作用[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李建勇;钱思轩;吴汉新;张闰;洪鸣;仇海荣;肖冰;;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者源白血病[A];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血液病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血液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胡德荣;腺花素可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N];健康报;2012年

2 记者 夏茂盛;捷克白血病研究获重大进展[N];光明日报;2013年

3 时仲省;白血病贫血千万别补铁[N];健康时报;2006年

4 主任医师 容小翔;输血会传染上白血病吗[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5 张忠霞;研究发现骨髓为白血病细胞提供“避风港”[N];医药经济报;2007年

6 黄衍强 尚科;白血病患者康复须知[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记者 熊学莉 通讯员 曾理;“细胞导弹”点射白血病细胞[N];健康报;2008年

8 胡晓震 本报主任记者 叶青 见习记者 魏宇佳;个体化治疗:白血病不再是不治之症[N];沈阳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彩历 实习生 叶娜;白血病患者见曙光[N];卫生与生活;2011年

10 白毅 张国清;“微移植”治疗白血病取得突破[N];中国医药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晓辉;白血病细胞ADRM1的表达及其作用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2 庄泳;转录因子AIOLOS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3 许益笑;经体外环路光动力疗法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4 张帆;共同抑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复合物2和热休克蛋白90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D];中南大学;2012年

5 丁光生;电磁辐射净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物中残留白血病细胞的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2年

6 张鹏霞;齐墩果酸对人类白血病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D];吉林大学;2008年

7 赵克温;磷脂爬行酶1的表达调控及其在白血病细胞分化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5年

8 许文林;白血病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自分泌链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9 郭萌;低氧和低氧模拟化合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和凋亡的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7年

10 芦殿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白血病课题设计特点与质控管理体会[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文东;白细胞和白血病细胞荧光光谱特征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2 林黎明;白血病微环境中成骨细胞与白血病细胞相互作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3 李亚飞;CD58在儿童B-ALL中的表达及其用于MRD检测的可行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5年

4 李齐;白血病细胞糖代谢产物的分析[D];复旦大学;2014年

5 郑彩侠;白血病儿童家长对白血病认知的现象学研究[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4年

6 洪丹;CCL2在白血病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魏丽荣;纳米银通过抑制ERK1/2的磷酸化杀伤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D];苏州大学;2015年

8 丁冰洁;LDE225逆转HL60/ADM白血病细胞耐药及其应用方案优化的动物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9 赵文俊;Ara-C在酵母菌、白血病细胞和AML小鼠模型中的抗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10 沈照华;AMD3100及G-CSF阻断SDF-1/CXCR4信号对白血病细胞与成骨龛黏附和耐药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9668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19668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f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