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19 11:16

  本文选题:PD-L + 单克隆抗体 ; 参考:《中国免疫学杂志》2017年06期


【摘要】:目的:获得能应用于临床诊断以及阻断PD-L1与PD-1结合的抗人PD-L1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重组表达的人PD-L1蛋白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获得稳定分泌抗人PD-L1单抗的阳性细胞株,ELISA方法鉴定抗体的特异性、亲和力、亚型等方面特性;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方法对肿瘤细胞进行检测;肿瘤杀伤实验验证抗体阻断活性。结果:共获得2株抗人PD-L1单抗,抗体效价分别为1∶2.56×10~6和1∶3×10~5,亲和力分别为1.5×10~9L/mol和2.5×10~8L/mol,均与PD-L2蛋白无交叉反应。免疫印迹、间接免疫荧光证实抗体有诊断作用。杀伤实验显示抗体有阻断作用。结论:共获得两株稳定分泌高效价、高特异性的抗人PD-L1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能作为诊断抗体应用于肿瘤表型检测和预后有效性的评估。抗体的阻断功能可应用于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
[Abstract]:Objective: to obtain anti-human PD- L1 monoclonal antibody which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diagnosis and block the binding of PD- L1 to PD-1. Methods: BALB / c mice were immunized with recombinant human PD-L1 protein. Immunoblotting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specificity, affinity and subtype of antibody by Elisa, which secreted anti-PD-L1 monoclonal antibody stably by hybridoma cell fusion technique.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was used to detect tumor cells, and tumor killing assay was used to verify the blocking activity of antibody. Results: two mono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human PD-L1 were obtained. The titers of the antibodies were 1: 2.56 脳 10 ~ (-6) and 1:3 脳 10 ~ (5), respectively. The affinity was 1.5 脳 10 ~ (9) L / mol and 2.5 脳 10 ~ (8) L / mol, respectively. Immunoblotting,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confirmed the antibody has diagnostic effect. The killing test showed that the antibody had blocking effect. Conclusion: two hybridoma cell lines secreting stable high titer and high specificity anti-human PD-L1 monoclonal antibodies were obtained, which can be used as diagnostic antibodies for the evaluation of tumor phenotype and prognosis. The blocking function of antibody can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CIK cell immunotherapy.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抗体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分子免疫与抗体工程重点实验室;暨南大学转化医学转化研究院国际免疫学中心;
【基金】:广东省人才引进创新团队项目《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试剂研发》(2013S028)
【分类号】:R730.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娜娜;丁倩;赵田田;詹金彪;;单克隆抗体药物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9期

2 顾月;;单克隆抗体——医用微形导弹[J];国外医学情报;1982年22期

3 潘启超;单克隆抗体——抗癌新武器[J];癌症;1983年01期

4 王中全,赵庆;单克隆抗体在肿瘤防治研究方面的新进展[J];河南医学院学报;1983年03期

5 区大卫;单克隆抗体诊断治疗肿瘤的研究进展[J];癌症;1984年04期

6 JosehP R. Hixson;肖建国;;单克隆抗体——理想的药物“魔弹”[J];南充医专学报;1984年01期

7 章静波;李梅;;肿瘤单克隆抗体[J];肿瘤临床;1984年01期

8 孙义忠 ,陈鸣钦;新的癌诊断药CSLEXI单克隆抗体[J];日本医学介绍;1985年11期

9 王泳(金双),黄耀章,黄嘉陵;单克隆抗体亲和常数(K)测定的若干方法学问题[J];癌症;1986年03期

10 郭云赓;;注射单克隆抗体治癌的研究[J];福建医药杂志;198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爱娟;杨太成;刘耘;王捷;;抗人尿道高分化鳞癌单克隆抗体效价以及亚类的鉴定[A];第十届全军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2 但冰;杨天赐;;环氧合酶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初步应用[A];全国临床免疫检验研讨会暨第六届全国临床免疫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戈伟;;单克隆抗体在肿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4 张尚权;;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在肺癌生物治疗中的实验研究[A];第七届全国肿瘤生物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刘坦坦;陈琦;韩晶;;抗DIXDC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初步应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喻明霞;牛麟;王晶;尹丙娇;姜小丹;冯玮;李卓娅;;TM-TNF-α单克隆抗体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A];2008年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第十一届肿瘤和第十二届免疫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王雅丹;胡豫;张璐;黄靖;孙春艳;;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单克隆抗体在NOD/SCID小鼠骨髓瘤模型体内的抗瘤活性[A];第一届全国难治性淋巴瘤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多发性骨髓瘤学术研讨会(国家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继续教育集[C];2007年

8 甄永苏;;生物技术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治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药物[A];中国科协2001年学术年会分会场特邀报告汇编[C];2001年

9 张赢予;张馨木;张磊;;抗CD_3单克隆抗体和rIL-2协同活化PBMC抗肿瘤的体外实验研究[A];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吉林经济发展——启明杯·吉林省第四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10 朱军;;治疗性单克隆抗体在B—NHL和T—NHL的临床应用现状[A];第十次全国淋巴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张蕾;治疗用单克隆抗体[N];光明日报;2002年

2 林碧莲;生物免疫疗法[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李京华;中国人治疗性抗体转基因奶牛诞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璞;以CD146为靶点的胃癌早期诊断多功能纳米探针的相关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2 王海;直肠癌上调表达蛋白eEF2单克隆抗体制备及临床应用[D];吉林大学;2016年

3 刘金;单克隆抗体WL5的抗肿瘤活性评价及其抗原的鉴定分析[D];天津大学;2013年

4 高维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该酶与血栓和肿瘤发病的关系[D];苏州大学;2004年

5 汪家敏;抗人CD133-2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CD133-2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9年

6 王永刚;抗人肝肠钙黏附蛋白(CDH17)单克隆抗体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席庆;抗舌癌特异性角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8 郭学刚;胃癌单克隆抗体生物学特性的定量分析及其在人体显象、显微及超微结构定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莹;CD123在儿童B系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中的表达与抗人CD12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苏州大学;2015年

2 李琦雯;GP7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及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5年

3 沙海涛;重组抗CD20单克隆抗体工程细胞珠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6年

4 赵星鹏;抗人平足蛋白(podoplanin,,PDPN)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与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5 史佳磊;EGFR单克隆抗体在晚期上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6年

6 袁园;一株可应用于嵌合体抗原受体基因修饰的细胞治疗技术的CD19单克隆抗体的筛选与鉴定[D];苏州大学;2016年

7 潘红阳;兔抗GCET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在DLBCL诊断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8 杨青廷;基于贝叶斯分析对EGFR单克隆抗体联合放化疗治疗鼻咽癌临床研究现状系统评价[D];南华大学;2016年

9 罗萍;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临床应用初探[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10 陈曦;一种新型结直肠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生物学特性鉴定[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397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0397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2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