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克沙醇联合低电压CT扫描孤立性肺结节成像质量的评价
本文选题:辐射剂量 + 对比剂 ; 参考:《实用医学杂志》2017年24期
【摘要】:目的探索等渗低浓度对比剂(碘克沙醇270 mg I/L)、低电管压(100 kV)联合迭代重建技术在扫描孤立性肺结节成像质量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本院从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行常规检查并行病理确诊的孤立性结节病患40例,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350 mg I/L,120 kV管电压,图像利用滤波反投影重建,n=20)和双低组(270 mg I/L,100 kV管电压,图像利用迭代重建,n=20)。结果主观评分中,双低组患者的主观评分为(4.01±0.54)分,常规组患者的主观评分为(3.97±0.5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分中,常规组与双低组取相同部位的CT值,计算所得平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SNR和CNR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低组患者DLP[(283.52±11.50)mGy/cm]和ED[(3.65±0.32)mSV]均低于常规组DLP[(370.74±29.56)mGy/cm]和ED[(5.11±0.25)mS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低结合迭代重建技术可在降低辐射剂量、碘造影剂浓度的基础上,满足临床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CT图像质量要求。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of Isoosmotic low concentration contrast agent (iodoxacin 270 mg I / L) and low electric tube pressure (100 kV) combined with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in the imaging quality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SPN).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5 to February 2017, 40 patients with solitary nodule diagnosed by routine examination and pathological diagnosis were col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350 mg I / L + 120 kV voltage). The image is reconstructed by filtering backprojection and double low group (270 mg / L ~ (100 kV) voltage), and the image is reconstructed by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n ~ (20). Results in the subjective score, the subjective score was (4.01 卤0.54) in the double low group and (3.97 卤0.57) in the routine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In the objective score, the CT value of the same part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the double low group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and the SNR and CNR of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levels of DLP [(283.52 卤11.50) mGy / cm] and Ed [(3.65 卤0.32) mSV] in double low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normal group [(370.74 卤29.56) mGy / cm] and Ed [(5.11 卤0.25) mSV] (P0.05). Conclusion double low combined with iterative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CT image quality in clinical diagnosis of 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 on the basis of reducing radiation dose and iodine contrast medium concentration.
【作者单位】: 武汉市第三医院放射科;武汉市医学会;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放射科;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学院;
【基金】:武汉市卫生计生委科研计划资助项目(编号:WX16D12)
【分类号】:R730.44;R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遥,吴宁;孤立性肺结节动态增强CT扫描[J];放射学实践;2004年01期
2 赵长红;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中原医刊;2004年22期
3 樊涛;潘历波;王莉君;赵学武;;多层螺旋CT引导下穿刺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07年04期
4 鲁勇国;万志愉;;孤立性肺结节153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01期
5 李广斌;马海涛;赵军;倪斌;李畅;;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分析[J];海南医学;2010年21期
6 李麦福;;孤立性肺结节病变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04期
7 刘永;陆武;宋长祥;经丰琴;;孤立性肺结节~(18)F-FDG SPECT显像的半定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年03期
8 李晶;;胸部CT图像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快速分类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7期
9 邓守共;;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诊断[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20期
10 卢强;;孤立性肺结节48例外科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宋利平;常超;徐树明;;孤立性肺结节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王彩云;;孤立性肺结节的螺旋CT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3 李慎江;肖湘生;刘士远;李理;张沉石;;64排螺旋CT评价孤立性肺结节血流模式(附9例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4 李剑明;辛军;于树鹏;;~(18)F-FDG PET/CT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沈巨信;;孤立性肺结节[A];2012年第三十四届浙江省呼吸系病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13届中青年呼吸论坛论文集[C];2012年
6 佘晖;方振剑;董芳;黄明朝;叶嘉;赖国祥;;年龄与孤立性肺结节病理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3第十四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高剑波;肖慧娟;郭华;周志刚;张永高;;64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肖慧娟;高剑波;郭华;周志刚;岳松伟;张永高;;64排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张自力;;孤立性肺结节与血管关系的多层螺旋CT与病理对照研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佩玲;黎庶;王强;;动态增强CT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放射科博士 王亚蓉 殷茜 整理 朱立明;CT三联诊断有优势[N];健康报;2010年
2 通讯员 左建辉 黄小红;娄底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取得新突破[N];大众卫生报;2009年
3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磁共振和CT不能互代[N];健康时报;2013年
4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做检查 磁共振和CT选哪种好[N];健康报;2013年
5 赵华 刘者明;我国无创伤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世界领先[N];医药经济报;2004年
6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主任 曾东林 整理 梁剑芳;口腔科CT有哪些特点[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健;动态增强CT鉴别孤立性肺结节的良、恶性[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2 杨丽;孤立性肺结节的癌症风险评估与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的应用价值[D];第三军医大学;2017年
3 蒋南川;孤立性肺结节的多层螺旋CT后处理及动态增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4 关建中;64层CT在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应用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5 杨玉海;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综合性影像诊断的ROC分析及其临床应用价值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春山;孤立性肺结节MR动态增强、血管生成及MR波谱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7 邢宁;CT灌注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中的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8 王广丽;非小细胞肺癌CT能谱成像与VEGF、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9 张智栩;640层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直肠癌灌注测量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10 杨亮;能谱CT在喉及下咽鳞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斌强;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多因素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2年
2 孙凯;能谱CT在孤立性肺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贾霞;能谱CT定量分析在孤立性肺结节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6年
4 张泽文;孤立性肺结节在HDCT的计算机辅助诊断[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隋远超;能谱CT成像对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与病理对照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7年
6 宋婷妮;双能CT单能谱图像及非线性融合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应用价值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7 陈兆渤;首过双入口灌注CT成像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的作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8 胡华利;孤立性肺结节恶性概率估算的临床模型探索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陶鑫;多元回归分析在孤立性肺结节定性诊断中的应用[D];延边大学;2004年
10 黄越;孤立性肺结节空间分布特征及伴随恶性征象的影像学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71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071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