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排CT双入口灌注参数预测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usion imaging parameters and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primary lung cancer. Methods: Sixty-on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confirmed by postoperative pathology were examined by (CTPI) with 320 rows of CT perfusion imaging, and the images were processed by double entrances (dual-input,DI) mo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DI-CTPI parameters of primary lung cancer was analyzed by two independent t-test. The diagnostic efficacy of DI-CTP parameters for lung cancer combined with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analyzed by ROC curve. Results: the bronchial arterial blood flow (BAF) in patients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27 cas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patients without lymph node metastasis (34 cases), the (PI)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n-lymph node metastasis group (P 0.001).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pulmonary artery blood flow (PAF) (P 0.05),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pulmonary artery blood flow (PAF) (P0.05). Of the three parameters, 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was the largest (0.773). When BAF56.42mL/ (min 100mL) was used as the critical value for predicting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the sensitivity was 74.1 and the AUC with a specificity of 76.5p was 0.739. When PI41.57% was used as the critical value for predicting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PI41.57% was used as the critical value for predicting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The sensitivity was 82.4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66.7. Conclusion: the DI-CTPI parameters of lung cancer have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in predicting the mediastin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of lung cancer before operation,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lung cancer and the formulation of treatment pla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730.44;R73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思全;肺癌纵隔淋巴结大小[J];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1986年01期
2 吴海灵;黄淳佳;;多排螺旋CT在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处方药;2014年06期
3 孙西河,王滨,周茂义,常光辉,李丽新;腰椎后缘软骨结节的CT探讨[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张兰玉;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表现[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何健垣,吴晓媚;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脑CT[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吕蕾;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表现[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1年01期
7 赵启晟;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CT表现[J];宁夏医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8 杨文平 ,黄龙生,梁漱溟,郑战传;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一例的X线及CT表现[J];广西医学;2003年04期
9 吴政光,周建辉,陈秀萍,王忠信;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X线、CT表现 (附46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3年02期
10 李贵生;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CT表现及治疗原则[J];实用医技杂志;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石明国;;新CT 新技术 新思考[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2 舒艳艳;韩志江;孙承;;CT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诊断价值[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赵峰;何健;王高峰;江峰;徐霁;章士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31例CT征象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6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李国桥;;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的价值[A];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陆影;徐卫国;;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的护理[A];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CMIT-2004)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义质;;探讨CT“窗口”服务质量的管理[A];全国护理行政管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杨光钊;金莉莉;;原发性肺组织胞浆菌病的CT表现[A];2008年浙江省放射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伍晓六;雷益;夏军;刘品霓;陈静;;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CT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周先勇;;CT引导下经皮穿刺肺活检术特殊状态下的应对措施[A];2012年浙江省放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杰;;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的观察与护理[A];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肿瘤介入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通讯员 左建辉 黄小红;娄底市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取得新突破[N];大众卫生报;2009年
2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磁共振和CT不能互代[N];健康时报;2013年
3 北京世纪坛医院磁共振室主任 金延方;做检查 磁共振和CT选哪种好[N];健康报;2013年
4 赵华 刘者明;我国无创伤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世界领先[N];医药经济报;2004年
5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主任 曾东林 整理 梁剑芳;口腔科CT有哪些特点[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广丽;非小细胞肺癌CT能谱成像与VEGF、MVD及Ki-67表达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张智栩;640层CT全肿瘤灌注成像在直肠癌灌注测量及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3 杨亮;能谱CT在喉及下咽鳞癌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李斯琴;高频超声及三维CT、MRI在不同月龄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脱位诊断、随访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5 李琦;能谱CT定量分析在评估肺癌病理组织学特征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刘佳宝;CT肺结节诊断的计算机辅助系统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7 范亚;基于高分辨率颅脑CT体数据的病变自动检出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王博;一站式CT能谱灌注成像鉴别兔腋窝淋巴结性质的应用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鹏飞;淋巴结/原发灶SUVmax、淋巴结/肝脏SUVmax对NSCLC纵隔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2 刘佩;320排CT双入口灌注技术在肺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7年
3 王锐;能谱CT在中心气道原发肿瘤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4 王玉婕;宝石CT能谱成像在诊断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状态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车传东;CT与MRI诊断急性期缺血性脑梗塞的比较[D];泰山医学院;2014年
6 赵瑜;锥形束CT技术在肝癌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杜鹏;CT引导下纳米刀消融血管周围组织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5年
8 邢静静;能谱CT在胃癌T分期诊断及早期胃癌显示中的应用价值[D];郑州大学;2015年
9 王大丽;CT引导下经皮胸部穿刺活检假阴性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5年
10 梁维仁;C臂CT辅助肝癌TACE精确治疗的临床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36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236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