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BMP-2调控EMT促进伴微钙化乳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1 11:54
【摘要】:目的:钼靶X线上微钙化表现,经常是提示肿瘤恶性的征象,然而具体机制不详。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s)是TGF-β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可促进骨、软骨生成,调控细胞增殖和分化,及调节多种脏器生长发育。有研究发现BMPs与异位钙化密切相关,且BMP-2在多种肿瘤有异常表达。本文旨在研究BMP-2在伴微钙化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探究其对乳腺癌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1.收集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529例伴微钙化病例,分析微钙化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并从中选取100例患者,切蜡块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了解其中BMP-2、Runx2、OPN的表达情况,分析BMP-2与预后的关系。2.体外实验验证BMP-2与乳腺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选出低表达BMP-2的细胞系MCF-7,以及高表达BMP-2的细胞系MBA-MD-231,分别通过加rh BMP-2刺激BMP-2表达,以及加入BMP-2抑制剂Noggin来抑制BMP-2的表达,应用MTT检测BMP-2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平板克隆实验检测BMP-2对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MP-2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应用划痕试验和Transwell实验检测BMP-2对侵袭迁徙能力的影响。3.我们对BMP-2调控乳腺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进行研究,首先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分析细胞系中BMP-2与EMT相关指标的关系,发现其调控EMT的可能,为探究其调控EMT的可能机制,我们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在乳腺癌细胞系验证BMP-2与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的关系。以及加入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后,BMP-2对EMT的调控是否受到抑制来进一步验证其可能的作用通路。4.建乳腺癌移植瘤模型,观察BMP-2对移植瘤的生长、转移等情况的影响,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移植瘤中EMT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1.伴微钙化乳腺癌患者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并且无进展生存相对较差,伴微钙化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之一。在伴微钙化乳腺癌组织中,BMP-2、Runx2、OPN表达明显增高,提示三者可能参与微钙化形成,异位骨形成可能为微钙化形成的机制之一。BMP-2高表达与患者无进展生存明显相关,为独立预后因素之一。2.外源性rh BMP-2可促进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BMP-2的表达。而BMP-2抑制剂Noggin可以抑制MBA-MD-231细胞中BMP-2表达。体外实验结果显示,rh BMP-2可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以及迁移侵袭能力,并且可使凋亡能力下降。而Noggin可抑制BMP-2的作用,从而抑制肿瘤增殖、克隆形成,抑制乳腺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并且可以促进凋亡。提示BMP-2可促进乳腺癌细胞恶性程度。3.在乳腺癌MCF-7细胞中,BMP-2的表达与EMT一些指标显著相关。随着BMP-2浓度增加,上皮表型E-cadherin、Cx43表达显著下调,而间质表型N-cadherin、FN、Vimentin m 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MP-2可促进PI3K/Akt信号通路p-PI3K、p-Akt和p-m TOR表达,进而调控EMT进程。而加入此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后,p-PI3K、p-Akt、p-m TOR未出现明显的上调,EMT相关指标无明显改变,BMP-2调控EMT的作用明显减弱。可见BMP-2可以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MCF-7细胞发生EMT,从而诱导肿瘤侵袭转移。4.应用经BMP-2处理过的乳腺癌MCF-7细胞成功建立BMP-2高表达移植瘤模型。BMP-2组移植瘤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BMP-2组出现淋巴结转移以及骨转移的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BMP-2组E-cadherin表达减弱,Vimentin表达增强,提示出现EMT现象。体内实验进一步验证BMP-2可促进EMT进程,调控乳腺肿瘤转移。结论:1.乳腺癌伴微钙化这一特征与肿瘤恶性度密切相关。2.BMP-2高表达于伴微钙化乳腺癌中,且与转移密切相关,是预后不良的指标。3.经BMP-2刺激后乳腺癌增殖转移能力增强,恶性度提高。4.BMP-2可诱导PI3K/Akt通路关键蛋白磷酸化,调控EMT相关指标变化,诱导EMT进程,从而促进肿瘤转移。5.体内实验证实BMP-2可促进肿瘤增长以及肿瘤转移,可能作为控制乳腺癌生长转移的新靶点。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伟栋;刘伟;厉力华;马莉;邵国良;张娟;;一种基于小波域检测与自适应神经网络模糊演绎系统的微钙化检测新算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0年02期

2 张文华;崔岚;夏稻子;张宇虹;林萍;高林;;超声斑点抑制成像检出乳腺癌微钙化[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年12期

3 许永波;王华;周琦;姜珏;马文琦;李苗;雷小莹;;超声造影在伴有微钙化的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年06期

4 Fujio Kasumi;超声检测乳腺癌中的微钙化[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88年S1期

5 孙壮;孙莉娜;陈军;刘忠岐;;钼靶下微钙化与乳腺癌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4年06期

6 韩志刚;王士甲;张国福;谢洁林;王冬燕;钱慧君;;乳腺微钙化术前导丝定位效果评价及钙化形态分析[J];上海医学影像;2012年02期

7 马富成;乳腺癌微钙化的声像图特征探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0年02期

8 王远梅;佘文利;王晓彬;熊浩;雷红卫;陈昌毅;;乳腺内微钙化2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12期

9 胡晓欣;顾雅佳;吴斌;李瑞敏;彭卫军;毛健;郑晓静;;3M和5M显示器对不同分辨率乳腺影像图中微钙化诊断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13年01期

10 史生鸿;李旭军;;乳腺微钙化灶微创旋切活检应用价值探讨[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包凌云;朱罗茜;朱庆庆;;自动乳腺容积成像和常规手持超声对乳腺微钙化诊断的对比[A];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包凌云;朱罗茜;朱庆庆;;自动乳腺容积成像和常规手持超声对乳腺微钙化诊断的对比[A];2011年浙江省超声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包凌云;朱罗茜;孔凡雷;许晓静;许亮;朱庆庆;刘坚;;自动乳腺全容积成像和常规超声对乳腺微钙化诊断的对比研究[A];2012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4 姜健;李泉水;张家庭;陈胜华;李征毅;熊华花;;乳腺癌声像图中微钙化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姜健;李泉水;张家庭;陈胜华;李征毅;熊华花;;乳腺癌声像图中微钙化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司彩凤;崔可飞;付超;于小芳;黄媛婧;;甲状腺异常背景下无结节型乳头状癌的特征性声像图表现—微钙化[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赵俊京;杨光;李智岗;;乳腺癌微钙化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A];第四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五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王远梅;佘文利;王晓彬;熊浩;雷红卫;陈昌毅;;微钙化在乳腺疾病X线检查中的诊断价值[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9 赵俊京;杨光;李智岗;;乳腺癌微钙化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崔海东;刘坚;项爱斋;罗中尧;;钼靶引导钩针定位乳腺微钙化灶切除活检的临床价值[A];国家级“乳腺癌诊治新进展”学习班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丽;BMP-2调控EMT促进伴微钙化乳腺癌转移的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静;乳腺X线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对微钙化病变征象描述及评估分类的临床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郭倩倩;微钙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兔模型建立与染色方法的比较[D];山东大学;2014年

2 史生鸿;麦默通旋切术与区段切除术用于乳腺微钙化灶切取活检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徐维敏;微钙化在乳腺疾病X线诊断中的意义及病理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64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264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a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