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脂肪细胞及脂肪因子调控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耐药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8-11-02 20:07
【摘要】:第一部血清脂肪因子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关系 目的:肥胖是肿瘤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某些脂肪因子血清水平同肿瘤患病风险有-定的联系,并同肿瘤的发生、侵袭、转移及耐药行为密切相关,本部分通过柃测MM患者血清脂肪因子水平,评估脂肪因子水平在MM中的意义。 方法:采用ELISA检测28例新诊断的MM患者血清中脂肪因子(瘦素、脂联素、抵抗素、内脂素)的水平,选取28例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这些脂肪因子水平同MM发病的关系;以及同MM疾病分期和MM相关预后指标(如骨髓浆细胞%、132微球蛋白和血沉)、常规生化指标(LDH、ALB、GLB、Ca2-)的相关性。 结果: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6.82±3.09ng/ml,2.91+1.81ng/ml, p0.01)且较高疾病分期患者(Ⅲ期)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较低疾病分期患者(Ⅰ期和Ⅱ期);而骨髓瘤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5.79±2.37μ g/ml,9.29±3.45μ g/ml,p0.01),同时较高疾病分期患者(Ⅲ期)血清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较低疾病分期MM患者(Ⅰ期和Ⅱ期)。这提示更低的脂联素水平和更高的瘦素水平同患MM风险相关。在MM患者中,MM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和血清IgG浓度(r=0.607,p=0.001)、骨髓浆细胞比例(r=0.513,p=0.005)、p2微球蛋白(r=0.572,p=0.01),血沉(r=0.374,p=0.05)显著正相关;同白蛋白水平(r=-0.546,p=0.003)显著负相关;而同LDH(r=-0.014,p=0.943),血红蛋白浓度(r=-0.279,p=0.151)、血清钙浓度(r=-0.275,p=0.156)无相关性。MM患者脂联素水平同IgG浓度(r=-0.575,p=0.001)、β2微球蛋白(r=-0.577,p=0.001)、血沉(r=-0.441,p=0.019)显著负相关;同白蛋白水平(r=0.517,p=0.005)显著正相关。而与骨髓MM细胞比例(r=-0.065,p=0.741)=LDH (r=-0.179,p=0.362)、血红蛋白1浓度(r=0.262,p=0.179)、血清钙浓度(r=0.264,p=0.175)无相关性。内脂素和抵抗素同任何一个MM预后指标无相关性。 结论:瘦素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水平升高,脂联素在骨髓瘤患者中水平降低,因此我们推测脂联素在机体中是一个保护因素,而瘦素则增加患上MM的风险。此外血清瘦素水平以及脂联素水平同MM临床指标具有相关性提示脂肪因子可能对多发性骨髓瘤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第二部分脂肪细胞通过瘦素/瘦素受体调节MM细胞增殖与耐药 目的:体外实验探讨脂肪细胞及脂肪细胞分泌的脂肪因子瘦素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耐药的影响及相关机制。 方法:选取能稳定诱导分化的脂肪细胞系3T3-L1,以油红0的方法对分化的脂肪细胞进行鉴定,用ELISA法检测其上清分泌的瘦素水平,同时取正常人骨髓,从中分离MSCs,将其分化诱导为脂肪细胞,用ELISA方法检测其上清瘦素水平。不同的条件处理细胞:MM细胞单独培养;MM细胞系同3T3-L1脂肪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MM细胞系同3T3-L1脂肪细胞直接接触共培养同时加入瘦素/OB抗体;CFSE的方法检测MM细胞系增殖情况,PI单标流式细胞学检测MM细胞系细胞周期;脂肪细胞同MM细胞共培养,western blotting检测脂肪细胞对MM细胞细胞周期调节蛋白1cyclinDl及信号通路蛋白AKT及STAT3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检测脂肪细胞对MM细胞耐药的影响。将细胞不同条件处理:MM细胞单独培养同时加入硼替佐米(或地塞米松):MM细胞同脂肪细胞直接共培养同时加入硼替佐米(或地塞米松):采用Annexin V 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脂肪细胞对化疗药物诱导MM细胞凋亡的影响。同时用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脂肪细胞对MM细胞抗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 结果:1)3T3-L1细胞系能稳定分化为脂肪细胞,分化率在80%-90%左右,将其作为实验用细胞。2)3T3-L1脂肪细胞和人MSCs分化的脂肪细胞均分泌瘦素。3T3-L1脂肪细胞上清瘦素浓度为:0.88±0.17ng/ml, MSCs分化的脂肪细胞上清瘦素浓度为:1.52±0.12ng/ml3) MM细胞系同3T3-L1直接共培养可促进MM细胞系的增殖,其中细胞系U266和NCI-H929的增殖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后续实验选取这两种细胞系进行研究。4)3T3-L1脂肪细胞同MM细胞共培养时,加入抗瘦素/OB抗体后,脂肪细胞促进MM细胞增殖的效应被抑制。5)3T3-L1脂肪细胞同MM细胞共培养促进细胞周期,同时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l的表达。6)共培养使信号通路AKT和STAT3磷酸化水平升高。加入瘦素/OB抗体时, AKT和STAT3的磷酸化水平下降。7)脂肪细胞与MM细胞共培养,硼替佐米或地塞米松对MM细胞诱导凋亡的作用被削弱,其中硼替佐米诱导凋亡的作用明显被削弱8)加入硼替佐米的情况下,3T3-L1脂肪细胞同MM细胞共培养上调了抗凋亡蛋白Bcl-2,保护MM细胞促凋亡蛋白caspase-3不被活化。 结论:脂肪细胞通过瘦素/瘦素受体激活AKT和STAT3信号通路,脂肪细胞同MM细胞共培养上调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l和抗凋亡蛋白Bcl-2,保护MM细胞促凋亡蛋白caspase-3不被活化从而促进MM细胞增殖,加强MM细胞耐药,最终有助于MM细胞生存和发展。 第三部分瘦素激活JAK/STAT-PI3K/AKT途径促进MM细胞增殖 目的:研究瘦素促进MM细胞增殖的机制。 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人重组瘦素对MM细胞U266和NIL-H929的影响。以不同浓度人重组瘦素(25ng/ml-200ng/ml)处理MM细胞,不同时间点(12,24,48小时)检测MM细胞增殖。检测瘦素对细胞通路蛋白激活状态。50ng/ml瘦素处理MM细胞,在不同时间点收集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AKT、STAT3蛋白表达水平及AKT和STAT3磷酸化水平。JAK/STAT化学抑制剂AG490和PI3K化学抑制剂LY294002对瘦素诱导MM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细胞通路蛋白的影响。 结果:1)人重组瘦素以时间依赖方式促进MM细胞增殖,但不依赖浓度,人重组瘦素在浓度为50ng/ml的浓度下对MM细胞促增殖作用最强,当浓度大于50ng/ml,促增殖作用减弱。2)50ng/ml瘦素升高MM细胞STAT3磷酸化水平,处理后6h磷酸化水平达最高,50ng/ml瘦素升高MM细胞AKT磷酸化水平,处理后1h磷酸化水平达最高。3)LY294002降低了MM细胞AKT磷酸化水平,而对总AKT蛋白水平及STAT3磷酸化水平无影响。AG490处理后,瘦素诱导升高的STAT3磷酸化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均降低,同时加入AG490和瘦素无法升高两者的磷酸化水平。4)AG490和LY294002均可阻断瘦素对MM细胞的增殖作用。 结论:人重组瘦素以时间依赖方式促进MM细胞增殖。瘦素可升高MM细胞STAT3磷酸化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而对总STAT3和AKT无影响。表明瘦素通过激活JAK/STAT-PI3K/AKT途径促进MM细胞的增殖。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晓海;脂肪细胞培养[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1994年02期

2 ;脂肪细胞也会更新换代[J];祝您健康;2009年09期

3 ;关于脂肪细胞的新发现可能有助于减肥[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03期

4 刘婕婷;刘毅;;脂肪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美容医学;2007年02期

5 ;脂肪细胞也有抗炎作用[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8年06期

6 信延宁;张海峰;;运动对脂肪细胞体积和数目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年12期

7 ;科学家新分离出的脂肪细胞可能对肥胖治疗有益[J];微循环学杂志;2012年03期

8 夏雷;张奇志;张亚楠;;脂肪细胞间信息通讯的多种机制[J];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11期

9 朱政,孙册,沈昭文;脂肪细胞膜凝集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1984年09期

1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一项研究否定成人脂肪细胞不增殖观点[J];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199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宇;杨姗姗;胡秀芬;卢慧玲;刘婧;;脂肪酸诱导脂肪细胞促酰化蛋白抵抗及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2 何玉秀;陈龙浩;张海峰;信延宁;;对脂肪细胞数目和体积测算方法的比较研究[A];中国解剖学会2012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2年

3 周虎;洪尚宇;廖侃;夏其昌;曾嵘;;3T3-L1脂肪细胞及前脂肪细胞的分泌蛋白质的大规模鉴定[A];中国蛋白质组学首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4 汤其群;;脂肪细胞的发育分化与肥胖的防治[A];第七届全国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第四届全国临床应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学术研讨会暨医学生化分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逯伟达;Hengwei Zhang;Yingchun Zhao;Rui Cao;Peijing Rong;Weikuan Gu;Jing Xiao;Dengshun Miao;Joan Lappe;Robert Recker;高海青;Gary Guishan Xiao;;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脂肪细胞在成骨细胞发生过程中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钱凤芹;刘国霞;;猪脂肪细胞膜免疫调控的研究[A];第六届全国会员代表大学暨第11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5年

7 马晓莉;母义明;汪保安;窦京涛;陆菊明;潘长玉;;LRP16基因增加脂肪细胞胰岛素抵抗机制的研究[A];2008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陈思思;王彦;杨静;陈显久;廉如;;gAd对3T3-L1脂肪细胞IR模型糖摄取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丁晓颖;彭永德;董维平;王煜非;潘晓洁;刘尚全;杨颖;;脂肪细胞对共培养体系胰岛素靶细胞胰岛素受体后信号转导影响的实验研究[A];2006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十次全国糖尿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10 彭永德;丁晓颖;董维平;王育瑶;王煜非;程群;江博仁;杨颖;;炎症通路激活状态对3T3L1脂肪细胞胰岛素信号转导的影响[A];2008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列研讨会暨中青年英文论坛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惠 丛;科学家为脂肪细胞平反[N];中国质量报;2004年

2 朱抗美(教授);脂肪细胞与肥胖[N];上海中医药报;2002年

3 李学梅;减肥易反弹,原是脂肪细胞“复活”[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4 夏;脂肪细胞庇护结核菌[N];健康报;2007年

5 刘国信;适度丰满有益健康[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6 刘元江;减肥之路,为何如此艰难?[N];医药经济报;2008年

7 晓芙;塑造理想的腰腹曲线[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8 储国强 支勇平;我国科学家发现调控猪肉肥瘦机理[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方红娟;女性的脂肪细胞比男性多[N];健康报;2011年

10 兰政文;减肥新思路:以“补”瘦身[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世瞻;促甲状腺激素通过甘油磷酸酰基转移酶3调节甘油三酯合成[D];山东大学;2015年

2 刘品;草鱼脂肪细胞发育及HUFA对其影响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3 余文;脂肪细胞及脂肪因子调控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耐药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4 钟巧青;高密度脂蛋白对炎性脂肪细胞功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5 董劭壮;炎症对脂肪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D];中南大学;2007年

6 于莉莉;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脂肪细胞天然抗病毒反应[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叶峰;3T3-L1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蛋白质组学及其部分相关蛋白功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钱淑文;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及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卢建雄;营养和激素对原代培养大鼠脂肪细胞脂肪形成的调控及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10 刘毅;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及脂肪因子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燕;IL-18、TNF-α对3T3-L1脂肪细胞、RAW264.7巨噬细胞慢性炎症作用的初步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5年

2 张艳艳;CD36在高脂诱导的小鼠脂肪组织代谢性炎症中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蒋云;可溶性环氧化物水解酶抑制剂对脂肪细胞脂质代谢及分泌功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10年

4 王慧;黄连五种单体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5 丁亚琴;rVisfatin干预人脂肪细胞的功能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8年

6 白亮;Sirt1在猪脂肪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汤莎莎;促甲状腺激素对脂肪细胞促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3年

8 路玲玲;以脂肪细胞分泌因子脂联素为靶点的具有减肥作用中药的初步筛选[D];河南中医学院;2013年

9 谢羽飞;脂肪细胞摄取载脂蛋白A5的机制[D];中南大学;2014年

10 岳晶晶;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炎症因子、脂肪因子和脂肪酸代谢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06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306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7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