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延迟就医现状、影响因素及对临床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5-09 16:04
【摘要】:[目的]研究影响乳腺癌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认识乳腺癌患者延迟就医发生情况,延迟就医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为提高乳腺癌患者早诊早治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乳腺科首次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共539例。从病例系统中收集所需统计指标数据。统计变量包括:人口统计学信息和临床特征资料。其中人口统计学信息包括:年龄、民族、居住地类型、婚姻情况、工作类型、医疗保险等;临床特征资料包括患者第一次出现症状类型(包括乳房肿块和非乳房肿块)、月经史、哺乳史、肿瘤所在位置、病理学检查结果、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患者延迟就医时间、恶性肿瘤家族病史、乳腺癌家族史等。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乳腺癌患者延迟就医影响因素及延迟就医对乳腺癌患者的影响。延迟就医定义为患者最初发现乳房异常症状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乳腺癌的时间间隔大于等于3个月(90d)。[结果]在539例患者中,发病年龄在25至79岁之间,中位年龄为48岁。患者就医时间从1d至11880d不等,中位就医时间为90d。将延迟就医时间定义为患者初次发现乳房异常症状至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乳腺癌的时间间隔≥90d,共有287例患者发生延迟就医,占所有研究对象总数的53. 25%。乳腺癌患者工作状况(P=0. 003)和恶性肿瘤家族史(P=0. 043)与延迟就医存在统计学差异。年龄、民族、居住地类型、婚姻情况与延迟就医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第一次出现症状类型(包括乳房肿块和非乳房肿块)、月经史、哺乳史、肿瘤所在位置、绝经情况、乳腺癌家族史与延迟就医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学检查结果、免疫组化类型(ER、PR、HER2、Ki-67)、分子分型(包括Luminal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情况与延迟就医无统计学意义。患者肿瘤大小(P=0. 000)、远处转移情况(P=0. 036)与延迟就医存在统计学意义。导管内癌患者肿瘤大小与延迟就医无统计学意义。浸润性癌患者肿瘤大小(P=0.000)、远处转移情况P=0.004)、TNM分期(P=0.001)与延迟就医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乳腺癌患者延迟就医现象较为严重,工作类型、恶性肿瘤家族史是乳腺癌患者延迟就医的影响因素。延迟就医可导致乳腺癌患者肿瘤增大、远处转移发生增多,TNM分期增高,延迟就医时间越长,发生晚期乳腺癌概率越大。争取对乳腺癌患者做到早诊早治,降低延迟就医发生率。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7.9
本文编号:2472899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737.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郭利洁;焦雪静;郑楠;王阳;安力彬;;癌症患者就医延迟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15年03期
2 Karla Unger-Salda?a;;Challenges to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canc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4年03期
3 龚瑜;徐峰;周亮;;乳腺癌患者的就诊延误[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4 江端英;罗学平;梁美莲;侯香传;;南海区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及干预探讨[J];全科护理;2012年13期
5 王国蓉;蒋晓莲;;四川省乳腺癌患者就医延迟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年10期
6 王国蓉;蒋晓莲;王利萍;;乳腺癌病人就医延迟现状及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07年2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薄其玉;山东地区乳腺癌患者诊疗延迟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4728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472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