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检测IQGAP1蛋白、Rac1蛋白和Cdc42蛋白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BLBC)、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non-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NON-BLBC)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IQGAP1蛋白、Rac1蛋白和Cdc42蛋白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p 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IQGAP1蛋白、Rac1蛋白和Cdc42蛋白三者之间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探讨IQGAP1、Rac1和Cdc42在肿瘤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中的作用,为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转移机制研究及临床的靶向治疗,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技术检测IQGAP1蛋白、Rac1蛋白和Cdc42蛋白分别在60例基底细胞样乳腺癌、45例非基底细胞样乳腺癌、3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化结果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IQGAP1蛋白、Rac1蛋白和Cdc42蛋白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三组表达的差异,及IQGAP1蛋白、Rac1蛋白和Cdc42蛋白与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的比较采用c2检验及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P0.05;IQGAP1蛋白、Rac1蛋白和Cdc42蛋白三者之间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非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三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c2分割法,检验水准α=0.0125,P0.0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IQGAP1在BLBC、NON-BLBC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00%(51/60)、82.22%(37/45)、28.57%(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QGAP1在BLB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IQGAP1在NON-BLBC中的表达与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IQGAP1在BLBC中的表达与肿瘤直径、p TNM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c1在BLBC、NON-BLBC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1.67%(49/60)、51.11%(23/45)、20.00%(7/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c1在BLBC中的表达高于NON-BL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Rac1在BLB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Rac1在NON-BLBC中的表达高于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Rac1在BLBC中的表达与肿瘤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p TNM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42在BLBC、NON-BLBC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5.00%(51/60)、55.55%(25/45)、31.42%(11/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c42在BLBC中的表达高于NON-BLB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Cdc42在BLBC中的表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Cdc42在BLBC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p TNM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BLBC中,IQGAP1与Rac1的表达呈正相关(r=0.404,P0.05),IQGAP1与Cdc4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08,P0.001),Rac1与Cdc42的表达呈正相关(r=0.645,P0.001)。结论:IQGAP1、Rac1和Cdc42在BLBC均呈现高表达,且与BLBC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及p TNM等临床病理特点密切相关,提示三者可能是促进BLBC肿瘤的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因素,在BLBC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提示三者今后可作为BLBC预后不良的指标及治疗的靶点;IQGAP1、Rac1和Cdc42在BLBC的表达均呈正相关关系,提示三者协同参与了BLBC中肿瘤细胞转化与侵袭的过程,共同促进BLBC的发生发展及远处转移,提示联合检测IQGAP1蛋白、Rac1蛋白和Cdc42蛋白的表达对判断BLBC转移潜能和预后具有指导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承德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Veenstra-Knol H.E.;Scheewe J.H.;Van Der Vlist G.J.;M.G.E.M. Ausems;高蕊;;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的早期识别[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年09期
2 周淑英,王君松,赵子卿,阮一民;基底细胞痣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年02期
3 郭于曦,黄金伟;8种药物对基底细胞影响的研究[J];苏州医学院学报;1998年08期
4 Pruvost-Balland C.;Gorry P.;Boutet N.;M.-F.Avril;冯义国;;22例基底细胞痣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和遗传学研究(法语)[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10期
5 胡兴荣;邱妮妮;;基底细胞痣综合征1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2期
6 宋君;黄科峰;黎昌华;周怡;韩俊玲;;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一例[J];放射学实践;2011年04期
7 高锦声;张月芳;徐梅玉;邹桢;顾志杰;陈祖芬;王在华;;一家族基底细胞痣综合征遗传学的研究(摘要)[J];苏州医学院学报;1981年00期
8 李克莉;基底细胞痣综合征[J];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1982年06期
9 高锦声,张月芳,徐梅玉,邹桢,顾志杰;一家族基底细胞痣综合征遗传学的研究[J];遗传学报;1983年01期
10 李蓉芬;;多发性基底细胞痣综合征一例报告[J];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小英;颜美秋;;基底细胞瘤的美容外科治疗[A];2008年浙江省皮肤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2 田臻;;涎腺伴筛状结构基底细胞肿瘤的诊断和临床病理学研究[A];2004年上海市口腔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3 朱信信;杨红鹰;;具有基底细胞样表型的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A];中国肿瘤内科进展 中国肿瘤医师教育(2014)[C];2014年
4 张新华;张建强;孟奎;孙桂勤;周晓军;;食管基底细胞样鳞癌21例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电镜研究[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杨广智;;子宫颈基底细胞样鳞状细胞癌1例[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日程及论文汇编[C];2010年
6 江阳;闫国富;刁庆春;;线状痣样型基底细胞样毛囊错构瘤1例[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科学证实:肿瘤确会散发出特殊气味[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小悦;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中IQGAP1、Rac1和Cdc42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承德医学院;2015年
2 赵红艳;前列腺良恶性上皮病变的基底细胞变化及其病理学意义[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王园园;散发性、家族聚集性基底细胞痣综合症的PTCH1基因突变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4 闫慧敏;芥子气染毒小鼠皮肤基底细胞的增殖动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王星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姜丽;S100A7、Cripto-1和CD34蛋白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承德医学院;2014年
7 于学红;Elf-1与Rb蛋白在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D];青岛大学;2005年
,
本文编号:
2580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2580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