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CD47和PD-L1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的构建及膀胱癌治疗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19:12
【研究背景】膀胱癌是全球第十大最常见的癌症和我国发病率最高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膀胱癌复发、进展率高,临床预后差。目前,包括免疫检查点PD1/PD-L1抑制剂在内的免疫治疗为膀胱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至今,已有5种PD1/PD-L1抑制剂被批准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治疗,但遗憾的是其中仅有小部分患者对PD1/PD-L1抑制剂治疗有反应,客观缓解率仅为15%-24.4%。如何增强PD1/PD-L1抑制剂对膀胱癌患者的疗效,让更多患者受益,是当前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而联合免疫治疗为此提供了一种改进策略。PD-L1是肿瘤细胞表面“找不到我”的信号,是一种适应性免疫检查点,而CD47则是肿瘤细胞表面“不要吃我”的信号,是一种先天性免疫检查点,PD-L1和CD47在膀胱癌细胞表面均高表达。其中,CD47在超过80%的膀胱癌细胞上表达,而其表达水平在膀胱肿瘤干细胞中更高。在蓝光膀胱镜检查中使用荧光标记的CD47抗体诊断膀胱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9%和90.5%,抗CD47单克隆抗体可通过阻断CD47抑制信号使巨噬细胞体外吞噬膀胱癌细胞。因此,将抗CD47单抗与抗PD-L1单抗...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抗CD47和PD-L1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的构建及其表征
第一节 膀胱癌细胞表面CD47和PD-L1检测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的构建和其结构特征的鉴定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部分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外抗膀胱癌作用研究
第一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的生物性能和细胞杀伤作用评价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外免疫杀伤膀胱癌作用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抗膀胱癌机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促膀胱癌凋亡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四部分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内抗膀胱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内抑瘤作用评价和免疫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内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036807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抗CD47和PD-L1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的构建及其表征
第一节 膀胱癌细胞表面CD47和PD-L1检测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的构建和其结构特征的鉴定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部分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外抗膀胱癌作用研究
第一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的生物性能和细胞杀伤作用评价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外免疫杀伤膀胱癌作用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三部分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机制研究
第一节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究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抗膀胱癌机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促膀胱癌凋亡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四部分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内抗膀胱癌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内抑瘤作用评价和免疫机制研究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第二节 双靶向纳米免疫团簇体内安全性的初步评价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四、分析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0368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03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