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蛋白质组学微量样本制备新技术及在肝癌研究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5-17 11:41
  和质谱技术、样本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相比,针对微量样本的制备技术显得比较滞后。样本处理的一般步骤包括提取蛋白质、蛋白质变性、蛋白质还原反应、蛋白质烷基化反应、蛋白质酶切以及这些过程中样品的洗涤、转移、热干等。复杂的样本制备流程需要较高的蛋白质起始量。与之类似的,针对翻译后修饰,如糖基化、磷酸化等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则需要更多的起始蛋白量。而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中,能够获得的蛋白量非常有限,例如通过流式细胞术、超速离心等分选获得的细胞、亚细胞样本,临床上针对肿瘤检测的穿刺样本、病理切片组织、小体积的体液样本等,如果单纯依靠现在的技术手段只能得到较低质量的数据。因此,本论文研究将致力于发展适用于微量蛋白质组学样本处理的装置和技术流程,并用于微量细胞、尿液样本的蛋白质组学及糖组学分析。微血管侵犯(MVI)指的是肿瘤细胞向小血管的侵袭,它与肝细胞癌预后好坏密切相关。目前MVI的确认仅能从手术后标本中诊断,术前很难判断。因此,本研究的第二个内容,是尝试将微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和肝细胞癌癌组织蛋白质组、尿蛋白质组研究结合,探索发现可提示MVI存在与否的潜在尿蛋白标志分子。本论文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首先简述... 

【文章来源】:广东药科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基于生物质谱的蛋白质组学概述
    1.2 微量样本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1.3 肝细胞癌的微血管侵犯概述
    1.4 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蛋白质组学微量样本制备方案的建立
    2.1 实验部分
        2.1.1 仪器与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1.3 质谱分析
        2.1.4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讨论
        2.2.1 Micro-SPAT方案应用于HepG2细胞全蛋白消化
        2.2.2 Micro-SPAT酶切方案与溶液酶切方案对比
        2.2.3 Micro-SPAT方案应用于N-糖链的制备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icro-SPAT应用于肝细胞癌尿液样本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3.1 实验部分
        3.1.1 仪器与试剂
        3.1.2 技术路线
        3.1.3 尿蛋白建库
        3.1.4 DIA样品采集以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讨论
        3.2.1 S-Ⅰ型和S-Ⅲ型肝细胞癌患者癌组织样本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3.2.2 S-Ⅲ型中的MVI+和MVI-患者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3.2.3 健康人尿液样本重复检测的稳定性评估
        3.2.4 肝细胞癌患者尿液样本MVI相关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R功能成像对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评估价值[J]. 王莉莉,李俊峰,窦郁,郭顺林,雷军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12)
[2]CT和MRI在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中的诊断价值[J]. 胡纳,杨国庆,付泉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08)
[3]扩散峰度成像评价肝细胞癌微血管浸润[J]. W.T.Wang,L.Yang,Z.X.Yang,X.X.Hu,Y.Ding,X.Yan,刘春明.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8(02)



本文编号:31917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1917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c4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