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4 20:28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侵袭性很强的恶性肿瘤,目前比较有希望根治的方法是根治性的手术切除和肝移植,但即使如此,肝细胞癌的复发率仍然很高。目前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被认为是肝细胞癌术后早期复发及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也是筛选肝移植受体的一个重要指标。有研究表明在肝切除术中增加切缘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但是受到肿瘤大小、位置、肝硬化以及剩余肝脏体积的限制,手术中不总是能达到足够的切缘距离。有文献报道MVI可以穿透包膜浸润到肿瘤边缘外1厘米的血管中。对这类患者制定手术方案时,在保证剩余肝脏体积足够的前提下,应该扩大切缘,争取解剖性肝切除。综上来说,研究MVI的危险因素,争取术前预测MVI十分具有临床意义。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因患肝细胞癌而行解剖性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与肝癌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相关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为肝癌微血管侵犯的术前预测提供理论依据。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外科2017...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肝癌的病理取材及MVI的诊断
2.4 研究方法
2.5 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评估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危险因素分析
3.2.1 MVI与肝癌肿瘤边缘及假包膜的关系
3.2.2 肿瘤分化程度与MVI的关系
3.2.3 与肝癌微血管侵犯显著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3.2.4 肿瘤最大直径与MVI之间的关系
3.2.5 两组患者中静脉癌栓的发生情况
3.3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肝癌包膜形成以及肝脏边缘不规则与MVI的关系
4.2 肝细胞癌分化程度与MVI的关系
4.3 AFP与 MVI之间的关系
4.4 肿瘤最大直径与MVI的关系
4.5 微血管侵犯与门脉癌栓(大血管侵犯)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及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扩散峰度成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王均英,史浩.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0(01)
[2]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组织学风险分级与预后的关系[J]. 赵晖,陈骏,严笑鹏,伏旭,孙士全,仇毓东.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9 (06)
[3]CT或MRI表现对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评估[J]. 姜利伶,陈海玲,王光宪,张冬,文利,邹利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05)
[4]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肝细胞癌病理学特征及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研究[J]. 周牮,陈志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12)
[5]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与评估[J]. 刘子荣,张雅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8 (06)
[6]术前行CT检查对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预测意义[J]. 丁士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09)
[7]肝细胞肝癌多层螺旋CT表现与微血管侵犯关系的研究[J]. 王东旭,丁国旭,张天宇,王余广,冯立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12)
[8]宝石能谱CT定量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J]. 史东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15)
[9]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的表达与肝癌肝移植患者肿瘤发生与转移的关系[J]. 柯瑞盛,李佳妍,蔡秋程,杨芳,吕立志,江艺,张坤.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7 (10)
[10]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J]. 曹国良,蔡庆,李幼安,张起帆,周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7 (10)
博士论文
[1]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原发性肝癌微血管侵犯、预后的临床研究[D]. 彭杰.南方医科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04813
【文章来源】:中国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1 前言
2 资料和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2.3 肝癌的病理取材及MVI的诊断
2.4 研究方法
2.5 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评估
2.6 数据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危险因素分析
3.2.1 MVI与肝癌肿瘤边缘及假包膜的关系
3.2.2 肿瘤分化程度与MVI的关系
3.2.3 与肝癌微血管侵犯显著相关的肿瘤标志物
3.2.4 肿瘤最大直径与MVI之间的关系
3.2.5 两组患者中静脉癌栓的发生情况
3.3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4 讨论
4.1 肝癌包膜形成以及肝脏边缘不规则与MVI的关系
4.2 肝细胞癌分化程度与MVI的关系
4.3 AFP与 MVI之间的关系
4.4 肿瘤最大直径与MVI的关系
4.5 微血管侵犯与门脉癌栓(大血管侵犯)
5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及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扩散峰度成像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 王均英,史浩.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0(01)
[2]肝细胞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组织学风险分级与预后的关系[J]. 赵晖,陈骏,严笑鹏,伏旭,孙士全,仇毓东.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9 (06)
[3]CT或MRI表现对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评估[J]. 姜利伶,陈海玲,王光宪,张冬,文利,邹利光.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05)
[4]扩散加权成像ADC值与肝细胞癌病理学特征及微血管侵犯的相关性研究[J]. 周牮,陈志坚.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12)
[5]肝癌肝移植术后复发转移的防治与评估[J]. 刘子荣,张雅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8 (06)
[6]术前行CT检查对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的预测意义[J]. 丁士申.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09)
[7]肝细胞肝癌多层螺旋CT表现与微血管侵犯关系的研究[J]. 王东旭,丁国旭,张天宇,王余广,冯立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12)
[8]宝石能谱CT定量评估小肝癌微血管侵犯的价值[J]. 史东彬.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15)
[9]核不均一核糖核蛋白A1的表达与肝癌肝移植患者肿瘤发生与转移的关系[J]. 柯瑞盛,李佳妍,蔡秋程,杨芳,吕立志,江艺,张坤.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2017 (10)
[10]肝细胞癌微血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J]. 曹国良,蔡庆,李幼安,张起帆,周杰.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7 (10)
博士论文
[1]基于CT影像组学预测原发性肝癌微血管侵犯、预后的临床研究[D]. 彭杰.南方医科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2048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204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