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血缘脐血移植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发生移植后早期血流感染的回顾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8 05:48
目的:血流感染(BSI)是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移植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BSI的发生率、致病微生物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因不同移植物来源、移植方案、移植时期、移植中心等不同而有所差异。近几十年来,allo-HSCT发展迅速,特别是非血缘供体、单倍型供体和非血缘脐血等替代供体移植的开展,彻底改变了allo-HSCT供体缺乏的局面。目前,几乎所有需要allo-HSCT的患者均可找到相应的供体,但移植后感染是allo-HSCT特别是替代供体移植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对于无HLA相合亲缘供体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非血缘脐血是其有价值的替代供体之一,而国内外有关非血缘脐血移植(UCBT)后严重感染(如BSI)的发生却鲜有报道。本研究旨在利用本中心脐血移植病源丰富、临床资料全面等优势,分析单中心接受单份清髓性UCB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移植后早期BSI的发生率、高危因素、临床特征、致病微生物类型及其耐药性等,并阐明UCBT后早期BSI对病人临床结果和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回顾性分析,共纳入2012年1月至2017年1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接受...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UCBT后non-BSI组、non-MDR BSI组、MDR-BSI组的总体生存率
图1:UCBT后non-BSI组、non-MDR BSI组、MDR-BSI组的总体生存率BSI是指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及病毒等)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后引发的全身性感染,严重时可并发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甚至造成患者死亡。BSI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可分为宿主自身因素和宿主外因素。宿主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等)、是否存在抗生素暴露、是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宿主外因素主要包括有无进行侵袭性操作。接受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基础免疫力及营养状况差、预处理中大剂量的放化疗摧毁了大量免疫细胞,加之移植后存在长时间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及CVC的长期使用,使得其BSI的发生风险远远高于其他患者。BSI的发生率因移植类型和移植中心的不同也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天内BSI的发生率为9.2%,而在HLA全相合同胞移植中其发生率仅为1.7%[39];同时,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发现,allo-HSCT中粒细胞植入前的G-菌BSI发生率为17.3%,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其发生率仅为9%[40]。而UCBT后早期BSI的发生率约为11%-35%[24,27]。在本研究中,27.4%的患者移植后发生了早期BSI。总体来说,UCBT后BSI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移植类型。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在于UCBT自身独特的免疫重建规律以及移植方案的不同[41]。首先,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御外来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UCBT中由于移植物中所含的造血干细胞数较低,直接导致了中性粒细胞植入的延缓,使得严重BSI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了[42]。其次,脐带血移植物中所含的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较少,na?ve T细胞的比例更高,其本身的抗感染作用较低,加之UCBT后缓慢的免疫重建,更加促进了感染的发生[14]。同时,移植前预处理和GVHD预防等移植方案的不同也是影响UCBT后感染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了较强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可能是导致UCBT后粒缺期延长的因素之一。针对单份脐血细胞含量少的问题,有研究者们采用了双份脐血、体外扩增CD34+细胞、联合注射第三方供者的CD34+细胞等措施,以加速移植后粒细胞植入,缩短中性粒细胞缺乏期,但令人遗憾的是,与直接使用未处理的单份脐血相比,这些新手段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益处[8-10]。也有研究表明,若选择的单份脐血中有核细胞数量足够(一般认为TNC>2.5x107/kg),那么移植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他移植类型基本相似[11]。因此扩大公共脐血库,选择细胞数量更高、HLA更匹配的脐血可能会增加UCBT后粒细胞的植入速度,缩短粒缺期,进而降低UCBT后感染的发生。
本文编号:3329356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UCBT后non-BSI组、non-MDR BSI组、MDR-BSI组的总体生存率
图1:UCBT后non-BSI组、non-MDR BSI组、MDR-BSI组的总体生存率BSI是指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及病毒等)侵入人体血液循环后引发的全身性感染,严重时可并发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甚至造成患者死亡。BSI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可分为宿主自身因素和宿主外因素。宿主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病(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肿瘤等)、是否存在抗生素暴露、是否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宿主外因素主要包括有无进行侵袭性操作。接受all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基础免疫力及营养状况差、预处理中大剂量的放化疗摧毁了大量免疫细胞,加之移植后存在长时间的中性粒细胞缺乏期及CVC的长期使用,使得其BSI的发生风险远远高于其他患者。BSI的发生率因移植类型和移植中心的不同也不尽相同。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30天内BSI的发生率为9.2%,而在HLA全相合同胞移植中其发生率仅为1.7%[39];同时,意大利的一项研究发现,allo-HSCT中粒细胞植入前的G-菌BSI发生率为17.3%,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其发生率仅为9%[40]。而UCBT后早期BSI的发生率约为11%-35%[24,27]。在本研究中,27.4%的患者移植后发生了早期BSI。总体来说,UCBT后BSI的发生率高于其他移植类型。造成此种差异的原因在于UCBT自身独特的免疫重建规律以及移植方案的不同[41]。首先,中性粒细胞是机体抵御外来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在UCBT中由于移植物中所含的造血干细胞数较低,直接导致了中性粒细胞植入的延缓,使得严重BSI的发生几率大大增加了[42]。其次,脐带血移植物中所含的抗原特异性记忆T细胞较少,na?ve T细胞的比例更高,其本身的抗感染作用较低,加之UCBT后缓慢的免疫重建,更加促进了感染的发生[14]。同时,移植前预处理和GVHD预防等移植方案的不同也是影响UCBT后感染发生率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了较强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可能是导致UCBT后粒缺期延长的因素之一。针对单份脐血细胞含量少的问题,有研究者们采用了双份脐血、体外扩增CD34+细胞、联合注射第三方供者的CD34+细胞等措施,以加速移植后粒细胞植入,缩短中性粒细胞缺乏期,但令人遗憾的是,与直接使用未处理的单份脐血相比,这些新手段并没有带来明显的益处[8-10]。也有研究表明,若选择的单份脐血中有核细胞数量足够(一般认为TNC>2.5x107/kg),那么移植后感染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严重程度与其他移植类型基本相似[11]。因此扩大公共脐血库,选择细胞数量更高、HLA更匹配的脐血可能会增加UCBT后粒细胞的植入速度,缩短粒缺期,进而降低UCBT后感染的发生。
本文编号:33293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329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