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肿瘤放射治疗患者的管理策略
发布时间:2021-08-24 17:0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COVID-19)具有人群易感性。目前认为,COVID-19在无防护下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密闭的空间内可通过气溶胶传播,潜伏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存在一定的传染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防控的难度。肿瘤患者的治疗需要连续实施,医务人员需频繁接触患者,如何绝对避免肿瘤患者及医务人员交叉感染尤为重要。为此,本科室制定了详细的应对管理策略,包括组建核心小组、规范住院患者诊疗流程、规范门诊放射治疗患者流程、加强病房及机房消毒、加强人员管理等措施。本文旨在为肿瘤放射治疗单位提供疫情防控管理策略的参考。
【文章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4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放射治疗大厅布局图
放射治疗实施过程是接触患者最频繁的环节。加速器机房密闭,空气流通差,极易出现气溶胶传播,且一旦出现感染,后果非常严重。因此,科室为技术组配备测温枪、防护服、口罩等必需物资。所有进入放射治疗大厅的人员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并进行手、鞋、外套消毒。对患者及陪同人员进行预检分诊,在门口测量体温、询问流病史和乘用交通工具等并记录。放射治疗过程中配备专人摆位,摆位技师须穿戴口罩、护目镜、防护屏、隔离衣、手套等防护措施。安排专人进行机器操作。每位新治疗的患者须行750 mL/L乙醇擦拭固定板及模具,每隔4 h进行机房含氯消毒液喷洒机房消毒1次,消除在加速器机房的密闭空间发生气溶胶感染的可能。由于妇科肿瘤患者需要在后装治疗室进行长时间后装治疗,后装室同样密闭,因此须对于在后装操作室密切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给予一级防护,后装医师及配合技师需严格穿戴口罩、护目镜、防护屏、隔离衣、手套等防护装备。每位患者后装治疗结束后用750 mL/L乙醇擦拭后装治疗床,每隔4 h进行后装治疗室含氯消毒液喷洒机房消毒1次。医务人员尽可能实行错峰上下班,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降低感染概率。
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多数需给予同步放化疗,才能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疗效。在COVID-19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防止疫情播散和交叉感染,市内患者推荐门诊放射治疗,病房主要收住外地患者。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均先按医院大流程进行,即“预约—筛查—就诊—办理入院—病区护士筛查—主管医师筛查—签署告知书”(图3)。落实首诊负责制。住院患者1人1室,固定陪同人员1名,经入院筛查排除风险的患者逐步过渡到“多人间”。护理部安排人员在病区入口对所有进入病区的人员进行筛查登记。筛查后将患者带入“筛查室”,各医疗小组医师在“筛查室”完成住院患者筛查后,患者方可进入病区。护理部细化消毒隔离规范,关注细节,责任到人,抓好落实。病区杜绝未经门诊筛查的患者来访。患者通道为电梯,工作人员走楼梯。出现疑似病例执行医院相关流程。病房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强调医务人员及患者戴口罩、手卫生。病房实行限制出入管理,患者住院期间不得离开病房,谢绝一切探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病区。主管医师据住院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留陪同人员。对陪同人员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并登记,陪同人员必须符合无发热、无疫区旅居史及接触史的条件,未经登记不得陪护。凭居民身份证到护士站办理“陪护证”,陪同人员须持“陪护证”进行陪护。医院对陪同人员实施严格管理,原则上每位住院患者仅限1名陪同人员,要求陪同人员相对固定,出入病房凭身份证及“陪护证”,做好“一患一陪一证”。非持证人员或人、证不相符者,不得入院陪护。护理人员识别并核实陪同人员身份后,对陪同人员进行每日2次的体温监测,并记录。放射治疗科室将对进入病房的所有人员,包括医务人员、陪同人员、工勤人员等,进行体温监测并登记,体温≥37.3 ℃者不允许进入病房。如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允许来院探视、陪护:①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现象;②近14 d来到过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有其他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③近14 d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史)有接触史;④近14 d内曾接触过武汉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⑤居住地有聚集性发病的发生。入院时护理人员将会与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有效预防感染,控制疫情,配合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19[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01)
本文编号:3360385
【文章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41(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新冠肺炎疫情下放射治疗大厅布局图
放射治疗实施过程是接触患者最频繁的环节。加速器机房密闭,空气流通差,极易出现气溶胶传播,且一旦出现感染,后果非常严重。因此,科室为技术组配备测温枪、防护服、口罩等必需物资。所有进入放射治疗大厅的人员须测量体温、佩戴口罩,并进行手、鞋、外套消毒。对患者及陪同人员进行预检分诊,在门口测量体温、询问流病史和乘用交通工具等并记录。放射治疗过程中配备专人摆位,摆位技师须穿戴口罩、护目镜、防护屏、隔离衣、手套等防护措施。安排专人进行机器操作。每位新治疗的患者须行750 mL/L乙醇擦拭固定板及模具,每隔4 h进行机房含氯消毒液喷洒机房消毒1次,消除在加速器机房的密闭空间发生气溶胶感染的可能。由于妇科肿瘤患者需要在后装治疗室进行长时间后装治疗,后装室同样密闭,因此须对于在后装操作室密切接触患者的医务人员给予一级防护,后装医师及配合技师需严格穿戴口罩、护目镜、防护屏、隔离衣、手套等防护装备。每位患者后装治疗结束后用750 mL/L乙醇擦拭后装治疗床,每隔4 h进行后装治疗室含氯消毒液喷洒机房消毒1次。医务人员尽可能实行错峰上下班,减少在医院的停留时间,降低感染概率。
肿瘤放射治疗的患者多数需给予同步放化疗,才能提高肿瘤放射治疗疗效。在COVID-19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为防止疫情播散和交叉感染,市内患者推荐门诊放射治疗,病房主要收住外地患者。病房收治的住院患者均先按医院大流程进行,即“预约—筛查—就诊—办理入院—病区护士筛查—主管医师筛查—签署告知书”(图3)。落实首诊负责制。住院患者1人1室,固定陪同人员1名,经入院筛查排除风险的患者逐步过渡到“多人间”。护理部安排人员在病区入口对所有进入病区的人员进行筛查登记。筛查后将患者带入“筛查室”,各医疗小组医师在“筛查室”完成住院患者筛查后,患者方可进入病区。护理部细化消毒隔离规范,关注细节,责任到人,抓好落实。病区杜绝未经门诊筛查的患者来访。患者通道为电梯,工作人员走楼梯。出现疑似病例执行医院相关流程。病房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强调医务人员及患者戴口罩、手卫生。病房实行限制出入管理,患者住院期间不得离开病房,谢绝一切探视,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病区。主管医师据住院患者病情,决定是否留陪同人员。对陪同人员进行流行病学史调查并登记,陪同人员必须符合无发热、无疫区旅居史及接触史的条件,未经登记不得陪护。凭居民身份证到护士站办理“陪护证”,陪同人员须持“陪护证”进行陪护。医院对陪同人员实施严格管理,原则上每位住院患者仅限1名陪同人员,要求陪同人员相对固定,出入病房凭身份证及“陪护证”,做好“一患一陪一证”。非持证人员或人、证不相符者,不得入院陪护。护理人员识别并核实陪同人员身份后,对陪同人员进行每日2次的体温监测,并记录。放射治疗科室将对进入病房的所有人员,包括医务人员、陪同人员、工勤人员等,进行体温监测并登记,体温≥37.3 ℃者不允许进入病房。如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允许来院探视、陪护:①发热、乏力、干咳、腹泻等现象;②近14 d来到过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有其他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③近14 d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史)有接触史;④近14 d内曾接触过武汉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⑤居住地有聚集性发病的发生。入院时护理人员将会与家属进行沟通解释,有效预防感染,控制疫情,配合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13—2019[J].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20(01)
本文编号:3360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360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