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变化及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21-09-06 05:18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分子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00例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患者枸橼酸钠抗凝标本,其中肺癌40例,胃癌、乳腺癌、直肠癌、结肠癌各15例。再收集大连地区经体检合格的健康人血液标本20例为对照组。采用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进行D-二聚体的检测,再采用Sysmex HISCL5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栓调节蛋白(TM)、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α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复合物(tPAI-C)。结果与对照组比较,TM、TAT、PIC、tPAI-C在五种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TAT、PIC和D-二聚体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TAT、PIC治疗后有明显的下降。结论 TM、TAT、PIC、tPAI-C在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有明显的表达;TAT、PIC与D-二聚体显著相关;TAT、PIC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明显下降。
【文章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4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化疗前检测结果
2.2 肿瘤患者四项血栓分子标志物与D-二聚体线性相关结果
2.3 1个周期化疗前后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血栓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季洪良,闫本纯,杨正亮,金红,陈宏娟,闫海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7)
[2]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曾红梅,邹小农,赫捷. 中国肿瘤. 2017(01)
[3]血栓标志物评估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风险[J]. 门剑龙,钟殿胜,任静. 中华肿瘤杂志. 2015 (04)
[4]肺癌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J]. 沈立,朱成华,杜强,蔡健康. 临床肺科杂志. 2014(12)
[5]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检测在乳腺癌治疗与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费安兴.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3(04)
[6]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黄学梅,喻垚,王亚丽,刘预,吴立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15)
[7]卵巢癌患者血浆TM及EPCR检测的临床意义[J]. 胡敏,荣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03)
[8]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意义[J]. 于妍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33)
[9]血栓调节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J]. 董炤,刘秀珍,刘从彬,彭代银. 安徽医药. 2010(04)
[10]肝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检测的意义[J]. 李微,王可鹏,张广繁,吕越. 中外医疗. 2009(14)
本文编号:3386825
【文章来源】: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0,40(0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实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 果
2.1 恶性肿瘤患者和健康对照组化疗前检测结果
2.2 肿瘤患者四项血栓分子标志物与D-二聚体线性相关结果
2.3 1个周期化疗前后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血栓分子标志物检测结果
3 讨 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血栓与止血分子标志物检测在血栓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季洪良,闫本纯,杨正亮,金红,陈宏娟,闫海润.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7(17)
[2]2013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J]. 陈万青,郑荣寿,张思维,曾红梅,邹小农,赫捷. 中国肿瘤. 2017(01)
[3]血栓标志物评估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风险[J]. 门剑龙,钟殿胜,任静. 中华肿瘤杂志. 2015 (04)
[4]肺癌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J]. 沈立,朱成华,杜强,蔡健康. 临床肺科杂志. 2014(12)
[5]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检测在乳腺癌治疗与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费安兴.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3(04)
[6]D-二聚体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J]. 黄学梅,喻垚,王亚丽,刘预,吴立翔.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2(15)
[7]卵巢癌患者血浆TM及EPCR检测的临床意义[J]. 胡敏,荣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03)
[8]D-二聚体在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意义[J]. 于妍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0(33)
[9]血栓调节蛋白的临床研究进展[J]. 董炤,刘秀珍,刘从彬,彭代银. 安徽医药. 2010(04)
[10]肝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检测的意义[J]. 李微,王可鹏,张广繁,吕越. 中外医疗. 2009(14)
本文编号:3386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338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