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T2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及生存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03 14:07
本文关键词:T1-T2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及生存分析
【摘要】:目前乳腺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北美、北欧等国家乳腺癌发病率位居世界前列,我国虽然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是近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是发病率增速最快的国家。乳腺癌具有高度异质性特征,在临床病理组织形态、免疫表型方面存在显著个体差异。不同分型的乳腺癌患者对治疗的响应程度不同,且预后存在很大差异。乳腺癌分子分型能够较好的协助医生判断肿瘤的复发、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并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3年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病例2100例,收集病例临床病理资料,比较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四个分子分型间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DFS和OS,从而评估分子分型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目的:探讨T1-T2分期乳腺癌患者病理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关系与生存分析。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5年—2013年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乳腺外科BLOU数据库的病例,收集确诊为浸润性乳腺癌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2100例,比较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四个分子分型间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预后情况。使用SPSS软件(version 17.0)进行数据的计算和分析。统计学结果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使用卡方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差异(必要时应用Fisher精确检验)。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率之间差异的比较;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以95%作为可信区间进行患者预后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T1、T2两组中,各分子分型的腋窝淋巴结转移率存在差异(p0.05)。Luminal B型在两组中均具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1.15%、37.48%。而Triple-negative型均显示出较低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50%、16.44%。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多因素分析中,Her-2过表达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不同分子分型的患者相比,其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uminal A型5年无病生存率(90.8%)和总生存率(93.5%)最高,而三阴型5年无病生存率(70.5%)和总生存率(73.0%)最低(DFS:Log-rank检验χ2=93.934,p=0.000;OS:Log-rank检验χ2=135.396,p=0.000)。在Luminal B型的患者中,ER、PR均为阳性的患者其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上优于ER、PR非双阳性的患者。(DFS:Log-rank检验χ2=8.577,p=0.003;OS:Log-rank检验χ2=7.622,p=0.006)在已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当中,ER、PR双阳性的患者其无病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上优于ER、PR非双阳性的患者。(DFS:Log-rank检验χ2=11.012,p=0.001;OS:Log-rank检验χ2=5.433,p=0.020)结论:(1)Luminal B型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高,但Luminal B型相对于Her-2型与三阴型拥有较好的预后。(2)三阴型乳腺癌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概率较低,但是具有较差的预后。(3)Her-2过表达是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4)ER、PR双阳性患者较非双阳性患者具有较好的预后。
【关键词】:乳腺癌 分子分型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 预后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中英文缩略对照表11-12
- 第1章 绪论12-13
- 第2章 文献综述13-22
- 2.1 乳腺癌分子标志物14-17
- 2.1.1 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 ER)14
- 2.1.2 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 PR)14
- 2.1.3 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14-15
- 2.1.4 增殖细胞核抗原 67(nuclear protein Ki-67)15-16
- 2.1.5 E-钙黏素(E-cadherin)16
- 2.1.6 AKR1B10 醛酮还原酶家族 1 成员 B1016
- 2.1.7 Bcl-2 基因16-17
- 2.1.8 精氨酸琥珀酸合成酶(Argininosaccinate Synthase 1,,ASS1)17
- 2.2 乳腺癌分子分型17-22
- 2.2.1 Luminal A型18-19
- 2.2.2 Luminal B型19-20
- 2.2.3 Her-2 过表达型20
- 2.2.4 三阴型乳腺癌20-22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22-24
- 3.1 研究对象22
- 3.1.1 纳入标准22
- 3.1.2 排除标准22
- 3.2 研究方法22-23
- 3.3 分组情况23
- 3.4 HER-2 阳性定义23
- 3.5 患者随访23
- 3.6 统计方法23-24
- 第4章 结果24-49
- 4.1 不同PT分期乳腺癌患者分子分型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关系24
- 4.2 临床病理因素对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影响24-25
- 4.3 影响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分析25-26
- 4.4 无病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26-28
- 4.4.1 总DFS情况26-27
- 4.4.2 影响DFS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27-28
- 4.5 总生存情况及其影响因素28-30
- 4.5.1 总OS情况28-29
- 4.5.2 影响OS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29-30
- 4.6 分层分析30-49
- 4.6.1 分子分型对DFS、OS的影响30-32
- 4.6.2 Luminal A型中ER、PR是否均为阳性对DFS、OS的影响32-33
- 4.6.3 Luminal B型中ER、PR是否均为阳性对DFS、OS的影响33-34
- 4.6.4 ER表达状态对DFS、OS的影响34-35
- 4.6.5 PR表达状态对DFS、OS的影响35-36
- 4.6.6 Her-2 表达状态对DFS、OS的影响36-37
- 4.6.7 T分期对DFS、OS的影响37-38
- 4.6.8 N分期对DFS、OS的影响38
- 4.6.9 术后是否行内分泌治疗对DFS、OS的影响38-39
- 4.6.10 术后行内分泌治疗的患者中ER、PR双阳性的患者与ER、PR非双阳性的患者对DFS、OS的影响39-41
- 4.6.11 术后是否行化疗对DFS、OS的影响41-42
- 4.6.12 术后是否行放疗对DFS、OS的影响42-43
- 4.6.13 术后是否行靶向治疗对DFS、OS的影响43-44
- 4.6.14 不同的手术方式对DFS、OS的影响44-46
- 4.6.15 年龄对DFS、OS的影响46
- 4.6.16 是否绝经对DFS、OS的影响46-48
- 4.6.17 是否有家族史对DFS、OS的影响48-49
- 第5章 讨论49-53
- 5.1 T1-T2期乳腺癌各分子分型间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49-50
- 5.2 T1-T2期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分析50-53
- 5.2.1 乳腺癌各分子分型的生存分析50-51
- 5.2.2 ER、PR双阳性的患者的生存分析51-53
- 第6章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60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60-61
- 致谢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远薇;谭潭;李晓杰;曹慧秋;罗迪贤;;AKR1B10,一个新型肿瘤分子诊断标志物[J];生命的化学;2015年06期
2 姚伟;王妍;黄钦贤;王博智;李廷坚;曹春燕;卢旭强;陈钊城;;E-钙黏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年23期
3 倪韵碧;曾婉珊;谢文杰;;乳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4年07期
4 刘彦博;钟警;文格波;;乳腺癌中E-钙黏素分子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14年08期
5 王娇;温健;涂巍;赵Z
本文编号:7854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785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