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EGFR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11 15:38

  本文关键词:EGFR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在宫颈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自噬 Beclin1 LC3 EGFR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摘要】:研究背景:宫颈癌是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重要问题。近年尽管宫颈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大多数的早期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得到根治,但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仍较低。宫颈癌治疗失败主要表现为局部肿瘤未控制、复发或远处转移。不良预后因素包括年轻、贫血和肿瘤乏氧、宫颈癌的基质浸润深度深、肿瘤体积大、有宫旁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等。但是这些不良预后因素是否能够准确判断预后,指导宫颈癌的治疗目前尚无定论,因此,进一步研究宫颈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发展新型肿瘤分子标志物,对于宫颈癌的预后判断、指导治疗和预测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噬(autophagy)是细胞在自身或外界环境的压力下将被损害的蛋白质或细胞器降解的过程,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在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发挥不同的作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表达或异常激活,EGFR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血管生成、肿瘤侵袭、转移及细胞凋亡的抑制密切相关。目前研究发现EGFR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通路对细胞自噬进行调节。目前自噬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尚不明确,自噬与EGFR是否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对于宫颈癌的预后判断、指导治疗和预测疗效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目的:分析EGFR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在宫颈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CINIII级)和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差异;分析Beclin1、LC3、EGFR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参数包括年龄、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及总生存的关系,从而明确自噬与EGFR是否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研究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自噬EGFR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在80例宫颈癌、40例CINIII级和4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应用spearman检验分析宫颈癌Beclin1和LC3的表达相关性;Beclin1或LC3与EGFR的表达相关性;应用χ2and Fisher检验分析Beclin1、LC3、EGFR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宫颈癌Beclin1、LC3和EGFR的表达与总生存(OS)的相关性;EGFR阳性表达的宫颈癌患者Beclin1、LC3与总生存(OS)的相关性。研究结果:1.Beclin1在宫颈癌、CINIII级和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2%(21/80),77.5%(31/40)and 82.5%(33/40);LC3在宫颈癌、CINIII级和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8%(23/80),70.0%(28/40)和75.0%(30/40),Beclin1和LC3在宫颈癌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CINIII级和正常宫颈组织(p0.05)。EGFR在宫颈癌、CINIII级和正常宫颈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8%(55/80),62.5%(25/40)和12.5%(5/40),EGFR在宫颈癌和CINIII级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2.Beclin1和LC3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γ=0.546,p0.01)。3.Beclin1和EGF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γ=0.2,p0.05);LC3和EGFR的表达无显著相关性(γ=0.203,p0.05)。4.Beclin1、LC3、EGFR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年龄、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5.Beclin1、LC3、EGFR的表达与5年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亚组分析结果显示EGFR阳性表达组Beclin1和LC3阴性表达5年生存率降低,与Beclin1和LC3阳性表达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LC3的表达在宫颈癌中显著降低;EGFR的表达在宫颈癌中显著增高;自噬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年龄、FIGO分期、肿瘤分化程度、盆腔淋巴结转移无显著相关性;自噬水平与宫颈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无显著相关性;EGFR阳性表达同时Beclin1和LC3的阴性表达与临床分期晚和盆腔淋巴结转移正相关。
【关键词】:自噬 Beclin1 LC3 EGFR 宫颈鳞癌 免疫组化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3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绪论10-26
  • 1.1 宫颈癌的流行病学10-11
  • 1.2 自噬11-16
  • 1.3 自噬与肿瘤的发生发展16-17
  • 1.4 自噬的调控与放化疗的敏感性17-20
  • 1.5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肿瘤的发生发展20-22
  • 1.6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自噬22-23
  • 1.7 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和肿瘤的治疗23-26
  • 2.材料和方法26-30
  • 2.1 实验材料26-27
  • 2.2 实验方法27-28
  • 2.3 结果判定28-29
  • 2.4 统计学处理29-30
  • 3.结果30-37
  • 3.1 Beclin1、LC3和EGFR在宫颈癌、CINIII级和正常宫颈组织的表达30-32
  • 3.2 宫颈癌组织Beclin1和LC3的表达相关性32
  • 3.3 宫颈癌组织Beclin1或LC3与EGFR的表达相关性32
  • 3.4 Beclin1、LC3、EGFR的表达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32-33
  • 3.5 EGFR阳性表达的宫颈癌Beclin1、LC3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33-34
  • 3.6 宫颈癌Beclin1、LC3和EGFR的表达与总生存(OS)的相关性34-35
  • 3.7 EGFR阳性表达的宫颈癌Beclin1、LC3与总生存(OS)的相关性35-37
  • 4.讨论37-43
  • 5.结论和展望43-44
  • 参考文献44-57
  • 致谢57-58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58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斌;陈雁;;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28例[J];重庆医学;2014年03期

2 邵青;王东;杨卫兵;;肺癌患者生活质量测评方法及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4年03期

3 焦海波;;紫杉醇联合替吉奥胶囊治疗胃癌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4年05期

4 黄俊生;苏文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胃癌临床效果评价[J];白求恩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5 陈道菊;胡君娥;;综合护理干预在多帕菲联合顺铂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4年06期

6 熊艳美;高亚杰;;晚期胃癌化疗及靶向治疗最新研究进展[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7 贺志仁;胡建新;古伟光;罗海涛;徐敏;;三维适形放疗同期培美曲塞化疗和厄洛替尼维持治疗非鳞癌局部晚期肺癌的临床研究[J];广西医学;2014年07期

8 李义君;刘建秋;全丽娜;;通补消积饮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PCNA蛋白表达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05期

9 席彩霞;杨国泉;苏安平;李正国;陶文学;刘雪梅;;贞芪益气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西部中医药;2014年09期

10 金育忠;许颖;;注射类抗肿瘤药的配制及临床使用注意事项[J];甘肃医药;2014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宪忠;金蜀蓉;;一例乳腺癌患者使用GT方案致IV度骨髓抑制的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青年药师成才之路论坛暨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与临床药学实践国家级继教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林美妤;26-OH-人参二醇的药代动力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2 金永龙;宫颈癌和乳腺癌患者血浆中肿瘤相关抗原自身抗体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云洁;Her-2、P2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3年

2 倪千喜;妇科肿瘤后装逆向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3 夏恺;活血解毒方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侯公瑾;大肠癌术后中医治疗方案多中心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范正丽;郝迎旭教授中医药防治肿瘤化疗毒副反应临证经验总结及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廖娟;中医五行音乐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李函阳;培美曲塞/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D];吉林大学;2014年

8 董明强;低剂量吗啡与曲马多治疗中度癌痛的对比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9 夏怡;肿瘤患者应对缺陷定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4年

10 包婷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831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31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e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