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例全身骨显像异常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析
本文关键词:447例全身骨显像异常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乳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异常病灶的特点,探讨乳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异常的处理方法、临床意义及疾病转归。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间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行全身骨显像首次检出异常病灶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全身骨显像结果和临床信息,共447例患者纳入研究,对纳入患者全身骨显像异常病灶数目、分布及转归情况进行统计、总结及分析。结果:1.447例患者异常病灶数目及部位分布:单个病灶例数占38.5%(172/447),两个病灶例数占23.3%(104/447),三个及以上病灶例数占38.2%(171/447),其中异常的腰椎单个病灶最多,占28.4%(48/172),其次为肋骨13.37%(23/172);分布于为胸部、脊柱区分别为20.6%(92/447)和23.3%(104/447)。所有患者可计数病灶1060个病灶,肋骨病灶26.6%(282/1060),腰椎病灶18.96%(201/1060),膝关节10.47%(111/1060)。2.针对异常病灶的进一步影像学检查,48.32%患者联合CT检查,14.32%患者联合MRI检查,8.5%患者同时联合CT及MRI检查,仅有不到1%患者联合PET检查,而28.64%患者未行其他补充影像学检查。通过以上手段确诊骨转移患者35例,排除骨转移诊断患者334例,可疑骨转移患者78例。分别对三组患者联合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进行统计,结果显示对于骨转移组患者,联合CT检查比例最大,为85.71%,其次为联合CT和MRI检查,为11.43%,最后为联合PET/CT检查,为2.86%;对于非骨转移组患者,联合CT检查比例最大,为43.71%,其次为联合MRI检查,为14.07%,最后为联合CT和MRI检查,为5.69%;对于可疑骨转移组患者,联合CT检查比例最大,为51.28%,其次为联合MRI检查,为21.79%,最后为联合CT和MRI检查,为19.23%。3.对未确诊骨转移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最短随访时间1个月,最长为67个月。78例可疑患者中,5例患者失访,72例患者仍为可疑骨转移,1例患者发展为骨转移,73例未失访患者中,32例患者WBS联合CT随访,13例患者WBS联合MRI随访,13例患者单纯WBS随访,4例患者WBS联合CT及MRI随访,11例患者仅行CT随访,没有患者行MRI随访。另外,72例患者中63例患者行WBS随访,其中选择7-12个月后复检的患者最多,为35例,其次20例患者13-18个月后复检,再次5例患者3-6个月后复检,最后极少患者18个月以上复检;334例非骨转移患者中,48人失访,发展为可疑骨转移14例,非骨转移患者316例,发展为骨转移4例。4.447例患者中确诊骨转移的患者35例,其中年龄小于50岁、未绝经、病理类型为浸润性癌、有脉管侵及、T2期、淋巴结阳性患者所占比重相对较大,9例骨转移发生在术后3年内,15例患者发生在术后3-5年;共累及124处病灶,其中多发病灶的患者占21例,单发病灶者9例;所有病灶中肋骨33.06%(41/124)、胸骨12.1%(15/124)、胸椎及腰椎分别为12.1%(15/124)和8.87%(11/124)。结论:1.应用全身骨显像筛查乳腺癌骨转移阳性结果偏多,临床诊断骨转移时应注意排除良性全身骨显像异常改变的患者,需结合临床具体分析。2.全身骨显像异常多发病灶诊断为骨转移几率大,单发病灶诊断需慎重。临床需对全身骨显像异常的非骨转移患者进行定期随访。3.年龄小于50岁、未绝经、有脉管侵及、肿瘤大、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全身骨显像异常时需警惕骨转移发生。
【关键词】:乳腺癌 全身骨显像 骨转移 热区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37.9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20
- 1.1 乳腺癌骨转移临床特点及相关临床、病理因素11-12
- 1.2 乳腺癌骨转移机制12-13
- 1.3 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13-18
- 1.4 全身骨显像在乳腺癌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8-20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20-22
- 2.1 研究对象20
- 2.1.1 入选标准20
- 2.1.2 排除标准20
- 2.2 显像仪器与显像剂20
- 2.3 显像方法20
- 2.4 病灶分析20-22
- 2.4.1 全身骨显像图像分析20
- 2.4.2 人体骨骼分区20-21
- 2.4.3 患者分组标准21
- 2.4.4 病灶统计21-22
- 第3章 结果22-30
- 3.1 全身骨显像异常病灶的特点22-26
- 3.2 全身骨显像异常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处置26
- 3.3 未确诊骨转移患者的随访26-28
- 3.4 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28-30
- 第4章 讨论30-36
- 第5章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4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44-45
- 致谢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远智,王平,陈泽泉;恶性肿瘤467例全身骨显像结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1年01期
2 刘淑华,刘枫,任志刚,刘致俊;健康教育在癌症病人SPECT全身骨显像检查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3年12期
3 杜玉洁;贾晓春;杨金兰;;恶性肿瘤患者全身骨显像检查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年19期
4 陈尔秀,刘清娥,雷雅梅;SPECT全身骨显像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5年03期
5 李纬明;饶国辉;陈维安;吴克宁;李春亿;胡平;;全身骨显像的技术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11期
6 朱蕙;朱宝;浦晓佳;王菲;;SPECT全身骨显像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2008年29期
7 刘翠娥;刘世娟;孙建梅;樊培英;;SPECT全身骨显像的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28期
8 汤鹏鹏;李建刚;;SPECT全身骨显像操作技术对图像质量的影响[J];肿瘤基础与临床;2010年04期
9 唐淑萍,林兆嫦,陈江林;全身骨显像中需注意的几个技术问题[J];实用医技杂志;2003年06期
10 陈曼,马婧,李欣欣;全身骨显像未确定诊断骨病性质(附140例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爱清;陈志军;王雪芹;刘洁;沈军瑾;;全身骨显像质量控制的探讨[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邓惠兴;杨爱民;程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全身骨显像影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3 谢来平;李前伟;黄定德;;全身骨显像对以骨骼病变为首发表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筛查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4 周雯;栾兆生;李艳玲;;全身骨显像对食管癌患者疼痛诊断治疗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5 ;大会交流三 骨骼系统核医学[A];第七届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6 付占立;范岩;张建华;廖栩鹤;林景辉;王荣福;;SAPHO综合征25例~(99)Tc~m-MDP全身骨显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7 周润锁;魏龙晓;徐海峰;袁梦晖;孙涛;白芡蓉;魏光明;;~(18)F-FDG PET显像与~(99)Tc~m-MDP全身骨显像诊断肺癌远处转移的比较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8 刘世俊;钟兴华;黄劲;周爱群;;全身骨显像常见“伪影”分析[A];第三届全国核素显像暨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韩亮;王中彬;宋丽萍;;肺癌全身骨显像联合血清Cyfra21-1、CEA、NSE检测的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新明;全身骨显像与骨转移瘤核素治疗[N];健康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沙欣;447例全身骨显像异常乳腺癌患者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6年
2 方向前;~(201)T1显像在骨与软组织良恶性病变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张一秋;SPECT/螺旋CT在肿瘤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361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36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