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肿瘤论文 >

MiRNA-1对食管鳞癌细胞KYSE510增殖、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6:13

  本文关键词:MiRNA-1对食管鳞癌细胞KYSE510增殖、侵袭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iRNA-1 食管癌 LASP1 TAGLN2 KYSE510


【摘要】: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癌症发病与死亡报告,全球2008年食管癌发病大约为48.16万例,全球死亡大约为40.65万例[1]。食管癌的流行病学特征表现为:不同地区、国家、种族、性别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差异。全球以亚、非、拉一些国家和地区发病较高,欧美和大洋洲发病偏低,我国更是食管癌的高发区,且死亡率高,区域之间发病率与死亡率差异显著[2]。消化道肿瘤患者之中存在着异mi RNA表达[3],Konishi[4]等利用RT-PCR技术对106例食管癌及54名志愿者进行研究发现食管癌患者血清中mi RNA-18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人,大约为正常人的16倍,食管癌组织mi RNA-18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周围正常组织,食管癌术后患者血清中mi RNA-18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术前患者表达水平。目前多数文献报告局限于mi RNA在ESCC中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并未明确阐述。本课题研究了mi RNA-1对食管鳞癌细胞体外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可能的相关机制。mi RNA是一类内生性的由长度大约20-22个核苷酸组成的非编码的小分子RNA[5]。mi RNA在细胞代谢、化生、增殖和凋亡过程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生物作用。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与mi RNA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mi RNA对于肿瘤的早期临床诊断及提供新的临床治疗策略具备极其重要的新的潜在用途[13]。目的:通过过表达/沉默mi RNA-1,检测mi RNA-1在食管鳞癌细胞KYSE 510增殖、迁移和侵袭速度。并检测其相关的靶基因LASP1与TAGLN2蛋白水平变化,以探讨mi RNA-1对食管鳞癌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设置实验组与对照组,KYSE510细胞中过表达mi RNA-1的mimics-mi R-1组(转染含mi R-1模拟物的mimics试剂)为实验组,对照组为mimics-mi R-1 control组(转染不含mi R-1模拟物的mimics模拟试剂,此模拟试剂其他成分与mimics一致);KYSE510细胞中沉默mi RNA-1表达的inhibitor-mi R-1组(转染含mi R-1抑制物的inhibitor试剂)为实验组,对照组为inhibitor-mi R-1 control组(转染不含mi R-1抑制物的inhibitor模拟试剂)。2应用MTT细胞增殖试验观察mi R-1在KYSE 510细胞中过表达/沉默对细胞增殖的影响。3应用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mi R-1在KYSE 510细胞过表达/沉默后对细胞迁移及侵袭的影响。4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LASP1及TAGLN2蛋白表达变化,探讨mi RNA对食管癌细胞株KYSE 510的分子作用机制。结果:1 MTT细胞增殖试验结果1.1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实验组(mimics-mi R-1组)24h、48h、72h OD值分别为0.894±0.023、1.050±0.013、1.232±0.017低于对照组(mimics-mi R-1 control组)的0.963±0.022、1.163±0.030、1.377±0.024;实验组(inhibitor-mi R-1组)24h、48h、72h OD值分别为1.114±0.036、1.390±0.062、1.558±0.030高于对照组(inhibitor-mi R-1 control组)的0.968±0.067、1.209±0.027、1.410±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实验结果表明mi R-1在ESCC细胞株KYSE510过表达抑制KYSE510增值,mi R-1在ESCC细胞株KYSE510表达沉默促进KYSE510增值。2 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2.1迁移实验实验组(mimics-mi R-1组)Transwell小室迁徙实验24h迁移细胞数目为112±24低于对照组(mimics-mi R-1 control组)的230±32;实验组(inhibitor-mi R-1组)Transwell小室迁徙实验24h迁移细胞数目为181±29高于对照组(inhibitor-mi R-1 control组)的13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侵袭实验实验组(mimics-mi R-1组)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24h迁移细胞数目为125±31低于对照组(mimics-mi R-1 control组)的20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inhibitor-mi R-1组)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24h迁移细胞数目为235±36,高于对照组(inhibitor-mi R-1 control组)的11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实验结果表明mi R-1在ESCC细胞株KYSE510过表达时KYSE510迁移侵袭能力下降,mi R-1在ESCC细胞株KYSE510表达沉默时KYSE510迁移侵袭能力增强。3 Western blot实验结果3.1 LASP1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实验组(mimics-mi R-1组)LASP1蛋白表达量为0.498±0.020,低于对照组(mimics-mi R-1 control组)表达量0.642±0.070;实验组(inhibitor-mi R-1组)LASP1蛋白表达量为0.626±0.050,高于对照组(inhibitor-mi R-1 control组)表达量0.526±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 TAGLN2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实验组(mimics-mi R-1组)TAGLN2蛋白表达量为0.370±0.020,低于对照组(mimics-mi R-1 control组)表达量0.426±0.030;实验组(inhibitor-mi R-1组)TAGLN2蛋白表达量为0.541±0.050,高于对照组(inhibitor-mi R-1 control组)表达量0.421±0.0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3实验结果表明mi R-1在ESCC细胞株KYSE510过表达时LASP1、TAGLN2蛋白表达量降低,mi R-1在ESCC细胞株KYSE510表达沉默时LASP1、TAGLN2蛋白表达量升高。结论:1 mi R-1在食管癌细胞中过表达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KYSE510)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降低;mi R-1在食管癌细胞中的表达沉默时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KYSE510)增殖及迁移侵袭能力提高。2 mi R-1可能通过调节靶基因LASP1、TAGLN2的表达水平而完成其分子调节机制。
【关键词】:MiRNA-1 食管癌 LASP1 TAGLN2 KYSE510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1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英文摘要7-11
  • 英文缩写11-12
  • 前言12-13
  • 材料与方法13-21
  • 结果21-24
  • 附图24-27
  • 附表27-30
  • 讨论30-32
  • 结论32
  • 参考文献32-35
  • 综述 MiRNA与食管癌35-42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43
  • 个人简历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玉勃;赵传华;李珊珊;王岩;徐建明;;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5年02期

2 赵欣;;载microRNA-34a脂质体靶向治疗肺癌干细胞靶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年01期

3 石亚娟;刘辉;刘冉;;Hsa-miR-21-3p对食管癌细胞运动与侵袭能力的影响[J];癌变.畸变.突变;2013年06期

4 于倩倩;郭人花;;miR-1与肿瘤[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年17期

5 骆成玉;杨捚;季晓昕;于德明;赵兴飞;;结直肠癌肝转移特定基因miRNA芯片甄别[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年15期

6 李量;蔡英全;徐瑞;杨怡萍;王劏;梁晶;;microRNA-10b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9706迁移和侵袭的影响[J];现代肿瘤医学;2013年07期

7 郁婷婷;李硕;傅敏根;曹日f;朱宏;施瑞华;;miR-130b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年18期

8 张思维;张敏;李光琳;魏文强;孟凡书;刘志才;郑荣寿;李霓;陈万青;;2003~2007年中国食管癌发病与死亡分析[J];中国肿瘤;2012年04期

9 孔凡运;胡丽娜;张海清;李向阳;尤红娟;汤仁仙;郑葵阳;;特异性siRNA沉默LASP-1对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2期

10 陈春晓;张宇忠;;miRNA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关系[J];医学综述;2011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巧;食管鳞癌miRNA与全基因组表达谱及其调控网络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547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8547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0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