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识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15:33
本文关键词:基于识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肿瘤靶向治疗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康普瑞汀 阿霉素 二氧化硅 D-多肽 VEGFR2 联合治疗
【摘要】: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必不可少的有效方法,由于化疗药物不具靶向性,对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均有杀伤作用,往往会导致很严重的毒副作用。因此,在肿瘤学研究中,找出更简单、更多选择性的直击肿瘤部位的治疗方法及合适的药物载体已成为迫切需要。其中,脂质体是一种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动靶向性等优点被用于包载疏水性、亲水性的抗肿瘤药物已经得到广泛关注,但是脂质体的物化性质不稳定,在进入体内后囊泡易破裂,不仅导致其运载的药物在到达肿瘤部位之前就泄露了,而无法达到应有的缓释效果,并且使结合于脂质体表面的配体无法完全发挥寻靶作用,严重影响了药物于临床的应用。而且对于现今肿瘤的多样性及特殊性,单一的治疗方案已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靶向联合治疗逐渐成为治疗肿瘤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联合治疗,如果共载药物能够同时进行靶向释放,这将成为一个重大的进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本论文探索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二合一复合脂质体递药系统(TWOLips),该系统是由两种单一的载药脂质体组装而成,而且制备过程简单,即一种脂质体表面经过二氧化硅修饰后,再与另一种脂质体孵育即得。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表征,结果显示该制剂具有脂质-硅-脂质多层复合结构,提示TWOLips制备成功。以阿霉素和康普瑞汀作为模型药物,制得的WOLips平均粒径在100nm左右,具有相对较高的药物包封率(阿霉素包封率为96.8±0.9%,康普瑞汀包封率为78.4±1.2%)和稳定性,并且在体外具有良好的释药性能。为了增强该载体的主动靶向性,本课题合成了一条来源于天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D-氨基酸多肽(RIV),该肽与肿瘤微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具有高度亲和性。而VEGFI匕高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及肿瘤微环境,并且VEGF/VEGFR2信号转导通路对肿瘤部位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可通过阻断该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的生长及转移。在此作用机制下,通过细胞摄取试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评价RIV肽在体内外对VEGFR2均具有高度靶向性,并且经孵育修饰于WOLips表面,导致该载体系统在体内外均能够有力地、高度选择性地结合于VEGFR2。体外药效试验结果显示,与其他制剂(阿霉素(DOX)、阿霉素脂质体(L[D])、阿霉素脂质体与康普瑞汀脂质体混合物(L[D]+L[C])、无RIV肽修饰的TWOLips(L[CD]))相比,经RIV肽介导的TWOLips (RIV-L[CD])能够显著降低药物对A375细胞及HUVEC细胞的IC5o值,显示了联合给药及药物序贯释放的优势以及RIV肽的介导对载药系统主动靶向性的积极作用。体内药效评价也显示了相似的趋势,RIV-L[CD]能够显著抑制A375皮下瘤的生长及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并且提高了荷瘤小鼠的存活率。对载体进行安全性评价,通过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显示WOLips对机体没有明显毒副作用,为将来的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综上所述,本论文探索构建的以RIV肽修饰介导的新型复合脂质递药系统既改进了普通脂质体性质不稳定的缺点,同时借助RIV肽与VEGFR2受体的相互作用,抑制了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增强了抗肿瘤效果,是一种靶向性安全低毒的药物载体。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通过额外增加载药脂质体,使逐步联合治疗理念进一步实现,体现了TWOLips对于许多癌症,特别是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的重大疾病的潜在应用价值。
【关键词】:康普瑞汀 阿霉素 二氧化硅 D-多肽 VEGFR2 联合治疗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0.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英文缩略语注释10-12
- 文献综述12-22
- 1 免疫脂质体12-13
- 2 基于硅材料的脂质体的研究13-16
- 3 脂质体在肿瘤联合用药策略中的应用16-17
- 参考文献17-22
- 引言22-24
- 第一章 RIV肽修饰复合脂质体递药系统(RIV-TWOLips)的构建及其靶向性评价24-40
- 第一节 功能脂质膜材料的合成及表征25-27
- 1. 材料与仪器25
- 1.1 材料25
- 1.2 仪器25
- 2. 方法25-26
- 2.1 RIV-PEG_(3400)-DSPE的合成25
- 2.2 RIV-PEG_(3400)-DSPE的表征25-26
- 3. 结果与讨论26-27
- 3.1 MALDI-TOF表征26
- 3.2 ~1H-NMR表征26-27
- 第二节 RIV-TWOLips的构建及表征27-32
- 1. 材料与仪器27
- 1.1 材料27
- 1.2 仪器27
- 2. 方法27-29
- 2.1 RIV-TWOLips的构建27-28
- 2.2 RIV-TWOLips的表征28-29
- 3. 结果与讨论29-32
- 3.1 粒径及分布29-30
- 3.2 结构表征30-32
- 第三节 RIV-TWOLips的靶向性评价32-39
- 1. 材料与仪器32-33
- 1.1 材料32
- 1.2 仪器32-33
- 2. 方法33-35
- 2.1 RIV肽与VEGFR2亲和性考察33
- 2.2 RIV肽体内/体外靶向性评价33-34
- 2.3 RIV-TWOLips体内/体外靶向性考察34-35
- 3. 结果35-39
- 3.1 分子水平的亲和性评价35
- 3.2 定性分析RIV肽体内外靶向性35-37
- 3.3 RIV-TWOLips体内外靶向性评价37-39
- 本章小结39-40
- 第二章 共载药系统(RIV-L[CD])的功能评价40-58
- 第一节 RIV-L[CD]的构建及表征41-47
- 1. 材料与仪器41
- 1.1 材料41
- 1.2 仪器41
- 2. 方法41-44
- 2.1 分析方法的建立41-42
- 2.2 RIV-L[CD]的构建42-43
- 2.3 RIV-L[CD]的表征43-44
- 3. 结果与讨论44-47
- 3.1 确立含量分析方法44-45
- 3.2 RIV-L[CD]的制剂学评价45-47
- 第二节 RIV-L[CD]的体内/体外药效评价47-52
- 1. 材料与仪器47
- 1.1 材料47
- 1.2 仪器47
- 2. 方法47-48
- 2.1 体外细胞毒性试验47-48
- 2.2 体内抑瘤效果评价48
- 3. 结果与讨论48-52
- 3.1 体外细胞毒性及抗增殖作用评价48-49
- 3.2 体内抑制肿瘤生长情况49-51
- 3.3 免疫组化评价51-52
- 第三节 RIV-TWOLips安全性初步评价52-56
- 1. 材料与仪器52
- 1.1 材料52
- 1.2 仪器52
- 2. 方法52-53
- 2.1 溶血试验52-53
- 2.2 血液学及组织学考察53
- 3. 结果与讨论53-56
- 3.1 溶血率测定53-54
- 3.2 系统毒性评价54-56
- 本章小结56-58
- 全文总结58-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6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尹飞;贺霞;姜伟化;杨磊;刘慧;闫笑笑;邱立朋;王东凯;周晖;;硫酸铵梯度法制备盐酸表阿霉素长循环脂质体[J];中国新药杂志;2013年19期
2 张波;张娜;;纳米载体共递送化疗药物用于肿瘤联合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4年2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峰;两种抗肿瘤药物脂质体的制备以及节拍式给药细胞初步试验[D];重庆医科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305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930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