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游离MNs正常的PPGL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20:32
本文关键词:血浆游离MNs正常的PPGL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 酪氨酸羟化酶 嗜铬粒蛋白A
【摘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从临床和病理学的角度探究血浆游离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Metanephrine and Normetanephrine,MNs)正常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s)患者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临床非典型PPGLs的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收集本院189例PPGLs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统计患者儿茶酚胺分泌过多所致的临床症状与体征的发生率,24小时尿儿茶酚胺(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及血浆游离MNs的水平,肿块的增强CT及核素显像特征,肿块的病理类型、大小、恶性率;分析其中163例肿块单发的PPGLs患者的肿瘤酪氨酸羟化酶(TH)及嗜铬粒蛋白A(CGA)的免疫组化表达特点。根据术前血浆游离MNs的检测结果分为MNs正常组(组1,血浆游离MN与NMN都正常)和MNs增高组(组2,血浆游离MN、NMN至少有1个增高),分别比较两组患者上述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差异。研究结果:MNs正常的PPGLs患者24例(MNs正常组),增高的患者165例(MNs增高组)。MNs正常组患者高血压,阵发性高血压,阵发性的头痛、心悸、大汗三联征症状≥2项,体重下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增高组(P0.05);MNs正常组患者24小时尿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的水平相对增高组降低,尤其24小时尿去甲肾上腺素仅是增高组平均水平的1/6(p=0.001)。两组肿瘤CT增强结果均以明显不均匀强化为主要特点,轻度均匀强化、轻度不均匀强化、明显均匀强化及明显不均匀强化四种增强形式的发生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块核素显像的阳性率和核素显像术前诊断PPGLs的敏感性相似(P=1.000)。MNs正常组及增高组均包含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嗜铬细胞瘤伴髓质增生、组合型嗜铬细胞瘤四种病理类型。两组PPGLs肿块总的恶性率、肾上腺肿块的恶性率、肾上腺外肿块的恶性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块平均大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Ns正常组肾上腺肿块与增高组相应肿块的平均直径分别为3.83cm和5.42cm,前者明显小于后者(p0.05)。CGA在MNs正常组与增高组PPGLs肿块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和97.2%,TH在上述前后两组的表达率分别为90%和100%。结论:血浆游离MNs正常的PPGLs患者存在下列临床和病理特点:1)患者儿茶酚胺过多分泌导致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2)患者24小时尿儿茶酚胺水平较低;3)增强CT上明显不均匀强化以及核素显像阳性为PPGLs肿块的主要影像学特征;4)血浆游离MNs正常的多数肾上腺PPGLs肿块较小;5)大多数PPGLs肿块CGA及TH阳性表达,存在极少数恶性副神经节瘤TH可能阴性表达。
【关键词】: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 酪氨酸羟化酶 嗜铬粒蛋白A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6
【目录】:
- 摘要5-8
- ABSTRACT8-14
- 1 引言14
- 2 材料与方法14-19
- 3 结果19-28
- 4 讨论28-33
- 5 结论33
- 6 参考文献33-39
- 致谢39-4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曹万里;黄宝星;成康;宿恒川;黄欣;戴军;周文龙;祝宇;沈周俊;费晓春;宁光;孙福康;;血浆游离甲氧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正常的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患者的临床特点[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5年02期
2 赵勤余;韩志江;陈克敏;;肾上腺皮质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放射学实践;2012年09期
3 苏構为;王卫庆;周薇薇;蒋怡然;袁文祺;唐欣;张军妮;戴蒙;宁光;;血浆甲氧基肾上腺素和甲氧基去甲肾上腺素诊断嗜铬组织来源肿瘤的意义[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4 方文强;宋琦;孙福康;彭承宏;金晓龙;王卫庆;宁光;汪登斌;陈克敏;;CT检查对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的诊断价值[J];上海医学;2009年02期
,本文编号:9502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zlx/950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