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氏通元穴组埋线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赖氏通元穴组埋线治疗黄褐斑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黄褐斑 赖氏通元穴 穴位埋线 冲任失调 氢醌乳膏
【摘要】:目的观察赖氏通元穴组埋线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赖氏通元穴埋线,对照组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及外涂氢醌乳膏,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黄褐斑皮损面积及颜色进行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黄褐斑皮损面积和颜色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黄褐斑皮损面积积分及总积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分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赖氏通元穴埋线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关键词】: 黄褐斑 赖氏通元穴 穴位埋线 冲任失调 氢醌乳膏
【基金】: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项目(201420) 广东省科技厅社会发展与能力建设项目(2014A020221081)
【分类号】:R246.7
【正文快照】: 黄褐斑是多见于颜面颧骨突出部及前额部对称而界限清晰的淡黄色或黄褐色色素沉着斑[1]。生育后女性多见,病情随年龄增大而加重[2]。现代西医治疗黄褐斑以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为主,抑制黑色素形成,如口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维生素E及谷胱甘肽等,外用以氢醌、脱色剂及激光等,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发元;邹世芳;;踝针一区埋线治疗顽固性遗尿[J];贵州医药;1980年02期
2 李涛,杜平,王瑛,张淑珍;埋线治疗慢性阑尾炎[J];针灸临床杂志;1999年06期
3 郑军文;田家智;;微创埋线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07期
4 张文进;;割治、强刺激、埋线治疗哮喘[J];中国针灸;1987年01期
5 李萍;埋线治疗癫痫验案[J];青海医药杂志;1996年11期
6 用文明,赵理山;耳后聪穴埋线治疗耳鸣312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1997年01期
7 王大巍,马俊英;埋线治疗头痛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3年21期
8 陶俊艳,刘玉伟;中医埋线治疗癫痫85例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04年04期
9 杜杰;;埋线治疗非炎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52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7年11期
10 李珍;;埋线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6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善;赵晓冬;张福详;;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124例临床观察[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2 孙文善;赵晓冬;张福祥;李家平;;微创埋线治疗慢性颈椎间盘源性疼痛124例临床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五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申怀芝;;埋线治疗痔疮[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杏月;翟忠民;;埋线治疗支气管[A];中国传统医学手法研究会第十六届、中港第五届骨伤手法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张守立;;埋线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80例[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6 吴广伟;杨湘宇;;辩证针刺配合埋线治疗癫痫的疗效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周小鸿;吕俊彪;;穴位十字形埋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临床疗效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8 李华;郑吉琦;田亮;;针刀加埋线治疗腱鞘囊肿疗效观察[A];全国针刀医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嫦;林国华;;林国华教授埋线治疗面瘫后遗症经验总结[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10 高军大;徐创贵;刘桂英;;针刀松解配合埋线治疗髂腰韧带损伤50疗效观察[A];全国第九次针刀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文善 博士;微创埋线治疗的处方配穴方式[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2 孙文善 博士;微创埋线治疗哮喘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3 孙文善 博士;微创埋线治疗颈椎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孙文善 博士;微创埋线治疗关节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5 孙文善 博士;微创埋线治疗便秘[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双琳;足阳明经埋线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曲牟文;八毼穴强化埋线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鹏;电针、埋线对吗啡耐受小鼠自发性昼夜节律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任变英;俞募配穴埋线治疗痰湿内盛型肥胖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黄运旋;背俞穴埋线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冯碧君;埋线治疗变应性鼻炎肺脾气虚型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苗春红;穴位强化埋线治疗慢传输型便秘及配合肛门局部手术治疗混合型便秘的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6 李洪双;背俞穴埋线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评价及对生存质量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高晶;针刺结合埋线治疗中风后抑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古玉珍;募合配穴埋线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黄乐春;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章闻;靳氏配穴法埋线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31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031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