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本文关键词: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失眠,中国传统医学中又称“不寐”,主要是指睡眠量的障碍,如睡眠过少、过多,和睡眠质的改变,如睡眠昼夜倒错、易醒等。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失眠对其身心健康、工作效率与情绪状态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当下也有不少的方法用于失眠的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心理疏导、服用中医药物、按摩推拿、针灸以及服用镇静安眠类药物等等。对于原发性失眠,西医往往以镇静类或催眠类药物治疗为主,但需要警惕药物的副作用以及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也有人倾向于应用心理疗法,但其不可控因素太多,个体治疗效果不一。中医针灸疗法不良反应较小,个体治疗效果较显著,并且治疗失眠之余还能调节人体的整体的状态,在我国应用广泛。本研究旨在观察针刺结合王不留行籽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体针针刺配合耳穴贴丸治疗原发性失眠,考虑到单纯体针对于失眠治疗效果维持的持续时间问题,配合耳穴压丸以加强治疗效果。体针:主穴采用经外奇穴及经穴,针刺安眠穴、四神聪穴、印堂穴、神门穴,施平补平泻法,肝郁化火型加太冲、行间,用捻转泻法;内关穴平补平泻法。痰热内扰配内庭、丰隆、公孙,用泻法。心胆气虚配丘墟、内关,用捻转补法。心脾两虚配三阴交、足三里、内关用捻转补法,阴虚火‘旺配照海、大陵用捻转泻法,太溪用捻转补法。针刺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一周治疗3次,治疗四周。耳穴压丸:采用王不留行籽贴压耳穴。主穴选用神门、心、皮质下。肝郁化火型配肝、耳尖;痰火内扰型配脾、大肠;心胆气虚型配肝、胆;心脾两虚型配脾、内分泌;阴虚火旺型配肝、肾。一周2次,左右耳交替,治疗4周。嘱患者每日按压耳豆3次,其中睡前按压一次,每次每穴30秒,以疼痛可以耐受为度。原服用安眠药患者根据治疗效果进行逐渐减少药量。观察记录治疗前、治疗1周、2周、4周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实际睡眠时间、镇静药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的改变和临床疗效,并在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治疗的疗效。结果:患者20例,其中女性15例,男性5例,平均年龄49.5,年龄最小27岁,最大64岁,平均病程4.47年。其中心脾两虚10例,肝郁化火6例,阴虚火旺2例,痰热内扰1例,心胆气虚1例。临床痊愈3例(15%),显效9例(45%),有效6例(30%),无效1例(5%),无恶化,总有效率为85%;PSQI显示,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紊乱和PSQI总分都有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针配合耳穴压丸治疗失眠有明显的疗效,并且对改善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改善日间功能紊乱都有较明显的作用。
【关键词】:耳穴压丸 匹兹堡睡眠指数 失眠 针刺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6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0
- 英文缩略语10-11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11-31
- 1 祖国医学对失眠的研究概况11-22
- 1.1 病名的历史沿革11
- 1.2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11-13
- 1.3 对治疗的认识13-15
- 1.4. 针灸治疗方法15-22
- 2 现代医学对失眠的认识22-28
- 2.1 概念22
- 2.2 睡眠的生理22-23
- 2.3 失眠的常见原因23
- 2.4 失眠症的分类23-24
- 2.5 失眠症的诊断24-25
- 2.6 失眠的西医治疗25-28
- 参考文献28-31
- 前言31-32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32-40
- 1 临床资料32-33
- 1.1 西医诊断标准32
- 1.2 中医诊断标准32
- 1.3 纳入标准32
- 1.4 排除标准32-33
- 1.5 剔除及脱落标准33
- 2 治疗方案33-34
- 2.1 针刺取穴33
- 2.2 治疗方法33-34
- 3 疗效判定34-35
- 3.1 疗效观察34
- 3.2 疗效判定标准34-35
- 4 统计方法35
- 5 结果35-40
- 5.1 疗效比较35-36
- 5.2 治疗前后PSQI各项评分比较36-38
- 5.4 随访38-40
- 第三部分 讨论40-45
- 1 穴位方义分析40-42
- 1.1 体针穴位40-41
- 1.2 耳穴取穴与治疗原理41-42
- 2 结果42-43
- 3 小结与体会43
- 4 问题及展望43-45
- 参考文献45-46
- 附录46-51
- 致谢51-52
- 个人简历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米裕民;耳穴压丸治疗近视概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年03期
2 吕晖;刘泓;;耳穴压丸治疗心血管神经官能症3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8年06期
3 程金平;;按摩针灸耳穴压丸治疗落枕120例[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09年17期
4 颜湘蓉;郭菊兰;;耳穴压丸配合舒适按摩对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3年03期
5 黄靖国,,曹彩红;耳穴压丸治疗耳鸣80例[J];长治医学院学报;1996年01期
6 吴瑛,吴琳;耳穴压丸治疗腹部术后刀口疼痛68例[J];中医外治杂志;1997年05期
7 史东静;滕玉莲;吕晓云;安玉芬;牛吉攀;王敏;;肺心合方配合耳穴压丸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心肺功能的影响[J];时珍国医国药;2014年05期
8 王金汉;耳穴压丸结合逐步递减烟量法戒烟37例[J];辽宁中医杂志;2002年12期
9 左建华;耳穴压丸治疗扁平疣13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3年11期
10 谢庆湘 ,谢亮;耳穴压丸模拟电针体会[J];湖南中医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薛定明;;耳穴压丸配合耳穴电冲击治疗少年儿童近视[A];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陆宏进;董昭;麻建辉;;耳穴压丸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58例[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3 黄正一;;针灸耳穴压丸治疼痛[A];第12届全国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罗湘筠;唐森;林欢庆;;棉花灸配合耳穴压丸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A];2010湖南省针灸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5 罗湘筠;;穴位埋线结合耳穴压丸对成人超重者体质指数(BMI)的影响[A];2010湖南省针灸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0年
6 蔡玉梅;陆坚;郑继范;;针刺加耳压对混合痔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蔚宏;耳穴压丸的注意事项[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2 李一新;耳压防止晕车[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远;针灸戒烟临床疗效观察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2 杨汉云;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兰颖;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症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董玲娜;耳穴压丸法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相关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公丕媛;耳穴压丸治疗儿童弱视46例临床观察及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欧阳群忠;实脾联合耳穴压丸治疗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晓;耳穴压丸对心脏外科术后胃肠功能作用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邱伟芬;耳穴压丸对心脏术后排便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9 黄心洁;耳穴压丸对体外循环术后胃动素和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张春晓;针刺配合耳穴压丸治疗肾阳虚衰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04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090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