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观察

发布时间:2017-10-27 23:05

  本文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盆腔炎疗效及炎性反应因子的影响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 疗效 炎性反应因子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细胞炎性反应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5例,2组均采用常规抗炎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进行治疗。2组均在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细胞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评价。结果:2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TNF-α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减少(P0.05),而IL-2、IL-10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而对照组以上三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10(IL-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除医疗依赖性2组无显著差别外,治疗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半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炎性反应,降低半年疾病发病率,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作者单位】: 海口市中医医院妇产科;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 慢性盆腔炎 疗效 炎性反应因子
【分类号】:R244;;R271.9
【正文快照】: 盆腔炎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一类妇科门诊常见的多发病。由外源性的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和内源性需氧菌及厌氧菌等病原菌感染引起,常累及女性盆腔内生殖器、盆腔腹膜及周围组织,一般临床上使用β-内酰胺类广谱抗生素联合用药进行治疗。其临床表现以白带增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萍;;中药和中药点送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A];重庆市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方琳;黄伟礼;王世应;余森泉;林祖才;;中药保留灌肠配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487例临床分析[A];纪念卓越的人民医学家林巧稚大夫诞辰100周年——全国妇产科高级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严平;;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慢胜盆腔炎30例体会[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4 杨锡红;;自拟带下方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80例[A];第三届海峡两岸中西医结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肖晓菲;林洁;;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A];首届赣鄂湘中西医结合(生殖内分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章勤;何嘉琳;何少山;朱晓玲;许萍;;“芪竭颗粒”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7 姜桃花;;慢盆Ⅰ号联合直肠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A];第八次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陈春芳;;外敷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9 盖德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10 孙桂莲;李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278例疗效观察[A];全国第六届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会议论文及摘要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长海医院中医科 张丹英;慢性盆腔炎患者吃什么好?[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2 记者 李德元;慢性盆腔炎发病获得中医新阐释[N];健康报;2000年

3 陈国英;光子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刘长亮;下腹疼痛要谨防患有慢性盆腔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5 黄民杰;如何防治慢性盆腔炎[N];福建科技报;2008年

6 山西临县卫生学校 刘艳林;浅谈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炎的方法[N];山西科技报;2012年

7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仇玉青;慢性盆腔炎治疗贵在坚持[N];健康时报;2004年

8 ;慢性盆腔炎包括哪些[N];家庭医生报;2006年

9 魏清秀;中医诊治慢性盆腔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10 周涛;慢性盆腔炎治疗多管齐下为上策[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晶;基于对相关细胞因子及NF-KB的调控探讨妇炎宁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免疫学机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张英蕾;炎克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3 赵诗韵;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4 林素幸;灸法结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海琴;慢性盆腔炎的证候规律调查及活血化瘀法调节T细胞亚群和红细胞免疫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田德禄;妇宝颗粒冲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7 刘俊良;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马文光;炎克宁V号方对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Ⅱ)[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杨晓娜;活血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免疫分子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10 凌娜;妇炎宁汤调节慢性盆腔炎模型大鼠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林;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朱美娟;自拟慢盆炎汤内服配合保留灌肠、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范玲玲;头穴针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卵巢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D];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015年

4 张利利;盆炎消止痛Ⅰ号方联合坤复康片治疗湿热蕴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5 刘洪梅;补肾祛瘀综合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毛佑琴;针药联合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郭yN;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D];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2016年

8 李静;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现代中文期刊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贾微;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发病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黄丽云;穴位贴敷配合针刺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05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05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