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手法对家兔失神经骨骼肌收缩力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1-05 04:36

  本文关键词:手法对家兔失神经骨骼肌收缩力的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骨骼肌 失神经 手法 收缩力


【摘要】:目的观察手法对失神经状态下家兔骨骼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 6月龄新西兰兔108只,随机分为模型观察组、手法治疗组以及正常对照组,各36只,各组再分为6个小组。模型观察组、手法治疗组建立兔失神经动物模型,手法治疗组在造模后第2天开始手法治疗,其余两组均不干预。对3组动物骨骼肌收缩力进行连续动态测试。结果正常对照组家兔腓肠肌收缩力(6.85±0.57)N,手法治疗组家兔腓肠肌收缩力分别为:1周:(4.22±0.15)N、2周:(3.53±0.11)N、3周:(3.69±0.13)N、2个月:(3.83±0.11)N、4个月:(2.58±0.21)N、6个月:(2.12±0.23)N,模型观察组家兔腓肠肌收缩力分别为:1周:(4.20±0.14)N、2周:(3.06±0.22)N、3周:(2.79±0.22)N、2个月:(3.06±0.22)N:4个月:(1.92±0.14)N、6个月:(1.52±0.21)N。手法治疗组、模型观察组大鼠腓肠肌收缩力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第2周后手法治疗组大鼠腓肠肌收缩力明显优于模型观察组(P0.01)。结论推拿手法对失神经状态下家兔骨骼肌收缩力有促进作用,但只是减缓失神经骨骼肌收缩力下降的趋势。
【作者单位】: 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30973806)
【分类号】:R244.1
【正文快照】: 作者单位:1浙江省中医院推拿科(杭州310000);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拿科(上海200000)骨骼肌损伤在运动及生活中非常常见,治疗方法包括休息、冰敷、热疗、水浴、加压、制动、通过训练机械被动锻炼和药物治疗[1]。传统中医手法治疗是国内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治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邬江;孙晓娟;钟世镇;徐达传;李主一;;骨骼肌失神经和再神经化时肌卫星细胞的变化[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6年10期

2 谢伟勇,余斌,向峥,孙林辉,杨建成,候振海;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在大鼠骨骼肌运动性损伤再生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4期

3 顾玉东;迎接基因时代——探索肌萎缩的防治[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年04期

4 徐建广,顾玉东;缺血对失神经支配骨骼肌萎缩影响的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1999年03期

5 马玉河,傅世儒,康进荣;按摩防治兔骨骼肌运动性损伤的实验观察[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能义;严隽陶;;手法对家兔失神经骨骼肌收缩力的影响[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年04期

2 詹祥粉;史曙生;;按摩联合针刺疗法对大鼠运动型骨骼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年02期

3 孙峰;史晓林;李旭云;;针刺配合中药熏蒸治疗急性腓肠肌损伤24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1期

4 翁军;郭汝宝;李增图;陈远青;张喜林;严隽陶;;推拿手法对家兔失神经支配后骨骼肌IGF-Ⅰ、bFGF、MyoD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10期

5 马玉德;杨雅丽;卢翠莲;郭超;彭志辉;王楠;黄彩云;陈彻;;红芪总黄酮对离心运动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作用[J];中医药学报;2015年03期

6 郭汝宝;翁军;李增图;张喜林;严隽陶;;推拿手法对家兔失神经支配后肌球蛋白重链mRNA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年01期

7 李应志;邰先桃;严隽陶;;推拿在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早期临床应用与研究现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年11期

8 周文琪;罗小兵;何栩;虞亚明;;动力链弱链接视域下的运动创伤“治未病”[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4年09期

9 程秋惠;葛平江;;电刺激头颈肌卫星干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10 李静远;葛平江;;电刺激对头颈肌卫星干细胞发育的影响[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勇;何作云;于长青;向德兵;胡厚祥;王毅;杨成明;王旭开;傅春江;;骨骼肌卫星细胞的纯化、培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6年08期

2 邵素霞;吕萍;赵春芳;张雷;马洪骏;;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到大鼠体内生长发育的初步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04期

3 陈从波;姚启盛;王卫民;王晓康;陈立新;;骨骼肌卫星细胞纯化及培养的实验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4 赵志强;刘强;李钢;;骨骼肌卫星细胞移植对延缓失神经肌肉萎缩的作用[J];中华骨科杂志;2006年01期

5 孙天威,杨志明,解慧琪,邓力,罗静聪,邱琳;兔组织工程肌的构建与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5期

6 夏家红,谢艾妮,徐磊,张凯伦;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体外培养的实验研究[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年02期

7 王劲,罗成基,徐辉,冉新泽,闫国和,粟永萍,程天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肌组织局部成肌分化的实验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5年01期

8 刘明辉,杨志明,解慧琪,李秀群;大鼠失神经靶肌肉注射异体不同细胞对神经再生影响的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4年03期

9 邵素霞,张雷,赵春芳,郑力芬,闫蕴力,马洪骏;新生大鼠骨骼肌卫星细胞的原代培养及标记方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4年01期

10 邬江,钟世镇,徐达传,李主一;肌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卫星细胞培养及鉴定[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史可中,钱天友,张天弘,王建生;骨骼肌最大收缩力与最适初长度的研究[J];修复重建外科杂志;1991年02期

2 马峰峻;镉对豚鼠心脏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及收缩力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0年01期

3 陈建国,姚伟星,夏国瑾,江明性;阿霉素对离体豚鼠心室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及收缩力的影响[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3年06期

4 邓浩;陈香;姚博;娄智;杨基海;;基于收缩力水平分级处理的表面肌电信号分解的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年06期

5 徐永健;段生福;;吸呼肌疲劳治疗的研究近况[J];临床内科杂志;1991年05期

6 张莹,李士通,庄心良,李继昌;芬太尼对离体大鼠心脏收缩力及心肌细胞钙离子移动的影响[J];上海医学;2000年01期

7 成建华,宗贤刚,钱家庆;α_1和α_2受体激动剂对家兔右心室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和收缩力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88年02期

8 朱进霞,吴筱茵,高晓东;烟碱对豚鼠乳头状肌动作电位及收缩力的影响[J];河南医科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9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志球;FtsZ蛋白的热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42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42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5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