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温统一刍议
本文关键词:寒温统一刍议
【摘要】:"伤寒""温病"虽然在成因上有寒邪和温邪的差别,但都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首先从寒温的本义、寒温之争的源起和现状探讨历史上寒温不统一的原因,再从六经辨证的体系论述如何统一寒温,并广纳后世温病学派的治疗方法以补张仲景在治疗温病方面的不足。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基金】:连建伟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No.国中医药人教函[2012]149号)~~
【分类号】:R241
【正文快照】: 中医学发展至今,学派林立,学派之间的学术之争鸣常有发生,其中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间的“寒温之争”可谓历史最久,影响最大。“寒温之争”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的发展,也推动了中医学向前发展。伤寒和温病同属于广义伤寒的范畴,是外感疾病,温病学说发源于仲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红微,刘卫滨,戴桂满;温病学对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防的认识[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年01期
2 刘林;;提高《温病学》教学质量之我见[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程方平;;从温病学科性质把握教学内容深入的探讨[J];光明中医;2007年06期
4 李林;;疫气是构建温病学的基本范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年12期
5 宋健;;对《温病学》教学改革的认识与思考[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6 王众;;温病学的辩证法初探[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2年01期
7 白锋;;《温病学》自学辅导(一)[J];中医函授通讯;1986年01期
8 徐连春;温病教学浅议[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02期
9 李安邦;古洁;;第二讲 温病学发展概况和温病的病因[J];中国社区医师;1987年10期
10 沁水;丹江;;温病学反思——温病未来学讨论会发言摘登[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文选;;论温病学学科的性质和发展方向[A];'97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C];1997年
2 马健;;21世纪温病学科发展的思考[A];'97中医药博士论坛:中医药现代研究与未来发展[C];1997年
3 李士懋;;关于温病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中医药优秀论文选(上)[C];2009年
4 张向群;;浅论下法在温病治疗的应用[A];第二十二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五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上册)[C];2006年
5 叶峥嵘;杜卫星;;刘国强教授温病学术研究思想初探[A];全国温病论坛暨温病临床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6 包琳;;浅谈以温病学理论体系辨证论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7 张长永;;简议温病之理论与治疗[A];全国温病论坛暨温病临床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2年
8 晁恩祥;;中医温病学的历史成就与非典型肺炎[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9 屠燕捷;郭永洁;;《温病条辨》中温病重症的治法浅析及运用[A];2007’纪念温病学家吴鞠通诞辰250周年高层学术论坛资料汇编[C];2007年
10 孙增涛;封继宏;刘恩顺;付敏;王强;;谈时行热病中寒温的对立与统一[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鲍艳举邋花宝金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苏庆民;浅议伤寒与温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2 冯世纶 石应轩;《伤寒杂病论》与温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靖丛林;伤寒与温病学派治温病的异同[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4 彭建中 杨连柱;平正轻灵一名医[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5 ;信有旧方奏新功[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6 张京春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陈可冀名医传承工作室;宫廷医学里的温病方[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7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用“治证”求解寒温统一[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8 靖丛林;吴鞠通温病学思想对治疗“非典”的作用[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吕文亮 华中农业大学医院 孙伯欣;创新疫病理论 提升干预能力[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常克;小儿温病手足太阴传变辨证体系规律探讨[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静;金元明时期温病理论演变与发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2 苏惠珍;温病解表凉营法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祁明明;温病透泄热郁法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季梅;基于明清医著数据挖掘的温病养阴药及其组方运用规律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蔡秋杰;温病病名概念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6 苗裕;江苏温病流派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杜松;当代瘟疫诊疗实践对温病理论的继承与创新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8 许雯;基于温病古籍知识概念语义网络构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年
9 周晓平;气象环境对温病发病影响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张昭明;台湾中医温病的发展与治疗方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庆伟;基于新安医家叶天士医案数据挖掘的温热类温病辨治规律研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黄永;《温病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3 周叔英;温病痰证用药规律初步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陈志伟;苦辛法在温病中应用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5 邵华;温热类温病的综合病理变化及其治疗方法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6 刘果;温病学案例教学法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佟琳;基于温病古籍数据挖掘的四时温病辨治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2年
8 文达良;百年岭南常见温病诊治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黄倩;叶天士治疗温病用药规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10 邓杨春;以方测证探《伤寒论》方在温病中的临床运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518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51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