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人群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代谢组学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肥胖人群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代谢组学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基于核磁共振(NMR)的代谢组学方法探索肥胖人群三种偏颇体质分类的客观依据及微观物质基础。方法:纳入符合平和质及三种体质分型判定标准的肥胖人群136例,按体质类型分为:平和质组35例,痰湿质组34例,气虚质组31例,痰湿挟瘀质组36例。采集研究对象的血清及尿液样品,运用1H-NMR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不同体质肥胖人群血清和尿液的代谢组学特征,寻找生物标记物。结果:通过比较分析三种偏颇体质肥胖人群的代谢产物谱特征,以平和质作为对照,结果显示:1.代谢组学技术可以作为体质判别的客观依据。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气虚质、痰湿挟瘀质均存在代谢通路的改变;2.发现痰湿质、气虚质、痰湿挟瘀质的潜在生物标记物,并明确其含量变化方向。痰湿质尿液中的标记物有:柠檬酸(citrate, 82.54,2.66-2.70),血液中的标记物有:丙酮(Acetone,82.22-2.23)、3-羟基丁酸(3-hydroxybutyrate,δ1.19-1.20)、柠檬酸(citrate,δ2.50-2.56,2.64-2.70)。气虚质尿液中的标记物有:肌酸(creatine,83.02,3.94)、氧化三甲胺(TMAO,δ3.26)、马尿酸(hippuric acid,δ7.54-7.82,7.62-7.66,7.82,3.98)、3-羟基丁酸(3-hydroxybutyrate,δ1.18,1.22)、牛磺酸(taurine,δ3.42,3.26)、甘氨酸(glycine, δ3.58),血液中的标记物有:氮乙酰糖蛋白(NAc,δ2.03-2.04)、葡萄糖(glucose,δ3.20-4.00)、谷氨酸(Glutamic acid,δ2.30-2.40)。痰湿挟瘀质尿液中的标记物有:3-羟基丁酸(3-hydroxybutyrate,δ1.18,1.22)、肌酐(creatinine,δ3.06,4.06),血液中的标记物有:脂蛋白(Lipoprotein,δ0.82-0.88,1.25-1.30)、缬氨酸(Valine, δ0.97-1.05)、谷氨酰胺(glutamine,δ2.10-2.16,2.40-2.50)、葡萄糖(glucose, δ3.20-4.00)、乳酸(lactate,δ1.32-1.34,4.11-4.13)。其中,与平和质相比,痰湿质尿液中柠檬酸、氧化三甲胺、甘氨酸、马尿酸、牛磺酸含量降低,肌酐、3-羟基丁酸含量增多,血液中乳酸、甘氨酸、葡萄糖含量降低,丙酮、脂蛋白、缬氨酸含量增多;气虚质尿液中柠檬酸、马尿酸、氧化三甲胺含量降低,肌酸、肌酐含量增多,血液中3-羟基丁酸、乳酸、谷氨酸、甘氨酸、柠檬酸含量降低,氮乙酰糖蛋白、脂蛋白、葡萄糖含量增多;痰湿挟瘀质尿液中柠檬酸、牛磺酸、甘氨酸、氧化三甲胺、肌酐、马尿酸含量降低,肌酸、3-羟基丁酸含量增多,血液中缬氨酸、3-羟基丁酸、谷氨酸、谷氨酰胺、柠檬酸、丙酮、葡萄糖、甘氨酸含量降低,脂蛋白含量增多。痰湿质与气虚质相比,尿液中氧化三甲胺、肌酐、马尿酸、3-羟基丁酸含量增多,肌酸、牛磺酸、柠檬酸、糖、甘氨酸含量降低,血液中3-羟基丁酸、乳酸、谷氨酸、丙酮含董增多,,氮乙酰糖蛋白、谷氨酰胺、葡萄糖、柠檬酸含量降低。痰湿质与痰湿挟瘀质相比,尿液中肌酐含量增多,3-羟基丁酸、肌酸、马尿酸、柠檬酸含量降低,血液中乳酸、脂蛋白、甘氨酸、丙氨酸含量增多,葡萄糖、丙酮含量降低。气虚质与痰湿挟瘀质相比,尿液中肌酐、甘氨酸、肌酸、糖、牛磺酸含量增多,柠檬酸、3-羟基丁酸、氧化三甲胺、马尿酸含量降低,血液中缬氨酸、氮乙酰糖蛋白、葡萄糖含量增多,丙氨酸、乳酸、谷氨酸、柠檬酸含量降低。3.通过查阅文献,比对相关数据库,对差异代谢物的生理功能和代谢途径进行了相关阐释。发现痰湿质、气虚质、痰湿挟瘀质体质的肥胖人群在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以及神经递质、脏腑的功能改变等方面具有个体差异,为肥胖人群的体质分类提供了一定的代谢组学依据。结论:痰湿质、气虚质、痰湿挟瘀质肥胖人群在糖代谢、脂代谢、氨基酸代谢、能量代谢以及神经递质、脏腑的功能改变等方面具有个体差异,为肥胖人群的体质分类提供了一定的代谢组学依据。三种偏颇体质的NMR代谢谱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从代谢组学分析中找出特异的标志性代谢产物,阐释中医证候的生物学本质。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元刚;岑瑛;;肥胖人群减肥后的腹壁整形[J];华西医学;2011年04期
2 赵成会;;肥胖人群更容易得癌症[J];医药与保健;2009年10期
3 王增;;胖人脑部早衰的风险大[J];现代养生;2010年02期
4 ;中国肥胖人口已达3.25亿[J];健康生活(下半月);2012年04期
5 董少广 ,梁静平;减肥[J];生活与健康;2003年10期
6 黄强,倪宗瓒,鞠敬;三个城市超重和肥胖人群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2年02期
7 李斌,别业军;改变成年肥胖人群体重超重的手段与方法[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8 王晓惠;经小梅;张俊芳;;肥胖人群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2型糖尿病发生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12期
9 刘猛;徐冬青;;肥胖人群姿势稳定性下降机制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12期
10 周红文;王雯;;肥胖与癌症的相关性现代看法[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艳艳;周明;;上海市超重及肥胖人群血脂情况分析[A];老年营养研究进展与老年营养供餐规范研讨会暨糖尿病肾病医学营养治疗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1年
2 马志敏;李学军;张惠杰;潘琳琳;孙素云;林明珠;杨书禹;李小英;;肥胖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李晶;尹琦;曾晓云;张丽;刘俊娟;王军;朱筠;;乌市六道湾神新集团公司维、汉职工肥胖人群检出率及其相关因素比较[A];内分泌代谢病中西医结合研究——临床与基础[C];2010年
4 丁英瑜;沈喜妹;卢娟娟;杨立勇;严孙杰;;非肥胖人群体脂肪分布异常与代谢症候群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5 王俊;于微;徐健;冯里茹;杨慧;刘小立;;肥胖人群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分析与机制探讨[A];2012深圳市预防医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6 王琦;;中医干预肥胖人群的基础研究与实践[A];2011年全国中医美容学术年会暨贵州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激光医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欢;江崇民;尚文元;;男性肥胖人群的身体活动水平与能量代谢特征[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8 李义龙;张延;罗玲;王萌;;部分肥胖人群的血清游离脂肪酸水平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8年
9 陈斓;谢玮;胡伟航;张磊;单米亚;;中青年肥胖人群平板运动试验结果分析[A];2012年浙江省心电生理与起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梅玲;王利;常瑞珍;;肥胖系统性减肥模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应用[A];2011年老年护理安全管理学术交流会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子川;肥胖症的确诊指标≠健康目标[N];医药经济报;2009年
2 杨守廉;电脑也能助人减肥[N];工人日报;2007年
3 朱蓉先;关注肥胖人群[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王佳可;身体不能承受之“重”[N];人民日报;2013年
5 郭冲;应对肥胖,各有妙招[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6 特约撰稿王光珍;肥胖会不会毁灭世界[N];中国经营报;2002年
7 记者 葛文荣;科学研究证明在青海短期停留可以变苗条[N];西宁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吴红月;“绿瘦肥胖指数”披露国人肥胖成因[N];科技日报;2013年
9 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 王陇德;摄入与消耗失衡引起肥胖[N];保健时报;2008年
10 本报通讯员 田剑清 雅馨;破解肥胖旅客的乘机烦恼[N];中国民航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鲁瑾;中国肥胖人群中部分候选基因变异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2 陈绮文;北京市城区成年超重/肥胖人群肥胖相关行为因素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妍;大学生自尊水平对肥胖人群内隐、外显偏见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5年
2 杨波;2005-2010年山西省成人(20-59岁)肥胖特征的分析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3 徐宏怡;蕙兰瑜伽对中青年女性肥胖人群身心健康影响效果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岳子敬;肥胖人群不同中医体质类型的代谢组学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丁英瑜;非肥胖人群体脂肪分布异常与代谢症候群的相关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3年
6 李建达;运动与膳食对肥胖人群身体形态和机能影响的实验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
7 刘健惠;上海20-45岁人群超重/肥胖情况调查及相关行为特征分析[D];复旦大学;2009年
8 王刚;山东、河北两省老年超重、肥胖人群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狄玉峰;北京市体重正常和肥胖人群体力活动状况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10 陈政阳;体脂肪分布对不同性别的非肥胖人群心血管风险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643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6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