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02:00

  本文关键词: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 湿热瘀结型 穴位埋线疗法 柳叶蜡梅灌肠剂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临床疗效,评价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仅柳叶蜡梅灌肠剂治疗。两组患者分别治疗3个疗程,记录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积分,比较两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局部体征疗效及治疗前后综合积分变化情况,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综合疗效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80.00%;两组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联合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明显高于对照药。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总有效率均为100%无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症状积分降低明显,与治疗前对比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组在改善症状体征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但相比对照组,在改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医证候及症状、体征方面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较单独灌肠治疗具疗效更加显著,证实了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1.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竺叶青,黄沁,郭济贤;民间药山蜡梅与其同属植物柳叶蜡梅的鉴别[J];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85年05期

2 刘南祥;程文亮;诸葛华;;柳叶蜡梅GAP基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6年05期

3 史小娟;潘心禾;张新凤;斯金平;;柳叶蜡梅叶挥发性成分的提取及GC-MS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年09期

4 潘心禾;史小娟;张新凤;斯金平;;柳叶蜡梅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年01期

5 欧阳婷;麦曦;夏红英;陈丹;魏金金;童伟;;柳叶蜡梅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10年01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程文亮;刘忠达;刘南祥;华金渭;;柳叶蜡梅研究进展[A];首届长三角园艺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新凤;史小娟;潘心禾;斯金平;;柳叶蜡梅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陈斐;刘忠达;李萌;袁宙新;刘翠平;李翔;李继承;;柳叶蜡梅挥发油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研究[A];第二届中国医学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暨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咏菊;柳叶蜡梅灌肠剂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程文亮;畲药柳叶蜡梅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3 章瑶;柳叶蜡梅氯仿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清香桂化学成分的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刘常幸;古田山常绿阔叶林2007-2012年根萌特征动态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78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78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09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