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
本文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
【摘要】:目的:本项课题旨在通过以慢性肾衰竭失代偿期和衰竭期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有效阻断、延缓慢性肾衰竭进程,观察运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深入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作用机制,评价运用中药保留灌肠疗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价值,这将为治疗慢性肾衰竭提供更为简洁、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将2014年06月-2015年12月于中医大二院肾病科住院的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中药高位保留灌肠;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时间均为30天。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浆白蛋白(ALB)、 血红蛋白(Hb)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程度,并将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总体疗效、症状积分、肾功能改善情况、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两组在临床症状、肾功能相关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有改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相关实验室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有更为明显的改善作用。能使慢性肾衰竭患者内生肌酐清除率、血肌酐、尿素氮等肾功能相关指标得以纠正,延缓肾衰病程的进展速度。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事件发生。临床应用疗效可靠、易被患者接受。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7.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珍,宗毅,牛凯,胡志鹃;自拟维肾康方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1年07期
2 罗福漳,曹凤萍,梁蕴谊;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合并慢性肾衰竭18例报告[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3年05期
3 胡月娥;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J];青岛医药卫生;2005年04期
4 林琳;;美国慢性肾衰竭发病率近年增长显著[J];国外医学情报;2005年06期
5 韩秀霞,张静,张春荣,马凤娥;心理干预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症状校核量表测试结果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5年01期
6 ;《慢性肾衰竭》一书出版[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1期
7 李素芳;吴雅玲;;以肾外疾病为首发症状的慢性肾衰竭病人32例临床分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年01期
8 王小艳;周六产;廖金花;刘翠莲;;析清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7年09期
9 李旭东;畅特蕊;;慢性肾衰竭96例诊疗回顾[J];基层医学论坛;2009年17期
10 王筱景;王丽群;阮玲燕;;慢性肾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漏诊7例[J];中国乡村医药;2010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何学红;李林;程慧学;;大黄在慢性肾衰竭不同阶段的应用(摘要)[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朱白;姚秀松;王薇;朱学岩;;尿毒康治疗慢性肾衰竭448例疗效观察[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3 邵朝弟;王小琴;金劲松;李红波;;肾衰竭Ⅰ号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张泽渊;张寿;李琦;;中草药治疗慢性肾衰竭30例临床研究[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徐英;;张大宁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迟继铭;苑天彤;;慢性肾衰竭诊断及治疗中的问题[A];第十九次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陈伯平;;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治疗心得[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8 薛国忠;戴恩来;张耀;贾宝岗;陈玉铭;;中西药有机结合治疗36例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A];第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杨彦芳;苏默;张凌;;慢性肾衰竭流行病学调查分析[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2004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10 侯凡凡;;慢性肾衰竭并发结核的防治[A];血液透析进展学习班讲义[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昌盛;慢性肾衰竭病人的饮食管理[N];潮州日报;2009年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竭[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3 刘普恩;抽搐因由肾受损 并非源于神经病[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4 冯斌;贫血莫忘查肾[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5 ;强生Eprex在欧洲被禁止用于慢性肾衰竭[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曹玉祥;防治儿童肾衰刻不容缓[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山东 王金铭;莫把肾衰当胃炎[N];家庭医生报;2004年
8 本报记者 楼绍来 张建中;整体治疗 攻补兼施[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9 楼绍来 张建中;注重整体治疗的中医肾病专家[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蒲忠友;貌似急肾炎 实为肾衰竭[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红月;肝细胞生长因子对慢性肾衰竭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赛;慢性肾衰竭中医证治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 王立新;慢性肾衰竭证候分布规律及益气活血蠲毒法机制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张蕾;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期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构建的优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张永明;仲景温下泻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孙琳琳;长效红细胞刺激蛋白在慢性肾衰竭血透患者中单次静脉给药的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7 李淑菊;肾衰胶囊延缓慢性肾衰竭进展及抗肾间质纤维化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8 刘娜;肾衰泻浊丸对慢性肾衰竭大鼠BMP-7/Smads/TGF-β1信号转导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冉蕾;杂合式血液净化治疗在慢性肾衰竭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15年
2 邵思思;慢性肾衰竭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与神经电生理的关系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徐艳;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王今;慢性肾衰竭心脏功能超声数据模型的初步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5年
5 高翔;慢性肾衰竭心脏构型超声数据模型的初步研究[D];皖南医学院;2015年
6 李晓磊;健脾益肾、化瘀通络、泄浊软坚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的疗效观察[D];山西中医学院;2015年
7 冯永利;中药结肠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消化道症状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于亭;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评价[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付皓云;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高畅;邵朝弟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经验总结[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822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82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