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中医腹诊的研究进展
【摘要】:腹诊是中医传统诊法之一,是"望、闻、问、切"四诊在胸腹部的综合运用。本文腹诊的概念、腹诊的源流、腹诊内容、腹诊的应用以及腹诊的现代研究等方面进行阐述,使腹诊得到更广泛地应用,以促进其发展。
【作者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
【基金】:北京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面上课题专项(编号:JJ2014-64) 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开放课题“航海中医药学”(编号:522/0100604054);北京中医药大学协同创新建设计划“航海中医药学”协同创新中心(编号:522/0100604299) 北京市高校青年英才计划(编号:YETP0792)
【分类号】:R241
【正文快照】: 中医腹诊是中医诊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一种重要方法,同时也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手段。然而,自宋代以来,中医腹诊在临床中的应用少之又少,几近于失传的状态,虽近几十年有崛起之势,然而与日本汉方医的“察病必须候腹”相比,仍是相形见绌。笔者通过对腹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谷才;;漫谈中医的“腹诊”[J];中医杂志;1958年05期
2 傅德元;浅谈腹诊[J];四川中医;1985年12期
3 杜献琛;;日人腹诊浅说[J];湖北中医杂志;1986年01期
4 刘文巨;关于中医腹诊的初步研讨[J];中国医药学报;1987年04期
5 王琦;陆云飞;;中医腹诊研究进展[J];中医药研究;1989年02期
6 彭清华;腹诊研究的进展[J];国医论坛;1991年02期
7 彭清华;腹诊研究的进展(续)[J];国医论坛;1991年03期
8 王琦;;中医腹诊检测方法的研究及腹诊仪研制临床验证[J];医学研究通讯;1999年10期
9 邢彦霞;数字腹诊仪检测脐下不仁时的重复性与动态变化[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5年02期
10 刘启泉;杜艳茹;王志坤;;中医腹诊在胃肠病诊疗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郑超英;;腹诊研究进展[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2 毛宇湘;杨倩;;仲景腹诊探微索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09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丁章森;;腹诊临床应用探讨[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4 梁岩;唐利龙;;中医腹诊在胃肠病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骆仲达;任蓉;廖金蓉;;腹诊腹症推拿术在内科临床中的运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第九届推拿学术年会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继续教育项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骆仲达;;《金匮要略》腹诊腹证之针灸推拿运用规律[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李斌芳;张伟荣;何新慧;李福风;赵荣华;朱龙英;李靖;邹奎昌;;ZF-Ib型腹诊仪的研制[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河北省叶县北大街卫生所 朱国喜;中医腹诊理应继承和发扬[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四人民医院 毛进军;学用经方须重视腹诊[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解放军二七二医院 哈孝廉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吉金 哈虹;妇科临床当重腹诊[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美伦(Meilun Cheung);中医腹诊在嗜肝性病毒病的临床应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岩崎;日本汉方伤寒派腹诊方法与理论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夏平;中医腹诊在3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2 庄昭龙;中国腹诊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对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宋金岭;《伤寒杂病论》腹诊理论及临床应用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843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84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