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临床疗效及多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11-14 10:16

  本文关键词: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临床疗效及多因素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湿疹 茵陈蒿汤 五苓散 多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临床疗效并对影响其疗效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5年6月在我院皮肤科治疗的湿疹患者100例,对其生理状况、病理特征进行详细地记录,并对这些患者采取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水煎服,治疗方法为早晚各服用1次,以5周为1个疗程。每周对病例患者的病理状况进行分析,进行瘙痒评分和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根据评分的结果判断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结果:参与治疗的100例湿疹患者中痊愈的有32例,治疗显效的有15例,治疗有效的有13例,该方法治疗无效的共4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0%,且治疗有效的60名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水肿以及瘙痒程度评分的改善情况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痊愈患者治疗之前平均评分为5.7(5.2),经过治疗后的评分为0.027(0.09),P0.0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存在消化系统症状、肢体酸痛感症状的患者应用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效果更好。结论: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其治疗的效果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关,当患者存在消化系统疾病或者肌体酸痛时效果会更好。
【作者单位】: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皮肤科;
【分类号】:R275.9
【正文快照】: 湿疹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真皮浅层以及表皮的炎症,该病的临床表现繁多,而且病因也多种多样[12]。湿疹的发生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冬季湿疹会加重,是常见的皮肤科疾病。湿疹的发生状况经常呈对称分布,造成的皮损呈多种形状,在临床中湿疹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三期[3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Yao Haiqiang;Zhang Zengliang;Wang Ji;Zuo Jiacheng;Chen Yu;Zhu Libing;Li Xiaoke;Yang Zheng;Wang Zisong;Sun Ranran;Xu Xuanxuan;Li Changming;Wu Yanling;Li Lingru;Wang Qi;;Efficacy and safety of Yinchenwuling powder for hyperlipidem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6年02期

2 崔玉宝;;茵陈五苓散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组织中钙蛋白酶的干预作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5年05期

3 林燕;;五苓散儿科疑难应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4 宁娟;计莉;曾令济;;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湿热型湿疹56例报告[J];基层医学论坛;2007年06期

5 吴洁;邱晓珏;;湿疹患者心理状态及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扬平;;五苓散治疗湿疹50例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超;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小蓉;杨建云;肖炳坤;黄荣清;;茵陈五苓散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年09期

2 钱昕妤;;茵陈蒿汤合五苓散治疗湿疹临床疗效及多因素分析[J];四川中医;2017年04期

3 黄远菊;;湿疹一号方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妊娠期湿疹的效果观察[J];光明中医;2016年09期

4 欧阳福连;黄涛;;蓝光联合茵陈五苓散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观察[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5年36期

5 方辉;陈强谱;张兴元;张帆;张长习;卢艳敏;赵亮;袁帅;;可复性梗阻性黄疸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5年25期

6 何明月;赵桂华;;慢性皮肤病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年05期

7 张燕娜;李晓峰;冯健;;茵陈蒿汤利胆退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3年04期

8 姜波;焦文霞;;茵陈的古今临床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2年03期

9 孙远南;冯健;;茵陈蒿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11年21期

10 张保国;刘庆芳;;茵陈蒿汤近年临床运用[J];中成药;2011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英丽;方剂辨证论治方法体系之建立[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蒋开平;;《金匮要略》黄疸病论治临床解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年02期

2 褚万立;柴家科;冯永强;马丽;朱桂英;张海军;胡超;;严重烧伤大鼠肝脏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J];中华医学杂志;2012年12期

3 王永林;;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与中医药治疗初探[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年36期

4 江海燕;但自力;王晖;林菊生;;Effect of ATRA on Contents of liver Retinoids, Oxidative Stress and Hepatic Injury in Rat Model of Extrahepatic Cholestasis[J];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2007年05期

5 张喜平;仇凤梅;倪杰;;中药复方辅助治疗肝外阻塞性黄疸的研究概况[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3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一隆;重庆地区住宅室内潮湿环境与儿童健康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2 郭宇;自拟脾肾双补方治疗更年期手足部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刘青;肛周末梢神经离断术治疗慢性肛周湿疹的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4 宋贺;广安门医院湿疹患者调查分析及中医证型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孙倩倩;益阴活血止痒方治疗阴虚风燥型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及机理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巩静;心理因素与湿疹辨证分型相关性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刘悦;性激素与更年期女性家庭主妇手部湿疹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8 孙明立;卡介菌多糖—核酸对湿疹的治疗作用与机制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嵇明亚;茵陈蒿汤治疗急性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刍议[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1年09期

2 王桂芳,李莎,郭忠,王昕;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32例[J];新疆中医药;2002年01期

3 明延波;刘志梅;赵华;;浅析茵陈蒿汤调剂步骤[J];职业;2013年02期

4 潘竞锵,刘惠纯;茵陈蒿汤和茵陈药理研究近况及展望[J];中成药;1997年10期

5 宋春兰,刘妍,孙慧清,于静;茵陈蒿汤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64例[J];河南中医;2001年05期

6 王立强,苗立成,王喜军;茵陈蒿汤的最新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04期

7 吴尘轩,丁守成;茵陈蒿汤用于梗阻性黄疸术后减黄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年04期

8 张春英;茵陈蒿汤治疗黄疸50例[J];青海医药杂志;2002年12期

9 符建新;茵陈蒿汤加减治疗甲型肝炎78例[J];河北中医;2003年07期

10 李卫红,李林;茵陈蒿汤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川;;复方茵陈蒿汤颗粒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10例(摘要)[A];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2 刘清华;;茵陈蒿汤的临床应用[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黄晓鸣;;茵陈蒿汤的现代理解[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刘海勤;;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肝炎30例疗效观察[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洪波;蒋理靖;翟艳玲;;茵陈蒿汤重用大黄治疗重症肝炎62例体会[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2年

6 张国珍;肖苏凤;;复方茵陈蒿汤在乙型肝炎中运用[A];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研讨会、首届江西省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8年

7 沈烈行;;茵陈蒿汤及其组分药效动力学研究[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陈少东;徐维佳;范应;周海虹;李刚;;基于均匀设计的茵陈蒿汤抗脂肪肝脂质代谢异常的效应组分筛选[A];第二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边艳琴;宁冰冰;曹红燕;刘平;慕永平;孙明瑜;;茵陈蒿汤调控库普弗细胞功能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A];第二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边艳琴;曹红燕;董姝;宁冰冰;陈高峰;刘佳;刘平;孙明瑜;;茵陈蒿汤与甘露消毒丹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方证比较研究[A];第四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专辑[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 唐博祥;茵陈蒿汤加减治急性肝炎[N];保健时报;2007年

2 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明塘分院 姚春梅 韩又云;茵陈蒿汤加减外用治手黄[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3 陈少东 周海虹 李雪梅 林锦培 范应 徐维佳;揭开茵陈蒿汤抗脂肪肝的秘密[N];中国医药报;2011年

4 广东省五华县双华镇福全管理区卫生站 陈彬宜;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6年

5 韩晋;方药配伍对茵陈蒿汤中绿原酸溶出率有影响[N];中国医药报;2005年

6 黄金阳;刘淮;中西医结合治疗ICP疗效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莹;茵陈蒿汤及其拆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候金燕;茵陈蒿汤保肝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李京;茵陈蒿汤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IL-1β表达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6年

3 郭栋;茵陈蒿汤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血清PDGF-BB及β-PDGFR表达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6年

4 黄运德;茵陈蒿汤对CCL4诱导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TGFβ1及TGFβR1表达的影响[D];青海大学;2016年

5 冯佳;植物菌陈蒿化学成分研究[D];延边大学;2016年

6 冷静;茵陈蒿汤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凝血功能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徐怀彦;高危孕妇围产期服用茵陈蒿汤加减方对新生儿黄疸预防作用[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张严锋;茵陈蒿汤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影响的分析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索子敏;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茵陈蒿汤方证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

10 杨爱华;茵陈蒿汤药效部位筛选及配伍机理初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184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184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e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