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北京地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治规律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2 04:19

  本文关键词:北京地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治规律文献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 诊治规律 北京地区 文献研究


【摘要】:目的对北京地区近20年有关中医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探寻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一般规律,以期为北京地区的中医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检索1995-2015年北京地区中医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报道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收集其中患者的一般情况(性别与年龄)、证型、证素、症状、舌苔、脉象及用药等情况,在Excel2007系统下创建数据库,并进行频数、频率及排序等统计分析,进而归纳出中医诊治冠心病心绞痛的一般规律。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文献74篇,共收集病例数据3474条,其中男性2039人,女性1435人,男女比例约为1.42:1;年龄分布以51~60岁年龄组所占比例最大,占总例数的57.77%。2.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1)总体证型分布,依频次由高到低排在前10位的为: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痰阻心脉证、阳气虚衰证、心血瘀阻证、心阳不振证、心肾阴虚证、痰热瘀阻证、阴寒凝滞证;(2)证素频次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血瘀、气虚、痰浊、阴虚、气滞、阳虚、热毒、寒凝。3.症状、舌苔及脉象分布规律:(1)症状: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眩晕、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畏寒喜暖、倦怠;(2)舌苔:出现频率最高的舌色为紫舌(其中淡紫舌出现频率最高),舌形为胖舌,苔色为白苔,苔质为腻苔;(3)脉象:出现频率较高的为细脉、涩脉、滑脉。4.用药规律分布:(1)药物类别分布规律: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解表药等使用频率较高;(2)药物性味及归经分布规律:甘、辛味及温性药物使用频率最高,归经排在前5位的是依次是肝经、脾经、心经、肺经及胃经;(3)高频药物分布规律:丹参、红花、川芎、瓜蒌、当归、薤白、炙甘草、茯苓、赤芍、黄芪、党参等使用频率较高;(4)常见证型用药分布规律:气滞血瘀证常用川芎、丹参、柴胡、枳壳、郁金、红花、香附、赤芍、当归等,气虚血瘀证常用黄芪、丹参、党参、炙甘草、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等,气阴两虚证常用麦冬、当归、炙甘草、丹参、五味子、茯苓、黄芪、党参、白术等,痰阻心脉证常用半夏、瓜萎、薤白、茯苓、枳实、丹参、厚朴、红花、陈皮等,阳气虚衰证常用川芎、桂枝、黄芪、人参、红花、炙甘草、附子、肉桂、当归等,心血瘀阻证常用红花、川芎、丹参、桃仁、赤芍、当归、檀香、生地、牛膝等,心阳不振证常用党参、炙甘草、当归、红花、附子、黄芪、麦冬、薤白、桃仁等,心肾阴虚证常用丹参、麦冬、当归、红花、炙甘草、党参、赤芍、生地、熟地等,痰热瘀阻证常用半夏、郁金、瓜萎、丹参、薤白、檀香、枳实、陈皮、茯苓等,阴寒凝滞证常用桂枝、瓜蒌、当归、薤白、川芎、红花、桃仁、赤芍、细辛等。结论北京地区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男性略多于女性;综合主要临床表现、舌脉可知,本病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标实主要为血瘀、痰浊、气滞,本虚主要为气虚、阴虚;病机主乎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这与前人研究全国范围的病机基本相符,但本研究提示,痰浊和气滞在北京地区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药物类别居前四位的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这与证候类型分布规律一致。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群莲,黄发盛;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中医诊治体会[J];光明中医;2005年03期

2 徐福宏;;1例头痛的中医诊治[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3 李达,粱冰;中医诊治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经验拾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04期

4 陈传佳;一例口甜如蜜症中医诊治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5 张春红,卞金玲,石学敏;非典的中医诊治[J];武警医学;2003年09期

6 邓铁涛;论中医诊治非典[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1期

7 晁恩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医诊治初步意见[J];中国社区医师;2003年12期

8 晁恩祥;关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中医诊治初步意见[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3年04期

9 张笑平;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中医诊治[J];中国临床医生;2004年09期

10 ;全国中医诊治糖尿病进修班报名通知[J];北京中医;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建宇;;中医诊治失眠研究回顾[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张泽安;;试论糖尿病的中医诊治[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3 闫英;;慢性下肢静脉性水肿的中医诊治规范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周围血管病分会学术大会论文集(一)[C];2009年

4 丁学屏;;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中医诊治[A];糖尿病(消渴病)中医诊治荟萃——全国第五次中医糖尿病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9年

5 傅仁杰;;老年痴呆中医诊治研究[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沈绍功;;提高中医诊治心病临床疗效水平的设想[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7 林群莲;黄发盛;;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中医诊治体会[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冯纯慧;;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治进展[A];贵州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及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9 吴建;夏小芳;;感染性疾病的中医诊治进展[A];首届“之江中医药论坛”暨浙江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钦丹萍;俞敏慧;;203例急性胰腺炎中医诊治状况回顾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医诊治技术的价值缺失与提升回归[N];光华时报;2014年

2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 曹东义;中医诊治传染病战略浅议[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3 黄霞;珠晖区95个村卫生室开设中医诊治项目[N];衡阳日报;2009年

4 管弄新村读者 黄宝莲;脑梗塞的中医诊治[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5 姜良铎;细菌性痢疾的中医诊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6 昆明医科大学 李庆生;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理(上)[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7 昆明医科大学 李庆生;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理(下)[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8 ;肝硬化致顽固呃逆案[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9 上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 苏永庆;眩晕、脑供血不足的中医诊治[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10 周奇轩;消渴病中医诊治之我见(1日)[N];中国医药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何云龙;北京地区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治规律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苏江皓;中医诊治心悸病证学术源流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尹荣常;中医诊治久泻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4 朱胜君;中医诊治传染病模式转变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13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213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c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