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特点分析
本文关键词: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2008—2016年)、万方数据库(2008—2016年)、Pub Med(2008—2016年),检索词为"肠易激综合征"及"针灸治疗",检索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分析总结针灸治疗该病的腧穴、归经、干预措施、辨证特点。结果:纳入的53篇文献中,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常取天枢、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中脘、太冲、大肠俞等穴位;针灸方法最常用的是针刺疗法,亦常配合艾灸;常用特定穴为背俞穴、五输穴、募穴等;辨证治疗较少,其中常用分型为脾肾阳虚、肝脾不和、脾胃虚弱等。结论: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常选用足阳明胃经以及特定穴位,辨证分型治疗较少,常用操作方法为针刺配合灸法。
【作者单位】: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273853
【分类号】:R246.1
【正文快照】: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 类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以慢性反复发作的腹痛、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1]。它具有持续性或者间歇发作的排便习惯改变、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目前IBS在西医上病因及发病机制未完全明确。中医学上属“便秘”“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文,陈关良;降激汤保留灌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3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0年02期
2 戈力;自拟愈泻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临床体会[J];中国中医急症;2000年01期
3 王正红;自拟葛秦术姜芍草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8例[J];陕西中医函授;2000年05期
4 李菊莲;综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0例[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叶平胜,卢立广;肠激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17期
6 李凤莲,曹子成,张耀生;肠宁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1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3年06期
7 周国赢,靳建宏;电针配中药内服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4例[J];中医药学刊;2005年05期
8 王杰,周伟星;肠康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56例述要[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01期
9 袁霞;电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年02期
10 周佳彦;;调理肝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5例[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玉琳;刘召;;金仁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0例体会[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2 顾怀玉;郑利昌;顾超辉;;“健脾1号”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20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创新优秀论文集[C];2002年
3 李金菩;;肠易激综合征[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韩棉梅;罗琦;纪云西;郑超伟;周福生;;心胃相关理论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5 王小琴;;情志相关性肠易激综合征中药治疗的临床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1年
6 熊文生;唐锡军;;疏肝舒肠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7 唐志鹏;;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吉;王春林;;推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A];第十三次中医推拿学术年会暨推拿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高级培训班论文汇编[C];2012年
9 张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廉验特色选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韩棉梅;罗琦;纪云西;郑超伟;周福生;;心胃相关理论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二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暨2010年脾胃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丽丽;肠易激综合征与压力大有关[N];健康报;2006年
2 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 蒲昭和;黄连素治肠易激综合征有良效[N];大众卫生报;2008年
3 陈宝贵名中医工作室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 张美英;抑木扶土法治肠易激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4 伏新顺;腹痛型肠易激综合征的分型辨治[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5 江西 杜梦寒;肠易激综合征从“心”论治[N];大众卫生报;2006年
6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陈锦屏;肠易激综合征饮食怎样调节?[N];健康时报;2006年
7 江省富阳市人民医院中医科 杨江升;宁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施仁潮;宁心安神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疗效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指导专家 武警重庆总队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田维君 记者 夏冰冰;你的肠胃爱“激动”吗?[N];医药导报;2007年
10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方[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陈锡强;易激颗粒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部分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2 顾缨;健脾疏肝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叶惠芬;术芍地姜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4 袁媛;社会支持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干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谢地;肠易激综合征肝主疏泄功能异常相关因素及证型指标相关性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赵炜;肠易激综合征证候规律与脑肠肽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7 吕淑惠;抑肝扶脾寒温并用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赛;肠易激综合征穴位感受器阈值测量与针刺疗效评价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陈月莹;定痛止泻汤联合益生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王文春;疏肝健脾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张强;柴术愈肠饮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夹湿证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李瑞根;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Meta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赵文晖;姜树民教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阚月;108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病例回顾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卢友琪;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证素及辨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李原宇;抑木扶土膏推拿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型)的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陈丽;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现代文献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2311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231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