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调神针法在针灸治疗湿热体质痤疮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17-11-29 11:34

  本文关键词:调神针法在针灸治疗湿热体质痤疮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更多相关文章: 调神针法 湿热体质 痤疮


【摘要】:目的:本课题是应用调神针法治疗湿热体质痤疮,在应用调体改善痤疮患者湿热体质的同时,结合调神针法以改善湿热体质痤疮患者急躁易怒的不良情绪,通过观察治疗前后痤疮皮损积分、湿热体质积分的改善情况,对其疗效及其安全性进行客观分析评价,为湿热体质痤疮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按照纳入标准,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及广州中医药大学三元里校区在校的学生中收集60例湿热体质痤疮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先予面部成熟的囊肿或脓疱及背部膀胱经刮痧的基础治疗,然后再予下一步治疗。对照组与治疗组均在基础治疗后予针灸治疗,对照组选取王启才主编的《针灸治疗学》(2007年第二版)中治疗湿热蕴结型痤疮的主要穴位:颧毼、大椎、合谷、曲池、内庭、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治疗隔日一次。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选穴基础上结合调神针法,选取穴位:定神针、神门、内关、丘墟,其余选穴同对照组。患者面部如有成熟的囊肿或脓疱则予局部治疗,刮痧疗法是每周1次,4次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针刺均为隔日针刺一次,1月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其面部痤疮皮损改善情况、体质积分变化情况,然后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例受试者中,依据剔除、脱落标准剔除了3例。治疗组共有29例,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28例,总有效率75.00%,经统计分析,在总疗效上,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组所用治疗方案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从治疗前后两组痤疮皮损积分方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痤疮皮损积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治疗后痤疮皮损积分比较也具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痤疮皮损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湿热体质改善方面,两组治疗前后湿热体质积分均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两组治疗后湿热体质转化分比较也具有明显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的体质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治疗痤疮的总体疗效方面都有显著效果,而结合调神针法的治疗方案在统计学意义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从痤疮皮损方面来讲,两组均能有效减少痤疮皮损,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湿热体质改善方面,两组的治疗均能明显降低湿热体质积分,改善湿热体质,但治疗组的治疗明显优于对照组。故通过调神针法治疗湿热体质痤疮更能从多方面、从根本上治疗湿热质痤疮,对以湿热体质为基础的其他疾病也有较为深刻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燕;湿热体质与疾病关系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2 廖岩;王琦;;关于湿热体质研究的几个相关问题[J];新中医;2009年03期

3 俞若熙;倪诚;王琦;;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4期

4 侯献兵;张金鑫;刘英莉;赵辉;;“杂合以治”法调治湿热体质痤疮36例[J];中医药导报;2012年05期

5 王艳宇;黄尊华;张晓春;;湿热体质与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外阴阴道炎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年11期

6 罗大伦;;湿热体质好调养[J];祝你幸福(知心);2014年09期

7 林英豪;;养生需因人制宜之痰湿及湿热体质[J];中国化妆品(时尚);2011年03期

8 英孝;倪诚;;中医湿热体质与方药干预研究述评[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9 尹利端;石丽花;王桐;王立志;;浅谈湿热体质痤疮人群的调养和护理[J];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06期

10 刘青云;;湿热体质[J];家庭医学(下半月);201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蒋燕;吴炜;崔向青;席娜;;湿热体质的研究进展[A];全国中医药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5年

2 俞若熙;倪诚;王琦;;王琦教授从湿热体质论治痤疮的理论探析[A];第三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颁奖会议论文集[C];2012年

3 刘澎;李海燕;朱庆文;杨学智;牛欣;;四诊合参辅助诊断系统辨识湿热体质特征[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希望工程营养健康计划营养顾问 许钰麒;湿热体质者如何度夏[N];保健时报;2010年

2 天津中医药大学 田栓磊;辨清体质再减肥[N];保健时报;2010年

3 河南省开封市中医院 郭琰;花茶调理好状态[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4 舒琳;大黄也是“养生宝”[N];健康时报;2009年

5 健康时报记者 叶依;六种人容易血脂高[N];健康时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静茹;二妙丸干预湿热体质的临床试验及其血浆代谢组学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巧稚;调神针法在针灸治疗湿热体质痤疮中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周珊珊;湿热体质人群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初探[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张吉芳;以血压及脉压特征辅助界定湿热体质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赵京京;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湿热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王姗姗;以血压及脉压特征辅助量化湿热体质调治效果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韩飞;草酸钙尿路结石术后复发与湿热体质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牛笛;湿热体质与平和体质血清ICAM-1、IL-4检测和MOS SF-36生命质量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陈志潭;IL-10基因多态性与CKD1期湿热体质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372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2372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1f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