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二阳之
发布时间:2017-11-30 06:27
本文关键词:《内经》“二阳之病”理论及其在女科、男科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通过回顾历代医家对《素问》中"二阳之病"的论述,发现"二阳之病"的治疗重点在于斡旋中焦、调护胃气,对于临床所见女子不月和男子房事病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结合上述理论,选取代表性医案,阐发其应用。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妇科;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
【分类号】:R221
【正文快照】: “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1],该句理奥义深,一直争议颇多。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阐发,并指导临证。笔者就其理论内涵及其在女科、男科疾病的临证应用探讨如下。1理论内涵“二阳”谓之“阳明”。大肠、小肠都属于胃,“二阳之病”即阳明胃病,故二阳之病常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珊;;谈“二阳为卫”[J];山东中医杂志;1985年01期
2 钱志云;;谈“二阳之病发心脾”[J];湖北中医杂志;1986年04期
3 黄志敬;;小二阳自然转阴所引发的思考[J];光明中医;2009年05期
4 刘鸿;;“二阳之病发心脾”新探——兼论“治痿独取阳明”[J];新疆中医药;1992年02期
5 邵冠勇;“二阳之病发心脾”解[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6期
6 张廷辅;;以“二阳之病发心脾”为题谈谈我对“阴阳”代表属性的理解[J];辽宁中医杂志;1960年07期
7 李珊;卢玉;;《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对闭经的指导意义[J];陕西中医;2009年11期
8 高红勤;;关于“二阳之病发心脾”之认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年12期
9 傅景春;“二阳之病发心脾”浅议[J];广西中医药;1982年02期
10 谢天心;;学术争鸣关于“以二阳之病发心脾为题谈谈我对阴阳代表属性的理解”一文的一些意见[J];辽宁中医杂志;1960年1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西省平遥县中医院 王金亮 侯红霞;也谈“二阳之病发心脾”[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霞;基于《内经》“二阳之病发心脾”理论探讨“女子不月”的治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38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2382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