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本文关键词:热敏灸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研究: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更多相关文章: 热敏灸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运动医学 随机对照试验
【摘要】:目的:比较热敏灸与外科手术结合功能支具对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关节功能康复差异。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纳入80例合格受试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n=40):采用热敏灸,在患侧膝关节周围的血海、梁丘、犊鼻、内膝眼构成的区域内探查热敏穴位,选取热敏灸感最强的敏化穴位施灸,前5天,每日治疗2次,第6天开始每日1次,连续治疗6周。对照组(n=40):采用外科手术缝合撕裂治疗。两组均结合功能支具进行康复训练。6周治疗结束后观察Lysholm评分表、VAS评分以及关节间隙。结果:两组Lysholm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4周时,两组关节间隙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第6周时,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敏灸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运动损伤临床疗效与手术治疗相当,止痛效果更佳。
【作者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573815) 江西省体育局体育科研项目(2015025)
【分类号】:R246.9
【正文快照】: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是常见的运动损伤性疾病之一。MCL运动损伤多发生于膝关节轻度屈曲位时遭受外侧暴力下。MCL受间接应力导致撕裂[1]。膝MCL损伤后,关节稳定性下降,尤其内侧松弛,若不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膝关节有可能继发骨性关节炎,进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系统评价[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0年11期
2 舒畅;医学随机对照试验论文存在的几个问题[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3年03期
3 ;随机对照试验的评价[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4年04期
4 Watson M. ,Kendrick D. ,Coupland C. ,李开;随机对照试验:安全设施对于防止儿童损伤的效果[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年06期
5 Mant J.;Winner S.;RocheJ.;Wade D.T.;王孝文;;家庭支持对卒中恢复的作用:1年随访的随机对照试验[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6 青雪梅;房~D恭;刘保延;王永炎;;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及其方法学特征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7 ;系统评价[J];现代康复;2001年03期
8 J Clark professor,高嵩;老年人的预防性家访 随机对照试验不能判断其有效性[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2年04期
9 PJ Devereaux ,Mohit Bhandari ,Mike Clarke , Victor M Montori ,Deborah J Cook ,Salim Yusuf ,David L Sackett ,Claudio S Cina ,SD Walter ,Brian Haynes ,Holger J Schunemann ,许群;需要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随机对照试验[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5年03期
10 Logan P.A. ,Gladman J.R.F.,Avery ,王英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卒中后专业治疗增加户外活动能力[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泓午;;随机对照试验的哲学观[A];第七届中医/中西医结合循证医学方法研讨会会议材料[C];2013年
2 刘存志;石广霞;王麟鹏;朱江;;实用性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特征及其在针刺研究中的应用[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文生;;我国眼科防治性研究随机对照试验现状[A];2005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林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陈昊;徐斌;于文静;李广林;;近23年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学设计质量分析[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6 吴曦;梁繁荣;李瑛;郑晖;任玉兰;蒋可;;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对针灸临床研究设计的启示[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7 邓敦;陈黎虬;张维康;王朝晖;颜海波;;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研究文献的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徐隽莹;韩登峰;肖艳;汪惠才;;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试验的[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9 张颖;雒晓东;;古方定振汤治疗帕金森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摘要[A];第九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张晓歌;易新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治疗的Cochrane系统评价证据[A];第七次全国颞下颌关节病学及(牙合)学研讨会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颌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循证医学中心主任 刘建平 曹卉娟;循证中医药发展期待“提速”[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张霄潇 郭宇博 杨洪军;适宜中医药的临床评价方法亟待建立[N];中国医药报;2014年
3 中国药科大学 彭丽虹 余正盛 春雷;丹红注射液治疗心绞痛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上)[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陈晓红;SARS与循证医学[N];健康报;2003年
5 范维琥;循证医学应加强研究设计[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立新;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综述及方法学评价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时春虎;护理类系统评价及随机对照试验质量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黄显斌;利那洛肽应用于C-IBS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3 赵以兰;针灸治疗肿瘤患者失眠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Ali Aijaz Mohammad Ishaq;开放与腹腔镜阑尾切除复杂性阑尾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吉林大学;2016年
5 张泽倩;复杂干预随机对照试验报告质量的回顾性分析[D];兰州大学;2014年
6 李玲;外用维A酸治疗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循证医学)[D];四川大学;2003年
7 张燕;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与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8 徐蕾;活血化瘀法治疗带状疱疹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韩晶;杵针干预亚健康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唐国彬;辩证遣方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和症状改善的随机对照试验[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454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245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