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裘昌林教授辨识舌象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用药经验

发布时间:2017-12-08 03:33

  本文关键词:裘昌林教授辨识舌象论治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用药经验


  更多相关文章: 名医经验 裘昌林 舌象 肌萎缩侧索硬化 用药规律


【摘要】:文章阐述裘昌林名老中医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病名、病机的认识,描述了其对肌萎缩侧索硬化舌象的观察及依据舌体变化定脏腑盛衰、立治疗原则;以舌苔变化定夹邪病性,随症用药。其用药特点为:以补虚立论,扶正祛邪,补消相辅,阴阳互佐。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滨江学院附属江南医院(萧山区中医院)神经内科;浙江省浦江县中医院神经内科;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中医院)神经内科;
【基金】:浙江省第二批基层名中医培养计划工作项目(浙中医药[2014]28号)
【分类号】:R277.7;R249
【正文快照】: 裘昌林,浙江省名中医,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四、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裘老师长期运用中医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疑难疾病,临证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在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方面,对裘老依据舌象变化辨证用药有所领悟,今对其进行整理,以资有助于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东升;关注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临床诊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05年05期

2 景慧,申世平;肌电图在诊断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05年17期

3 蒋雯巍;蒋雨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治疗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6年04期

4 卢少军;龚林;赖福生;孙月娟;焦冬生;;肌萎缩侧索硬化2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06年05期

5 ;肌萎缩侧索硬化自评量表[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年08期

6 冉敏;苏慧;吴士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流涎的综合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7 郭洁;汪志云;;肌萎缩侧索硬化治疗研究现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年03期

8 ;微RNA可用于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0年01期

9 杨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治[J];中国全科医学;2011年03期

10 孙大勇;韩杰;李雪娇;刘晶;宋春莉;;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9例:短期效果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芳;樊东升;沈扬;张俊;张华纲;鲁明;王小飞;康德宣;;肌萎缩侧索硬化115例院前误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罗永梅;;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健康教育需求分析及对策[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韩立影;方琪;;自噬在肌萎缩侧索硬化中的生物学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季滢;卫玲;邓敏;汪凯;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认知改变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李如奎;;肌萎缩侧索硬化[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施天明;丁美萍;;53例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诊断过程分析[A];2007年浙江省神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李晓光;崔丽英;张江鹄;;肌萎缩侧索硬化易感基因研究进展及展望[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8 苏宗权;吴志英;王柠;;肌萎缩侧索硬化致病基因研究新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张俊;徐迎胜;郑菊阳;张朔;康德tD;樊东升;;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痛觉通路的传导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解自行;黄红云;陈琳;郗海涛;张峰;刘彦铖;;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A];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不要轻信广告[N];大众卫生报;2007年

2 李晓光;渐冻人治疗 不能轻信广告[N];健康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旺;我国肯尼迪病患者基因型表型关系及其与肌萎缩侧索硬化临床特点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崔博;肌萎缩侧索硬化认知功能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3 林一聪;肌萎缩侧索硬化多态性关联分析及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9年

4 张洁;重复电刺激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应用价值及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基因突变与多态性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5 肖向建;肌萎缩侧索硬化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6 张碧云;肌萎缩侧索硬化的磁共振结构与功能成像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殷飞;肌萎缩侧索硬化信号传导通路蛋白表达谱筛选和分析[D];吉林大学;2012年

8 邹漳钰;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遗传学和基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9 史树贵;一个肌萎缩侧索硬化家系致病相关基因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10 傅丽兰;肌萎缩侧索硬化的重复神经电刺激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愉;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脑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MRI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李惠敏;肌萎缩侧索硬化在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方面的性别差异[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3 马琳;肌萎缩侧索硬化预后相关的血液学标志物研究[D];山东大学;2016年

4 刘芳;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基因突变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5 李思远;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磷酸化神经丝蛋白重链水平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6 张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在肌萎缩侧索硬化小鼠模型中神经保护机制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6年

7 李辉;肌萎缩侧索硬化和运动神经元内在高兴奋性的关系[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8 刘安;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药物治疗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9 殷飞;肌萎缩侧索硬化与线粒体功能障碍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家伟;肌萎缩侧索硬化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649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2649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