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pDC数量和功能及表达TLR9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7-12-21 07:29
本文关键词:加味白头翁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pDC数量和功能及表达TLR9的影响 出处:《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加味白头翁汤 溃疡性结肠炎 浆样树突状细胞 Toll样受体 α干扰素
【摘要】: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发病原因复杂,主要病位在肠道,表现为非特异性炎症。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在UC发病过程中扮演着独一无二的角色。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通过与不同病原微生物的PAMP相结合,刺激DC活化成熟并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参与其中。加味白头翁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优点突出,治疗效果明确。本课题通过研究加味白头翁汤对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的作用,观察其对患者外周血p DC频数和功能变化的影响,以及加味白头翁汤对p DC表达TLR9水平的影响,为加味白头翁汤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2014年7月~2015年10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门诊及住院部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两组各20例。收集同期20例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A组患者给予消化内科常规治疗合并服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1.0g/次,4次/天。B组在A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加味白头翁汤治疗。健康对照组不作任何干预。在实验开始及第12周分别采集3组受试者外周血,留取标本。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外周血p DC占PBMC的比率及p DC表达TLR9水平;在超净台内用磁珠分选方法分离纯化外周血p DC,Cp G-ODN 2216对纯化p DC刺激活化24小时后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IFN-α浓度。结果:实验结果显示:治疗前,健康对照组人员外周血p DC占PBMC比率是0.43%±0.16%,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0.04%±0.02%和B组患者的0.04%±0.02%,(P0.05);治疗1个疗程后,A组患者外周血p DC占PBMC比率是0.22%±0.09%,低于B组0.37%±0.09%及健康对照组0.44%±0.16%(P0.05)。治疗前,健康对照组人员外周血p DC表达TLR9平均荧光强度61.93±8.60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41.90±8.67和B组患者的41.87±8.84,(P0.05);治疗1个疗程后,A组患者外周血p DC表达TLR9平均荧光强度是51.87±8.91,低于B组62.13±8.72及健康对照组62.03±8.85(P0.05)。治疗前,健康对照组人员外周血p DC分泌IFN-α的水平平均为(622.87±86.02)pg/m L,明显高于A组患者的(321.57±84.99)pg/m L和B组患者的(322.33±85.43)pg/m L,(P0.05);治疗1个疗程后,A组患者外周血p DC分泌IFN-α水平平均为(472.77±85.79)pg/m L,低于B组(621.40±86.25)pg/m L及健康对照组(621.27±85.24)pg/m L(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与浆样树突状细胞频数和功能及浆样树突状细胞表达TLR9水平密切相关。加味白头翁汤可以提高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患者外周血p DC频数以及上调TLR9的表达水平,进而增强p DC分泌IFN-α能力。而且加味白头翁汤联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比单独使用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剂治疗效果好。为加味白头翁汤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型)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和思路。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Epameinondas V Tsianos;Konstantinos Katsanos;;Do we really understand what the immunological disturbance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ean?[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13152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152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