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证候分布的文献研究
本文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证候分布的文献研究 出处:《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开展溃疡性结肠炎的文献研究,了解全国和广东溃疡性结肠炎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纳入开展溃疡性结肠炎证候的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收集文献的第一作者,发表年份,病例的基本情况和辨证分型。结果:一共纳入34篇文献,包括4570例患者,男性稍微多于女性,以轻度、中度患者为主。全国文献以大肠湿热证(34.8%)、脾胃虚弱(19.8%)、肝郁脾虚(12.5%)和脾肾两虚(10.8%)为主;四篇文献来自广东,一共645例患者,以大肠湿热(36.0%)、脾虚湿阻(18.9%)和脾胃虚弱(12.6%)为主。广东文献报告更多的脾虚湿阻、大肠湿热、血瘀肠络证患者(P0.05);全国文献报告更多的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脾肾两虚、寒热错杂、阴血亏虚和脾虚湿热证患者(P0.05)。结论:广东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生活饮食习惯和体质决定了该地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大肠湿热和脾虚湿阻为主。
【作者单位】: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分类号】:R574.62
【正文快照】: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病程长、基本容易反复发作,容易复发,难于痊愈,是难治病之一。目前西医经常使用糖皮质激素、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等药物治疗,其疗效不令人满意[1]。中医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肠僻”、“泄泻”、“痢疾”等范畴。中医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燕明;柯晓;;溃疡性结肠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2 何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3 于成功;许洁茹;;中药溃克灵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4 吴林峰;蔡建庭;;溃疡性结肠炎129例临床分析[A];2005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许建明;韩玮;;安徽地区溃疡性结肠炎住院病人的多中心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册)[C];2007年
6 杨大平;杨敏;;溃疡性结肠炎的肛门直肠动力检测及评价[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7 沈洪;;溃疡性结肠炎中医干预方案及疗效评价研究课题汇报[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8 崔俊燕;;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护理体会[A];2011年甘肃省中医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窦丹波;黄艳芳;李刚;张正利;岑戎;;溃结通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随机对照临床研究[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10 聂富平;;张东岳教授论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与治疗[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次大肠肛门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魏鑫;溃疡性结肠炎难预防[N];保健时报;2004年
2 记者 胡蔓、通讯员 高翔;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初步查明[N];湖北日报;2004年
3 高翔 黎昌政;溃疡性结肠炎与基因有关[N];经济参考报;2004年
4 程越明(上海市中医医院副主任医师);秋季要注意溃疡性结肠炎的复发[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5 窦青;经常腹泻 当心溃疡性结肠炎[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6 江春;甲硝唑可治溃疡性结肠炎[N];医药经济报;2006年
7 吕国梁;中药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柑露;怎样应对溃疡性结肠炎[N];大众卫生报;2008年
9 同济医院 姜元喜 许树长 副主任医师;溃疡性结肠炎饮食预防是关键[N];上海中医药报;2008年
10 袁虎;患溃疡性结肠炎要重调养[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原;牛兴东学术思想与经验总结及健脾理肠汤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申凤鸽;食醋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作用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3 黄鹤;甘爱萍教授脾胃病学术思想及辨治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经验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郝筱倩;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特征及肠黏膜和血清中Beclin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D];青岛大学;2016年
5 杨刚;热休克转录因子2调控自噬在溃疡性结肠炎中作用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6 赵芯梅;溃疡性结肠炎分子标志物的筛查和发病机制的初步探讨[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7 史济华;中国汉族人群溃疡性结肠炎的候选基因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8 杜廷龙;“黄芪香参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9 张英剑;多药耐药基因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王再见;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肠易激样症状的作用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容容;血小板计数评价溃疡性结肠炎活动度及严重度的Meta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张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ARE结合活性与HO-1表达的变化[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刘国庆;苹果多酚50%乙醇提取物对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4 赵志敏;化浊解毒愈疡汤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NF-α、SOD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5 王亮;硫氧还蛋白及超氧化物歧化酶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表达及作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6 雷蕾;重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及抗病毒治疗对其影响的Meta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7 滕天立;宧莶草提取物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浙江省医学科学院;2015年
8 俞敬;滤泡辅助性T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1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9 张艳丽;阿托伐他汀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炎症因子和血管内皮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刘帅;阿托伐他汀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41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24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