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电针结合腹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3 18:08

  本文关键词:电针结合腹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的研究 出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电针 腹针


【摘要】:背景:近些年来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事低头伏案工作和学习的人群迅猛增多,电脑、手机等智能电子产品、书籍、室内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长时间维持屈颈姿势和暴露于风寒湿邪的机会不断增加,从而引发各类颈椎疾患的患病率节节攀升,更值得引起关注的是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显著,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西医治疗颈椎病的主要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手术及脊髓注射等为治疗手段,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且其副作用大,手术费用高昂,术后仍需后续康复等都是临床上面临的难题。传统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独特优势,其治疗手段多样,起效速度快,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少见,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目的:此课题采取小样本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方法,以普通针刺组为对照组,来观察电针结合腹针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旨在探讨电针结合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性及其所展现的优越性,为临床提供更加有效、持久、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案。本实验研究从整体、局部的诊疗思维出发,将电针、腹针疗法相结合一同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以求探索出一种更有效、更简单的方法,同时重新探讨电针、腹针的临床运用范围。故此课题具有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意义和显著的社会价值及经济价值。方法:本研究从广东省中医院病房和门诊以及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收集患者,共计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以电针结合腹针取穴,对照组以普通针刺选穴,试验中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颈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在治疗前后对患者情况使用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表20分法、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量化评分处理,分析评分数据以评价电针结合腹针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普通针刺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别,用Spss19.0软件包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数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比较两组治疗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信息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一般资料在实验前的基线处于同一水平,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评分及McGill疼痛评分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病情严重程度等处于同一水平基线,具有可比性。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临床综合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治疗组在临床综合疗效上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田中靖久症状量化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提示治疗组对于改善症状评分远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McGill疼痛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提示治疗组对于改善疼痛的症状方面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研究结果表明:电针结合腹针能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田中靖久量表中的症状评分,降低McGill疼痛评分,上述三项的评分上,电针结合腹针组的疗效都远优于对照组(P<0.05),故验证了电针结合腹针这对组合在临床上的实用价值。本实验治疗方法、操作安全,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可做进一步推广。
【学位授予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46.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鸿庆;陈文治;余宇峰;管华;;腹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06年12期

2 朱文罡;顾群;;腹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7年03期

3 曾荣;陈晓玲;张艳勤;;腹针治疗常年性过敏性鼻炎58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年01期

4 陈红;朱志强;刘元;陈小刚;赖克道;吕春燕;;腹针技术推广培训与考核指标系统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年07期

5 管华;葛鸿庆;陈文治;邓晓强;;腹针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年05期

6 王永洲;;腹针的创新研究与国际化[J];中国针灸;2013年09期

7 郭万刚,马林儒,弓利风,张海京;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3年03期

8 阮志忠;腹针临床运用举隅[J];针灸临床杂志;2003年12期

9 柏巧玲,黄顺贵;腹针治疗化疗后呃逆1例[J];中国临床医生;2004年09期

10 朱文罡,刘光英,任连芳;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秀华;李漾;奎瑜;;腹针治疗帕金森氏病临床观察[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2 王小云;王博伟;薄志云;;薄氏腹针对抑郁症妇女脑功能磁共振影响的临床研究[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李建媛;;浅谈腹针的应用体会[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4 张舒雁;;腹针为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下集)[C];2009年

5 周佐涛;林晓山;;腹针治疗椎间盘突出症42例疗效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全国中青年针灸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3年

6 艾宙;;腹针跟师入门的关键——重视基本功训练[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李博安;;腹针教学方法思考[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薄智云;;加快腹针规范化研究,,推动针灸专业化发展[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王小云;邓霭静;李文静;薄智云;;薄氏腹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50例临床疗效分析[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马学青;;腹针验案两则[A];首届全国腹针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向佳;腹针40年已推广至30多个国家[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2 通讯员 吴远团;腹针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3 记者 皮泽红 通讯员 吴远团;邓铁涛高度评价腹针[N];广东科技报;2005年

4 潘志辉;走向世界的神奇银针[N];团结报;2007年

5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冯瑶;扎腹针解决“出口”难题[N];健康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周颖;腹针 调神阙经络治百病[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7 宋波;腹针——不痛的新式针灸[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8 全欧洲中医药专家联合会针灸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永洲;腹针带来的启示与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赵 雯;梅花香自苦寒来[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10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詹建;腹针:针灸家族的新成员[N];健康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漾;腹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葛鸿庆;腹针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郑晨思;薄氏腹针调节生殖内分泌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刘家维;腹针、体针、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对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陈燕云;薄氏腹针配合体针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6 何建新;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7 黄玲玲;薄氏腹针与常规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对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8 朱a睹

本文编号:13249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249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f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