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焦虑、抑郁状态与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4 08:10

  本文关键词:焦虑、抑郁状态与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出处:《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渍疡性结肠炎 焦虑、抑郁状态 中医证型


【摘要】:目的:情志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的发生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一般资料调查,将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心理量表和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相结合,探讨UC患者与焦虑、抑郁状态、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从心理干预治疗UC提供依据,提高患者生存生活质量。方法:10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病例来源于2015年5月至2016年3月南京市中医院门诊及病房,由患者自行填写基本信息资料、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抑郁自评量表(SDS)或由调查员逐条询问填写并判断中医证型。将所得的数据资料整理归纳,建立资料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无统计学意义。结果:1.104例UC患者的最小年龄17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为(39.38±12.37)岁,其中男性平均年龄为(37.70±12.41)岁,女性为(41.14±12.22)岁。男性53例,女性51例,男性:女性=1.04:1,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UC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2.文化程度在本科或大专及其以上的患者最多,为54.8%;工作性质以商业及服务人员所占比例最大,为26.9%;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是精神情绪因素,占27.9%,其次为饮食因素,占20.2%;病程中1年的患者占大多数,占66.3%;Mayo指数以轻度活动为主,占53.8%。3.中医证型分布特点:104例UC患者中肝郁脾虚证最多,为30人,占28.8%;其次是大肠湿热证,为23人,占22.1%;寒热错杂证18人,占17.3%;脾虚湿盛为14人,占13.5%;脾肾阳虚者11人,占10.6%;所占比例最少的为阴血亏虚,为8人,占7.7%。4.UC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 (1)焦虑状态:不同性别的UC患者的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群;男性SAI和TA1分值高于女性,其焦虑程度均高于女性。不同工作中,SAI中,行政及管理人员分值最高,焦虑程度最高;TAI中,商业及服务人员焦虑程度最高。农民焦虑程度最低。病程中,病程越长,焦虑程度越高。疾病分期中,UC患者焦虑状态与Mayo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2)抑郁状态:UC患者的抑郁程度与性别无关,与文化程度(P=0.020.05)、工作性质(P=0.0170.05)、病程(P0.05)、Mayo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30.05)。5.中医证型与焦虑抑郁状态的相关性:肝郁脾虚证患者的焦虑程度高于其他证型患者;肝郁脾虚证伴有抑郁状态患者最多,占50%。中医证型与焦虑状态(SAI中P=0.030.05,TAI中P=0.010.05)、抑郁状态(P=0.0030.05)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1.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病程、疾病分期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分布不同。2.中医证型分布:以肝郁脾虚为主,大肠湿热证居次。3.不同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工作性质、病程、疾病分期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有差异。4.中医证型中肝郁脾虚的患者更易患抑郁状态,焦虑程度高于其他证型患者。情志在UC的发病中客观存在,以肝郁脾虚证为主,情志对本病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焦虑、抑郁状态。5.溃疡性结肠炎与焦虑、抑郁状态呈正相关关系。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成志荣;上消化道恶性肿瘤164例中医证型分析[J];江苏中医;1996年07期

2 刘景泉;活动期消化性溃疡330例中医证型分析[J];中医药通报;2002年02期

3 朱国曙,张闽光,李劲亮;632例单纯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中医证型分析[J];福建中医药;2003年02期

4 高月求,王灵台;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研究探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年08期

5 吴福宁,李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齐昕,程志清,王子宽;浙江省绍兴市城区高血压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7 徐顺贵,刘隆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型实质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年03期

8 杨进良;慢性乙肝临床诊断与中医证型关系的探讨[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年S1期

9 王黎君;;慢性乙型肝炎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J];吉林中医药;2005年12期

10 陆文烈;;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病毒核酸指标的关系[J];湖北中医杂志;2006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钟晓香;李新民;;8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肠镜及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A];第二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及论文集[C];2012年

2 钟晓香;李新民;;87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肠镜及病理表现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宓余强;;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舌、脉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二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第四次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协作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徐晓婧;杨大国;冉云;吴其恺;刘晓晖;;100例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及临床特点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邢淑丽;何靖涛;;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客观化及变证规律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甘慧娟;朱文锋;;肺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甘慧娟;朱文锋;;肺炎中医证型与证素分布特点的文献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徐光耀;唐福康;;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证型与理化指标、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9 凌琪华;陈建杰;齐艳艳;杨婉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型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文献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四次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胡学军;柏正平;谭光波;;肺心病缓解期的中医证型研究[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呼吸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唐凤英 胡随瑜 喻长远;可用人工神经网络法进行中医证型分类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景峰;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方兴未艾[N];医药经济报;2010年

3 吴荣祖 牟荣英 唐亚萍;慢性胃肠疾病中医证型覆盖统计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易建新 张敏州 李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取得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5 杨璞;胖也分“白、红、黄、黑”[N];大众卫生报;2014年

6 通讯员 杨璞;胖子也分白红黄黑[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晁利芹;近期感染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粘附分子表达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吴健雄;骨质疏松症中医证型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显红;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及其蛋白质组学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曾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基因多态性与激素敏感性和中医证型的关联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黄智莉;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多元统计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张大伟;静脉血栓栓塞症易栓因素的研究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分析[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樊平;不同地区IgA肾病中医证型、临床病理改变的比较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8 张学斌;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胃病环氧化酶(COX-1)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刘立昌;IgA肾病患者体质、黏膜炎症、中医证型及临床病理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李世林;冠心病药物洗脱支架择期植入前后中医证型演变规律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玲;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血清胱抑素C关系的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王玉衡;基于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 Touch)评价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及中医证型的临床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杨莎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发病特点及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李波;PCI术后心脏康复/二级预防现状与中医证型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张娇;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特点分析及通降颗粒治疗作用机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孙庆亮;基于聚类分析对常见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型特点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李力;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型与心冲击图及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张百灵;慢性咳嗽体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曾吉祥;初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与相关因素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王岚嵩;162例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的回顾性分析[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275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275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37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