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 出处:《中医杂志》2017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刺法 经筋 针至病所 经脉 气至病所 横络 解结法
【摘要】:"气至病所"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针刺取得疗效应遵循的理论原则,但若完全套用该理论指导经筋刺法则显得牵强。人体是按一定的层次结构组成的有机体,故针刺层次也不尽相同。在面对疾病时,应该遵循先判断病位在哪一层次,然后将针刺入疾病所在之处的原则。"气至病所"适用于经脉刺法。经筋为病,首在"横络",法在"解结",解结法就是针至病所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治则,经筋刺法与针至病所理论的关系更为紧密。
[Abstract]:......
【作者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4050)
【分类号】:R245
【正文快照】: 古代刺法有层次之说,所谓“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素问·调经论》)。基于经筋理论的经筋刺法包括毫针、火针、长圆针或针刀等,方法虽多,但特点均以痛点及附近部位取穴为主[1]。“气至病所”理论是以十二经脉感传为基础,是以呈线性双向感传为临床表现,主要针对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都鹏飞;范刚启;;针刺层次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年08期
2 苏鑫童;马晓晶;薛立功;刘琪;;论经筋痹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04期
3 肖红;郭长青;;十二经筋与十二经脉关系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年10期
4 许荣正;王美萍;;浮针疗法与针至病所理论之关系[J];上海针灸杂志;2009年06期
5 许荣正;王美萍;;针至病所与气至病所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03期
6 管宏钟;赵宏杰;;薛立功教授经筋理论及长圆针疗法概述[J];中国针灸;2006年04期
7 许荣正;;针至病所的传承与发展[J];中医杂志;2006年02期
8 赵百孝;论针灸“皮脉肉筋骨”层次论治方法[J];中国针灸;2005年06期
9 李万瑶;经筋病针灸临床治疗方法探讨[J];针灸临床杂志;2004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宇平;董宝强;林星星;高玉;;结筋病灶点与激痛点的比较[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年11期
2 司誉豪;郭杨;马勇;;论“少阳主骨”理论研究进展及其与胆源性骨病的关系[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6年10期
3 司誉豪;郭杨;马勇;;马勇治疗急性腰扭伤经验窥探[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4 何伟;张琛;;李同生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16年05期
5 丁梅;石志敏;;分刺“颈部五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失语[J];中医药信息;2016年02期
6 杨锦华;;松筋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年02期
7 杨玉嫔;徐立;;浮刺结合青龙摆尾针法治疗筋结之体会[J];天津中医药;2016年01期
8 高庆霞;刘春山;管宏钟;刘菏婧;王晓迪;;肌骨超声辅助下长圆针局部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5年46期
9 张家玮;周安方;王朝阳;陈好远;丁舟;卢威;付畅;胡振东;;周安方运用补肾泻肝法治疗阳痿验案3则[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12期
10 田鸿芳;陈胤希;周清辰;王雷;温志宏;唐杰;秦秋果;赵吉平;;论“辨病位”是针灸辨证论治的第一步[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鑫童;刘元石;莫倩;王琳;王楠;马晓晶;;长圆针对肩手综合征Ⅰ期肩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影响[J];上海针灸杂志;2014年07期
2 刘晓丽;吕翠;张文生;;TRPV1与中药止痛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10期
3 杨建生;周生花;;中医疼痛的病机以及辨证论治[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年04期
4 刘农虞;;析“以痛为输”[J];针灸临床杂志;2014年02期
5 苏鑫童;刘元石;杨涛;王琳;王楠;马晓晶;;长圆针治疗偏瘫肩手综合征Ⅰ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02期
6 齐伟静;王亚娜;汪卫东;洪兰;王锦琰;罗非;;疼痛的中西医理论概述[J];中医杂志;2013年19期
7 侯春福;韦嵩;;经筋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年16期
8 王春雷;刘保延;黄福开;;经筋疗法相关研究与展望[J];中医杂志;2013年05期
9 陈东煜;何俊;王翔;张明才;陈元川;詹红生;;针刀经筋层松解术治疗非特异性下腰痛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年06期
10 程永;;经筋实质、经筋病病机与治法探讨[J];湖南中医杂志;2011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祝封;;~F刺法治疗各种疼痛的疗效观察[J];山东医刊;1965年09期
2 王玲;“九刺法”在临床中的应用[J];四川中医;2001年12期
3 邬继红,马惠芳;唐玉秀教授的刺法特点[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袁宜勤;谢国荣老师刺法经验述要[J];中国针灸;2003年11期
5 徐彩虹;半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0例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4期
6 何庆勇;唐玉秀;;唐玉秀教授运用特殊刺法经验举隅[J];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08期
7 梁文秀;;推拿配合半刺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15期
8 牛明明;邹伟;于学平;孙晓伟;;半刺法治疗小儿面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3年01期
9 陈明剑;;盲校刺法灸法教学难点分析及其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年20期
10 罗迎华;;半刺法治疗58例儿童面瘫的疗效[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芸;;半刺法治疗痤疮34例[A];2006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四届全国针灸学术研讨会针药结合论坛[C];2006年
2 郑华斌;;五刺法的临床运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3 王敏;王舒;吴玉兰;张杰;武连仲;孙兰荣;;“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及肌电图观察[A];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八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陈骥;郑华斌;梁繁荣;杨洁;任玉兰;;基于“菀陈则除之”原则相关刺法的临床运用[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田丽芳;;《内经》刺法的临床应用[A];中国针灸学会针推结合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针灸教育与腧穴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6 余伯亮;;《内经》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观察[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九次学术交流会暨“针灸治疗痛症及特种针法”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4年
7 张新华;施林;;颈椎病刺法新探[A];西南片区针灸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8 魏连海;王卫;;《黄帝内经》“五刺法”的现实意义[A];“针灸诊疗规范化研究的思路”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曾上R,
本文编号:13510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5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