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攻法应用规律研究
本文关键词:《金匮要略》攻法应用规律研究 出处:《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研究《金匮要略》攻法的应用规律,揭开仲景运用攻法的内在规律,加深对攻法应用规律及原则的理解,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仲景《金匮要略》攻法应用的思想渊源,并将《金匮要略》中有关攻法的方证根据《黄帝内经》提出的治疗原则分为因势利导和非因势利导两大类,从中归纳出《金匮要略》中攻法应用的规律。结果:《金匮要略》攻法思想来源于《黄帝内经》,张仲景所提出的应用于疾病的攻法证治和方药与《内经》的治法思想相符和。结论:通过对仲景《金匮要略》攻法应用规律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认识:(1)《金匮要略》中体现攻法的方剂可治疗多种疾病,其攻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黄帝内经》,并遵循其治疗原则。(2)《金匮要略》在运用攻法祛除邪气时,首先考虑到了邪气的病位及病性,找到最快捷的通路、最有效的方式以祛邪外出,即所谓的因势利治则指导下的攻法,就近祛邪。(3)若因条件限制,人体生理结构、邪气性质、邪气留置程度较深和发病原因等影响,不能应用因势利导治则下的攻法,可采用非因势利导下的攻法以祛除邪气。(4)《金匮要略》中攻法的应用极其谨慎,对攻法应用规律从各方证中均有体现。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law of attacking method in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uncover the internal law of Zhongjing's application of attack method, and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application law and principle of attacking method, which is helpful to guide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study was used to explore the ideological origin of the application of Zhongjing synopsis of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In the synopsis of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the prescription and syndromes of attacking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according to the therapeutic principles proposed by Huangdi Classic. The law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ttack method in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was summed up. Results: the thought of attacking method came from the Yellow Emperor's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Conclusion: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law of attack in Zhongjing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the law of application of attacking method is studied. In synopsis of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the prescription of attacking method can treat many diseases, 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attacking method is from "Huangdi Nei Jing". And follow its treatment principle.) "synopsis of Golden Chamber" in the use of attack method to remove evil qi, first of all to consider the disease of evil and disease, to find the fastest way,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go out. That is, the so-called method of attack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principle of snobbery, the nearest dispelling evil. 3) if the condition is restricted, the physi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human body, the nature of the evil gas, the depth of the detaining degree of the evil gas and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and so on. We can not apply the attack method under the principle of favorable guidan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ituation, but can use the attack method under the unfavorable guidance in order to dispel the evil spirit. 4)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ttack method in synopsis of the Golden Chamber is extremely cautious, and the law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attack method can be reflected in all kinds of syndromes.
【学位授予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22.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凤琴;《金匮要略》教学札记[J];中医药学刊;2003年02期
2 张再良;讲授金匮要略应该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医教育;2004年05期
3 林昌松;刘磊;;《金匮要略》教学改革刍议[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戴天木;陈林知;;《金匮要略》如何以服药后的反应判断药效[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05期
5 李志敏;汤琼;黄建波;;《金匮要略》信息化的研究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09期
6 林昌松;李莎;廖世煌;黄仰模;刘丽娟;徐强;;留学生《金匮要略》教学初探[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22期
7 姚佳音;;《类聚方》与《金匮要略》对比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1期
8 李晓冰;谢忠礼;赵云芳;;《金匮要略》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23期
9 牛锐;张建荣;;具备4种能力,讲好《金匮要略》[J];中医药导报;2013年03期
10 李今庸;;《金匮要略》中的“白汗”及其断句解[J];湖北中医杂志;198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端;刘雪峰;;《金匮要略》与淋病[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胡克强;陈明;;浅论《金匮要略》的辨证特色[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兼维;李利进;;《金匮要略》禽鱼、果菜篇考辨[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黄仰模;章文平;刘浩;陈莉;;《金匮要略》男科病证诊治的体会[A];新编男科理论与临床——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男科学术大会;全国中医男科临床与科研方法高级研修班;2006年云南省中医男科诊疗技术培训班讲义与论文集[C];2006年
5 陈国权;;《金匮要略》“特区”病证初探[A];仲景医学求真(续三)[C];2009年
6 伍炳彩;黄利兴;伍建光;;《金匮要略》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传承创新与发展研讨会专辑[C];2007年
7 蒋明;;研读《金匮要略》的第三个境界[A];全国第二十次仲景学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胡欣燕;李璐tR;;从用药和载方情况浅析《金匮要略》对现代的启示[A];北京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3年
9 宋红旗;;《金匮要略》外科学成就探赜[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蔡海靖;;略谈《金匮要略》大黄釳虫丸[A];全国张仲景学术思想及医方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中医科学院 马X;《金匮要略》与《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的区别[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梁永宣;《金匮要略方》现存的主要版本[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3 陈国权;活用《金匮要略》方体会[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中国中医科学院骨伤科医院 王們邋张军 宋铁兵 韩磊 孙树椿;《金匮要略》与中医骨伤科学研究方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5 赵玉华;《金匮要略》用大黄刍议[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学科 屈庆;《金匮要略》“肾着”管窥[N];上海中医药报;2014年
7 吴熙 潘丽贞 李健;浅述《金匮要略》妇人篇特色[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吴沛田;《金匮要略》湿病学习体会[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9 旷惠桃 潘远根;《金匮要略》调理脾胃四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10 徐慧;《金匮要略》方补法配伍有规律[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王贵南(ONG Kwee Nam);《金匮要略》消渴病证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梁永宣;宋以前《金匮要略方》流传史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万鹏;《金匮要略》“理法方药”在中医外科学的传承与发扬[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苏愉仁;基于逻辑的《金匮要略》方证理论体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孙海燕;《金匮要略》论湿之病脉证治研究[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6 吴梓新;《金匮要略》水液失常相关病变的辨证思想与方法[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7 徐光星;定本《金匮要略》文献研究[D];杭州大学;1998年
8 杨建龙;《金匮要略》补法探微[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冬冬;《金匮要略》水液病治则治法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许传奇;《金匮要略》中水液代谢类疾病用药规律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张翔;《金匮要略》之“和法”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袁哲鸣;《金匮要略》攻法应用规律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代晓芳;《金匮要略》方后注探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王丽娜;明清医家《金匮要略》注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余晓惠;《金匮要略》所见中药、方剂命名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艳杰;李_c《金匮要略广注》的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年
9 熊丽;《金匮要略》诊病思路与方法探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10 柳芳;《金匮要略》治肺思想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本文编号:1360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6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