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气本体论的五味性用阐述
本文关键词:基于气本体论的五味性用阐述 出处:《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立于中医学一气化生的气本体论基础,法于本气运行的时象性特征,本乎中和,以观诸极,进而体悟五脏五味之性,五味化生之机,五脏苦欲补泻之理,以期追本溯源,理清纷杂,由医理至临证,一以贯之。基于《黄帝内经》运气篇中"气始而生化"的机制对"五味"化生理论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简要区别关于五味运用的两种体系争论,提出《辅行诀》与《黄帝内经》体系差别的根源在于"《内经》乃从五味生成之本然而言,《辅行诀》则从五味已成之运用而言"。根据《黄帝内经》原文所述的方法,遵循"本体一气之行,五脏时象之性"对五脏的五味苦欲补泻机制进行阐释,并对"四味"常合"甘味"运用的机制进行了论述;分析苦味与咸味的异同问题,并阐述其机制;提出五味至极的作用等。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y of Qi - ontology , which is based on the gasif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 the author expounds the five - taste theory of " five tastes " by means of the mechanism of " Qi beginning and biochemistry " in Huangdi Neijing , which is based on the mechanism of " Qi beginning and biochemistry " in Huangdi Neijing , and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bitter taste and salty taste , and expounds its mechanism , and puts forward the action of five tastes .
【作者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迟华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No.520786)~~
【分类号】:R22
【正文快照】: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对五味之性的理解及运用,是医者由本身之医理领悟到临证之由己及人的关键。然而关于五味之性及其应用之理的研究,现实的状况是混乱的,关于五味之性的理论阐释,或顺文释义,或断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文彬;论《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指导意义[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5期
2 杨松堤;COMBINED TREATMENT OF 28 CASES OF CHRONIC COLITIS BY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1年01期
3 袁民;REATMENT OF CHRONIC BRONCHITIS WITH FIFTY-YING-ACUPUNCTURE THERAPY[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1年02期
4 王晓阳;CLINICAL OBSERVATION ON ACUPOINT DIGITAL PRESSING FOR TREATING IRRITABLE SYMPTOMS AND SIGNS OF POSTOPERATION OF MYOPORTHOSIS[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2年03期
5 胡幼平,杨运宽;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WITH DIFFERENT NEEDLING METHODS[J];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2002年04期
6 周莲菊,赵敏,刘绍武,曾萍,张莉,薄红;《〈黄帝内经〉计算机检索》系统[J];天津中医;2002年04期
7 党炳林;简论《黄帝内经》的养生原则[J];陕西中医;2003年10期
8 赵彬元,梁永林;《黄帝内经》中“变化”刍议[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高新民;《黄帝内经》易学思想简析[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0 邱德文,彭荣琛;《黄帝内经》概论(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亚利;;《黄帝内经》体质分类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张潮;徐平;;《黄帝内经》对健康人的认识浅探[A];第三届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7——中医“治未病”暨首届扶阳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沙涛;沙恒玉;许纪超;;《黄帝内经》中省略的学术价值[A];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第十七届医古文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沙涛;沙恒玉;刘维庆;;《黄帝内经》中的比喻错综举备互文之法[A];第十二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聂金娜;蔡万德;;《黄帝内经》中对体质理论的阐述[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高也陶;陆军;李捷玮;潘慧巍;时善全;吴胜兵;;五佊相音——《黄帝内经》失传2000多年的理论和技术的现代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7 罗栋;;《黄帝内经》的内涵浅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白裕相;;《黄帝内经》的类比推理方法论[A];全国中医学方法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翠翠;高健生;;《黄帝内经》“搏”讹为“搏”举证[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10 朱鹏;古继红;;浅谈《黄帝内经》的时间观[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内经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效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黄帝内经》问世 时间之争成因[N];中国中医药报;2014年
2 任秀玲;《黄帝内经》中的“常变”观[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陈翠翠邋高健生;《黄帝内经》dv讹为搏举证[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4 岛石;《黄帝内经》奠基中医传统文化[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记者 马骁 见习记者 安志鹏;庆城县《黄帝内经》千家碑林竣工并正式向游人开放[N];陇东报;2011年
6 北京中医药大学 翟双庆;《黄帝内经》——中医流派的先导和源泉[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7 北京中医药大学 翟双庆;《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结构[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8 北京中医药大学 翟双庆;《黄帝内经》与临床[N];中国中医药报;2012年
9 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 顾植山;顾植山:中医之魂在《黄帝内经》中[N];中国中医药报;2013年
10 傅景华;《黄帝内经》是中华民族的大智慧[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曦;《黄帝内经》气化理论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9年
2 郑佐桓;《黄帝内经》积聚类疾病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詹秀苓(Shirley Jan);中医的整体治疗与现代身心灵治疗之灵性养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4 贺娜娜;“接受理论”视阈下《黄帝内经》两译本中脑系疾病的英译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吴季庭;《黄帝内经》中养生理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徐月英;《黄帝内经》象数思维模式[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申瑞华;《四书》修身思想对促进《黄帝内经》养生实践的意义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张超中;《黄帝内经》的道与神[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林琳;《黄帝内经》与《淮南子》比较研究[D];辽宁中医学院;2003年
10 金丽;先秦诸子与《黄帝内经》“神气”术语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磊;《黄帝内经》的身体观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金福鑫;《黄帝内经》眼科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许登玖;《黄帝内经》五官科病症概念及理论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4 王旭;《黄帝内经》鼻相关理论与应用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王鸿;太极划分模式与《黄帝内经》时间周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庆先伟;文化翻译理论指导下《黄帝内经》英译策略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胡艳;基于《黄帝内经》水形人格的财务人员特征测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8 伍彦坤;《黄帝内经》针刺“守机”学说的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9 厉华清;《老子》与《黄帝内经》的哲学思想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16年
10 杨丁丁;基于《黄帝内经》五形人脸特征的民企TMT成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3678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67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