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化瘀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SE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清热化瘀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SE的影响 出处:《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清热化瘀方 急性缺血性中风 风火痰瘀痹阻证 NSE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风火痰瘀痹阻证治疗后的功能恢复结局、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以评价该方的临床疗效,并从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角度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机制,为其更好的应用于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8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病风火痰瘀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清热化瘀方+内科基础治疗)和对照组(内科基础治疗),每组均40例,疗程为4周。运用改良Rankin量表和BI指数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恢复结局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变化,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NSE的变化。结果:(1)治疗4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BI指数与改良Rankin量表评分均有所改善(P㩳0.05),同时两组治疗后上述评分差值也有显著性差异(P㩳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血清NSE水平显著降低(P㩳0.05)。(3)安全性评价: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均未出现明显差异性(P㧐0.05);且用药过程中也未发现患者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清热化瘀方能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病风火痰瘀痹阻证患者的卒中后功能恢复结局和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NSE水平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f Qingre Huayu Decoction on acute ischemic stroke of wind phlegm stasis syndrome treatment of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ending, affect daily life ability,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party, and from the 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 of the possible effect mechanism for better application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clinical. Methods: 80 case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of wind phlegm stasis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qrhye + basic medical treatment) and control group (routine treatment), each group of 40 cases, treated for 4 weeks. Changes were evalu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nerve function recovery the outcome and ability of daily life by using the modified Rankin scale and BI index, an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in the serum of NSE patients were detec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1)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with the control group, BI index and modified Rankin scale treatment group The scores were improved (P? 0.05), while the two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scor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and the treatment group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NSE level in treatment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 (3) security evaluation: two groups after the treatment, blood routine urine routine stool routin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ECG and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 (P? 0.05); and in the process of treatment is not found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es and other adverse reactions. Conclusion: Qingre Huayu Decoction can improve the acute ischemic stroke of wind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disease in the wind Bizu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the outcome and the ability of daily life, and its mechanism may be related to reducing the level of serum NSE.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277.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金隆,郑超英,徐前方;急性缺血性中风并发出血转变临床探微[J];辽宁中医杂志;2001年01期
2 王新志,李燕梅,刘向哲,黄新生,赵敏;中风星蒌通腑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J];中医药学刊;2002年02期
3 于国力;急性缺血性中风后的自然恢复[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1年03期
4 钱荣江;邬国大;王宏长;;中医辨证结合大剂量维脑路通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25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1992年01期
5 张中成,刘波;针药并举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附对照组40例[J];辽宁中医杂志;1998年10期
6 樊科;中医药综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00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8年03期
7 韩舰华;头皮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120例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8期
8 江翠红;丁爱国;;天灵再造液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09期
9 梁云花;夏令琼;谌朝霞;唐海玉;;芪棱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7年11期
10 刘秉;;中医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研究概况[J];世界中医药;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晓岚;关新华;李衍滨;李春红;任丽;;溶栓颗粒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2 赵虹;汪涛;刘毅;许旭伟;李如奎;;急性缺血性中风从毒论治实验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段晓红;罗懿妮;蔡业峰;郭建文;赵敏;王颖彦;李彩君;;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经济学评价[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4 连新福;蔡业峰;汤湘江;黄燕;黄培新;施晓耕;;中医卒中病房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疗效的影响[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关少侠;谌剑飞;马雅玲;;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风证与血浆内皮素的关系研究[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6 黄武佳;范剑林;覃明泉;;经络拍打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康复疗效观察[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次外治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沈卫平;承颖亮;;中风消积合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体会[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8 王升旭;阳期望;张东淑;王宁宁;;针刺四海之腧与醒脑开窍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对照研究[A];广东省针灸学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全国脑卒中及脊柱相关性疾病非药物诊疗技术培训班论文集[C];2011年
9 胡玉英;;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疗效观察[A];2005全国中医脑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10 蔡定芳;阮晴珉;沈思钰;陈锡群;赵钢;刘静;高颖;梁辉;陈虎;;祛风通络方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刘宁春;抢救脑卒中 必须争分夺秒[N];家庭医生报;2008年
2 海客;百年阿斯匹林[N];大众科技报;2001年
3 黄燕 蔡业峰;继承与创新[N];健康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秦劭晨;HSYA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生存质量及相关量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李俊哲;芎冰喷雾剂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任丽;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病的系统评价[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刘亚敏;芳香开窍法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脑保护作用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5 贾妮;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证候与体质、RAS系统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6 丁兆琳;针药结合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失语症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任媛;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5年
2 郭蓓;中风皂贝化痰胶囊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痰浊瘀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3 乔红;杨善栋教授治疗老年病经验及培元通脑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急性缺血性中风30例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胥青梅;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随机对照临床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5 汪庭龙;清热化瘀方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NSE的影响[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陈景春;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7年
7 甄建华;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中风始发状态证候指标的聚类分析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袁红慧;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8年
9 杨康强;宣通三焦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李玉梅;185例老年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3688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68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