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方辨治抑郁症的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03 21:23
本文关键词:张仲景方辨治抑郁症的文献研究 出处:《北京中医药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目的:通过历代中医古籍文献分析中医辨治抑郁症的源流与发展;从《伤寒论》《金匮要略》原文中查找出符合抑郁症症状的相关记载,从而分析张仲景对抑郁症的证治。通过查阅现代期刊文献以了解现代医者对抑郁症病因病机、辨治分型与处方用药的相关认识。通过全面的搜集现代医者运用仲景方辨治抑郁症的期刊文献,希望能对仲景方辨治抑郁症的理法方药等相关认识更为完善。方法:本文通过搜集现代医者在198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所发表的运用张仲景方辨治抑郁症的文献资料报道,经过纳入标准后作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医案中的方剂名称、症状描述、中药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将文献资料进行规范后,建立数据库,分别统计各方的使用频次、兼证、舌象、脉象以及常用加味药物的使用情况;其二为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统计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等,以及通过规则分析与熵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结果:临床观察类文献,包含了 19首仲景方剂,合76篇文献资料,累计样本数目达到3392例,主要涉及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柴胡类方、半夏厚朴汤、酸枣仁汤、四逆散等方剂,在治疗方法方面,合用针刺或者其他方剂、联合西药抗抑郁药物为多见,其中以逍遥散、归脾汤等方剂联合治疗较为广泛;在治疗类型方面,以其他疾病诱发而致抑郁症为主,整体上,中风后抑郁症、老年抑郁症、产后抑郁症、更年期抑郁症为常见。案例资料研究共纳入方剂34首,文献总数为108篇。发病性别男女比例1:2.6,高发的年龄阶段为41-50岁,总症状数38个,总症次711次,平均症次18.71,抑郁症的常见症状共有11个,分别为:情绪低落,失眠/眠差,纳差,心烦,急躁易怒,胸胁满闷,疲乏,口干,大便干,口苦,心悸。将方剂的使用频率由大到小累计相加至90%,得到十首方剂如下:甘麦大枣汤、百合地黄汤、柴胡桂枝汤、小柴胡汤、酸枣仁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半夏厚朴汤、栀子豉汤、黄连阿胶汤,认为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经方。共使用159味中药,其中使用频次不低于10次的有38味,除甘草、大枣两味临床常用中药之外,以柴胡的使用频率为最高;药物的四气分析,得到温性中药使用频率达416次,为最高,其次为寒性和平性中药;中药的五味分析,得到甘味中药使用频率最高,为674次,其次为苦味和辛味中药;中药的归经分析,发现入脾经的中药为最多,达到605次,其次为入心经和入肺经;应用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设置支持度个数为21,置信度为0.6,一共得到50条数据,包含中药14味,共有82条规则;以药物间关联度分析结果为基础,根据相关度与惩罚度制约,依据熵聚类分析,挖掘出3个新方,即陈皮-枳壳-石菖蒲-桃仁-郁金,党参-生姜-桂枝-栀子,当归-川芎-桑白皮-泽泻。结论:在这些方剂使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亦是按照其本身的病机而用,有是证方可用是方。在以上方剂运用的案例之中,各方所治的症状、相应的舌象与脉象,以及在各方基础上的常用加味药物,这些都是与各方剂的病机是契合的,充分体现了现代中医学者在运用仲景方的过程中,遵循着仲景的辨证论治原则。
[Abstract]:Objective : To study the source and development of depression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TCM ) . A total of 108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were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 including depression , insomnia , insomnia , anorexia , fatigue , dry mouth , dry stool , bitter taste and palpitation .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ion degree and the degree of punishment , three new prescriptions , namely Pericarpium Citri Tangerinae , Fructus Aurantii ,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 , Ramulus Cinnamomi , Fructus Gardeniae ,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 Rhizoma Ligustici Chuanxiong , Cortex Mori and Rhizoma Alismatis are obtained .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277.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娄晓敏;;甘麦大枣汤配合电针耳穴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6年32期
2 李聪慧;杨淑红;赵淑芝;;加味逍遥丸配合电针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J];中国民间疗法;2016年10期
3 丁宁;李瑞;;李瑞深刺期门穴治疗抑郁症经验[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年09期
4 王永杰;魏丹丹;胡倩;崔利宏;李玉洁;;百合甘麦汤加味治疗抑郁症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年07期
5 许国磊;谢相智;吴宝;;柴胡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并发抑郁焦虑患者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2016年03期
6 武梦依;赵锡艳;田佳星;;仝小林教授从肾辨治抑郁症病案举隅[J];环球中医药;2016年02期
7 董斌;张天W,
本文编号:13756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7564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