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探讨——基于江苏高龄老人中医体质辨识数据监测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龄老人健康影响因素及健康管理策略探讨——基于江苏高龄老人中医体质辨识数据监测分析 出处:《医学与哲学(A)》2017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龄老人 生活方式 中医体质类型 体质辨识 健康管理策略
【摘要】:通过对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健康数据开展多角度监测、分析、评估,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策略。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调查其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等情况,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并对样本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平和体质为多,良好的生活起居与饮食习惯是与平和体质相关的重要因素,部分偏颇体质高龄老人呈现虚性体质倾向。基于调查结果,建议从优化老年人群自身生活习惯、开展符合老年人体质特点的健康管理服务、推动体质辨识技术与辨体施养服务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等方面,提升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Abstract]:The health data of the elderly over 80 years old were monitored, analyzed and evaluated from various angles to provide reference strategies for the health management of the elderly. The TCM physique scal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living conditions of the elderly. Diet status, TCM physique identification, and sample data for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urvey objects are more peaceful physique. Good living and eating habits are important factors related to peaceful physique, some of them are partial physique, and the elderly have false physique tendency.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 it is suggested to optimize the elderly people's own living habi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elderly, we should carry out health management services that accord with the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lderly,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physique identification techniques and health care services in health management.
【作者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分类号】:R229
【正文快照】: (1)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23健康管理是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1]。我国的健康管理事业起步较晚,存在政府经费投入不足、配套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梅;对中医体质理论应用的几点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3年03期
2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中医体质与证之异同[J];吉林中医药;2003年06期
3 龚海洋;略论中医体质分类[J];中医药学报;2003年06期
4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刘保兴;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J];中医药学刊;2004年02期
5 ;中医体质研究列入“973”[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11期
6 周颖;冯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04期
7 建宇;李杨;少谦;;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光明中医;2009年06期
8 朱燕波;;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9 高志平;;论中医平和体质的包容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10 王前奔;王前飞;王琦;;中医体质的现代研究[J];云南中医杂志;199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冠宇;谢卫平;;试论中医体质及其意义[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许俊琴;李洪娟;;九种中医体质人群的热态特征的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汪丹;;浅谈中医体质与正气对发病影响的异同[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付桂玲;闫雪;刘艳骄;韩芳;;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中医体质关系的初步研究[A];睡眠研究:传统与现代——第四届全国中医睡眠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马晓峰;王琦;;论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曾珊;李应昆;;中医体质理论的临床应用[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五届全国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荀运浩;过建春;施军平;;中医体质理论对慢性乙型肝炎诊治的启示[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8 王苗娟;严正松;陈燕;;中医体质辨识500例调查与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占文;;中医体质养生指导和测评——体质养生让您的生活更美好![A];第十次全国中医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10 黄冲;刘卓军;;基于统计分析的中医体质分类研究[A];第十四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任丽梅;我国首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N];中国改革报;2009年
2 记者周颖 冯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3 王乐羊;中医体质理论渊源[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李英帅;中医体质分类有标准[N];健康报;2006年
5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辨识体质制订保健方案(一)[N];健康报;2009年
6 记者 孟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发布[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任卫东 李文;中医体质研究正面临日韩“夹攻”[N];经济参考报;2009年
8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王琦;中医体质辨识 走进公共卫生服务[N];健康报;2011年
9 记者 黄丹;中医体质分类有了判定标准[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记者 周颖 柴玉;研究发现:国人体质类型有九种[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p榽;台湾地区亚健康状况及其中医体质类型的调查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吴劲松;基于功能性磁共振技术探讨心理压力与中医体质及年龄相关性的神经机制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
3 罗家美(Law Ka Mei);香港地区不孕症中医体质与证型分布及其他影响因素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7年
4 李炳e,
本文编号:13903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390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