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用角度检视针灸理论
本文关键词: 针灸理论 腧穴 近治作用 远治作用 刺法 经脉 出处:《中国针灸》2017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针灸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问题,随着针灸临床发展而日渐突出。本文从理论研究自身的角度,探讨其原因和认识方法。针灸的一般方法特点可概括为施治处和施术法,相关内容的理论构建在针灸理论体系范畴中都相对薄弱。针灸施治处有多种,主要包括血络、经筋、分肉、对应点等,而不惟腧穴;与相应施术法共同构成针灸多样方式。腧穴近治作用,也是针灸刺激的基本作用,与针灸多样方式更为相关。因此,全面认识腧穴及有关经脉理论,才能把握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为创新方法提供理论支撑。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with the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methods can be summarized as the application of treat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he related content of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in the scop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ory system are relatively weak.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reatment. Mainly include blood collaterals, meridians, meat, corresponding points and so on, but not only acupoints; Acupoint near treatment is also the basic role of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nd more relevant to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efore,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acupoints and related meridian theory. Ability to grasp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theory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innovative methods.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灸理论与方法学重点研究室;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3 CB 532006
【分类号】:R245
【正文快照】: 在针灸疗法的漫长发展中,近几十年来的相关研究和新方法涌现可谓是最丰富的,同时,对针灸理论理解的困惑也是空前的。本文试从针灸运用的一般方法特点,简析经脉、腧穴和刺法理论的一些认识问题。1针灸方法的特点及与理论关系针灸疗法是一种外治方法,以针刺、燃艾等刺激体表为治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峰;;从《素问》杨王注看针灸理论解释的思路[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7期
2 秦延斌;夏书剑;;针灸理论学习平台系统设计概要[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年05期
3 陈卫莉;李雪青;;从古典针灸理论谈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J];中医学报;2014年02期
4 张建斌;赵京生;;高武对针灸理论的研究与阐述[J];中国针灸;2008年12期
5 张翠红;张潮;李鼎;;针灸理论中的三分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年09期
6 杨峰;;《内经》针灸理论分部思想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10期
7 韩红;古典针灸理论的自然观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3年03期
8 赵京生;;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表达[J];中国针灸;2007年11期
9 才华;尹改珍;;论针灸理论中的“补”与“泻”[J];新疆中医药;2012年04期
10 杨峰;;经典注释与针灸理论传承——以《素问》杨王注比较为中心[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杨峰;赵京生;;经典与解释——《内经》针灸理论研究的诠释学向度[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峰;;《内经》针灸理论分部思想探讨[A];2009'中国针灸学会文献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赵京生;;经典针灸理论的现代表达[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峰;;解读经典针灸理论传承:以传承模式为中心[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5 杨峰;;从《素问》杨王注看针灸理论解释的思路[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6 黄龙祥;;解开如环无端的经络之链 突破针灸理论创新的瓶颈[A];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黄龙祥;;解开如环无端的经络之链 突破针灸理论创新的瓶颈[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8 岳润生;岳财民;;浅谈针灸理论与临床[A];中国特种针法应用与针灸临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李素云 杨峰;针灸理论研究创新有成绩[N];中国中医药报;2011年
2 黄龙祥;突破针灸理论创新的瓶颈(二)[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涂安淇;《内经》中的针灸理论与道家哲学思想的关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4年
2 张树剑;《内经》针灸理论与概念的观念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卢文;刺血的古代文献与理论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依妮;历代难经注释本的比较及针灸理论的发展[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吴晓霞;《内经》时间针灸理论文献的整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禹佳;《内经》针灸理论体系框架的学术特点及发展演变[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429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442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