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中医论文 >

基于“形神合一”探讨心理内容在中医体质辨识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18-03-06 17:22

  本文选题:中医体质 切入点:形神合一 出处:《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形神合一"是中医学和中医心理学的重要思想,其内涵主张心身一体。中医体质理论兼顾生理和心理的阐述,正是对形神合一思想的体现。在形神合一思想指导下,辨识个体身心特征是中医体质研究的重要工作,其中生理与心理均是重要方面。现有中医体质辨识理论中,心理内容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在现有的中医体质量表中,对心理内容有一定重视,但各个量表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故基于形神合一思想,结合中医体质内涵,经理论探讨及文献研究,认为心理内容在中医体质辨识中有一定必要性,建议在今后中医体质量表编制中应补充心理内容,增加相应条目或以心理辨识配合体质辨识,以有利于心身合一辨识的临床应用。
[Abstract]:"combination of form and spirit" is an important though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sychology, and its connotation advocates the integration of mind and body. The theory of physiq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ch combines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thought of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hought of unity of form and spirit, The identification of individual physical and mental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work in the research of TCM physique, in which physiology and psychology are important aspects. In the existing TCM physique identification theory, psychological contents are also reflected to a certain extent. Som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psychological content, but each scale also shows some limitations. Therefore, based on the thought of the unity of form and mind, combining with the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it has been discussed by theory and studied in litera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psychological content should be supplement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CM physique scale in the future, and the corresponding items should be added or combined with physique identification by psyc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body and mind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403501)-“喜胜忧”调节抑郁症患者负性认知偏向的神经机制研究 北京中医药科技发展资金项目(JJ2015-50)-中医儿童心身健康辨识测验与调养方案的建立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预探索项目(7163236)-“喜”、“忧”激活“五态人”情志体验的脑电差异研究
【分类号】:R2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丽君;胡春蓉;师晶丽;程吉英;汪克丽;;体质与体质评估在康复医学中的思考[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5年08期

2 王娟;孟跃;;盗汗小儿体质类型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年06期

3 王晓鸣;王徐静;林子良;;健康儿童中医体质辨识方法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年08期

4 王昊;杜渐;张振华;邵祺腾;王克勤;杨秋莉;;“形神合一”中医学的生命整体观[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年03期

5 杨秋莉;徐蕊;于迎;薛崇成;;五态人格、体质类型与抑郁症的中医证型的关系探讨[J];中医杂志;2010年07期

6 杨秋莉;薛崇成;;中医学心理学的个性学说与五态人格测验[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年10期

7 王琦;朱燕波;薛禾生;李稍;;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03期

8 周少林;“形神合一”与心身医学[J];甘肃中医;2005年10期

9 郑军,温振英,樊惠兰;健康儿童中医体质类型调查研究初探[J];中国医药学报;2000年02期

10 陆云飞;钱彦方;;首届全国中医体质学说及腹诊研讨会学术总结[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7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杨寅;《7-14岁儿童中医体质量表》的编制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柳璇;《老年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量表研制与初步应用分析[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3 周冠中;体质评估的关键因素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昊;基于五态人格测验与五五体质检测探讨中医人格与体质关系的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3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颖;杨华元;;腧穴热敏特性及热敏灸的研究进展[J];上海针灸杂志;2017年08期

2 胡丹;邓鹏;焦琳;熊俊;谢丁一;陈日新;;热敏灸联合Kegel锻炼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J];针刺研究;2017年04期

3 刘琼;孙天爱;梁昊;贲定严;刘慧荣;刘密;吴焕淦;常小荣;刘迈兰;贾一凡;;艾条温和灸的灸感与施灸距离关系的临床观察(英文)[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7年04期

4 贲定严;孙天爱;梁昊;刘迈兰;刘慧荣;刘琼;刘密;吴焕淦;常小荣;徐瑶;;不同距离温和灸正常人足三里穴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英文)[J];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Tuina Science;2017年04期

5 代坤;;热敏灸结合中药治疗早期hunt综合征1例[J];江西中医药;2017年08期

6 田宁;谢健周;曾顺军;;热敏灸联合神经根阻滞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7年07期

7 熊俊;陈日新;;热敏灸循证评价与临床转化[J];世界中医药;2017年06期

8 徐小生;马泽仁;周剑;骆松;姜杰;王佳;刘晓平;;热敏灸联合骨盆牵引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J];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03期

9 许巍;陈日新;;热敏灸干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灸感比较的前瞻性队列研究[J];江西中医药;2017年06期

10 王祖铭;严郁;张忆;肖富男;朱伟;邵勤;;基于MSP430单片机的电子艾灸盒设计[J];中国医疗设备;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宙;刘光德;熊小翠;侯冯彬;;腹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J];中国针灸;2013年07期

2 梁美爱;段权;黄伟添;;百会压灸联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年11期

3 肖袁柳;邓文;张波;;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年01期

4 高峰;罗开涛;范迪慧;陆海娟;沈志方;;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3例[J];上海针灸杂志;2011年07期

5 路玫;张丽繁;袁晔;于冬冬;;隔姜灸、悬灸对不同穴位各时段热感度的对比研究[J];中国针灸;2011年03期

6 陈日新;陈明人;黄建华;付勇;张波;;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灸感与灸效关系的临床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1年01期

7 谢丁一;迟振海;张波;陈日新;;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不同灸量的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1年01期

8 崔峻;章美琼;;热敏灸结合针刺风池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12期

9 易静;张波;;陈日新教授“辨敏施灸”治疗躯体痛症经验总结[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易光强;黄毅祥;卢敏;何列涛;黄宁华;;针灸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0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中医体质与证之异同[J];吉林中医药;2003年06期

2 龚海洋;略论中医体质分类[J];中医药学报;2003年06期

3 龚海洋,张惠敏,高京宏,刘保兴;中医体质与证源流考辨[J];中医药学刊;2004年02期

4 ;中医体质研究列入“973”[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5年11期

5 周颖;冯磊;;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04期

6 建宇;李杨;少谦;;我国第一部《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出台[J];光明中医;2009年06期

7 朱燕波;;中医体质分类判定与兼夹体质的综合评价[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8 Q晨,

本文编号:1575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575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c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