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型七味白术散对肠道菌群失调腹泻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相关免疫学机理研
本文关键词:不同剂型七味白术散对肠道菌群失调腹泻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相关免疫学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5年
不同剂型七味白术散对肠道菌群失调腹泻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相关免疫学机理研究
刘卫东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型七味白术散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治疗作用及对肠道黏膜免疫影响作用。 方法:1、采用盐酸林可霉素和头孢曲松钠注射液联合中药潘泻叶灌胃小鼠制备肠道菌群失调腹泻模型。 2、分组与治疗:模型成功后,将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随后称自然恢复组ZFG)、七味白术散水煎液组(QJG)、七味白术散滴剂组(QDG)、七味白术散提取物组(QTG),并设正常对照组(NG)。各组在造模的第5天开始治疗,MG (ZFG)与NG给予蒸馏水灌胃,其余各治疗组小鼠给予相应剂型药物灌胃。 3、观察指标:给药治疗的第2天、4天、6天、8天各组各时间点取10只小鼠称体重后心脏采血处死,取粪便培养观察微生物种类及数量;小鼠小肠行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肠组织病理,电镜观察肠组织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与RT-PCR检测小鼠小肠黏膜上皮细胞IFN-α、IL-4、IL-10的表达。 结果:1.造模后小鼠大便水样,稀便率、稀便级、腹泻指数显著增高,治疗过程中QJG、 QDG和QTG小鼠的腹泻次数、稀便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与MG比较(p0.05)。 2.模型组小鼠小肠绒毛断裂,上皮细胞肿胀,部分坏死脱落,炎性细胞增多,提示造模是成功。给药的第4、6、8天,QJG、 QDG和QTG治疗组小鼠肠黏膜病理损伤明显减轻,病理积分明显低于ZFG(p0.05)。 3.肠道菌群①造模后MG(ZFG)小鼠肠道粪便肠球菌、大肠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②各治疗组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总数均在给药的第2天开始增加,给药的第8天QJG、 QDG和QTG菌群总数量分别与第6天、4天、2天比较明显增加p0.05,但低于正常组p0.05,三治疗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明显高于ZFG(p0.05); QJG、 QDG、 QTG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恢复的顺序QTGQDGQJG。随观察时间延长模型组(ZFG)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细菌总数随观察时间延长也有一定程度恢复,与NG三治疗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小鼠肠道中肠球菌、大肠杆菌在给药的第2天开始下降,QJG、QTG、QDG与ZFG比较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给药的第8天时QTG大肠杆菌数基本接近NG(p0.05), QJG.QDG也恢复迅速,与正常组比较(p0.05)。ZFG随观察时间延长肠球菌、大肠杆菌数量也有所下降,与NG三治疗组比较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4.给药的第2天QDG.QTG.QJG小鼠体重增加,不同时间各治疗组小鼠体重均重于MG小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内不同治疗时间小鼠体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5.①MG(ZFG)小鼠肠黏膜IL-4表达低于NG(p0.05),随观察时间延长其表达逐近上升,但给药的第8天时仍达不到NG.QJG.QTG.QDG水平(p0.05);QJG.QTG.QD G小鼠小肠道黏膜IL-4表达各时间点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治疗组IL-4表达增高速度明显快于ZF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MG(ZFG)小肠黏膜IL-1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G(p0.05),ZFG小鼠小肠道黏膜IL-10表达随时间的延长逐近恢复,不同时间点比较(p0.05),观察至给药第8天时ZFG仍然没有达到NG水平p0.05,与QJG.QTG.QDG比较p0.05.QJG.QTG. QD G小鼠小肠道黏膜IL-10表达增强其速度快于ZFG,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QJG.QTG.QDG治疗的小鼠给药的第8天时IL-10表达与NG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模型组小鼠肠道黏膜IFN-α表达明显高于NG(p0.05),高于QJG.QTG.QDG 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QJG.QTG.QDG小鼠肠道黏膜上皮细胞IFN-α表达逐近下降,三组之间不同时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IFN-α表达均低于ZFG(p0.05),高于正常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剂型的七味白术散均对肠道道菌群失调腹泻小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恢复肠道正常菌群以及保护小肠黏膜。其机理可能是七味白术散通过下调肠道IFN-a的表达,上调IL-4、IL-10的表达,从而改善肠道免疫环境,抑制肠道炎症病理反应。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27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芳;李志强;李君;任杰;张阳春;;浅析中药剂型的合理选择[J];北方药学;2012年06期
2 刘明生;童晓珍;苏春康;;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脾胃虚弱型肠易激综合征65例[J];福建中医药;2014年04期
3 李纪三;;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医药论坛杂志;2009年12期
4 鞠宝玲,毕蕾,杨景云;四君子汤改善抗生素脱污染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沈玉萍;李军;贾晓斌;;中药茯苓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6 武香玉;徐海燕;辛国芹;曹银生;汪孟娟;谷巍;;益生元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2年10期
7 吴毅;梁秀兰;;肠道菌群失调例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4期
8 张学军;尹显贵;;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细胞免疫功能研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18期
9 罗海华;董姝;张晟;李达;时权;周红;邝枣园;;黄连解毒汤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热带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10 黄志红;;七味白术散临床运用浅识[J];新中医;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玲芝;马利芹;王丽叶;张晓利;徐倩倩;霍晓青;靳喜朋;秦建华;董世山;;建立动物腹泻模型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2 沈言虎;张鹏;丁铁林;杨泉泉;颜秉秉;孙东旭;;高效提取肠道菌群总DNA方法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3 王园;于庆生;;健脾通里中药对肠黏膜屏障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4 李华;龙亚秋;彭娟;魏蕾初;邓虹珠;姚锐;焦河玲;;肠益康汤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5 孟志刚;朱小玉;张丽红;董建平;严平;祝新烨;王洪华;;73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分析[J];北京医学;2009年05期
6 钦丹萍,周亨德,李彬飞,任永葆,乔樵,朱曙东;胃肠德对大鼠脾虚泄泻的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3年12期
7 李国霞,谢建群,马贵同,陆雄,龚雨萍;疏肝健脾汤对应激腹泻小鼠腹泻指数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8 王伟;赵波;张玉玲;刘永平;;痛泻要方水提物对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王迎寒;陈光晖;刘玉玲;张晓峰;;健脾化湿颗粒对IBS模型大鼠结肠NO和NOS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王迎寒;刘玉玲;陈光晖;张晓峰;;健脾化湿颗粒对IBS模型大鼠血浆胃动素的影响[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纪丽丽;戴永海;王中杰;;中草药免疫佐剂的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2 夏春峰;王中杰;;中药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的研究概况[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陈耀龙;陈淑慧;陈荣钟;;穴位埋线早期干预对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和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张旭;侯影;贾天柱;;木香及其炮制品的抗腹泻作用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分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买尔旦·马合木提;古丽仙·胡加;麦合苏木·艾克木;;沙枣颗粒剂抗腹泻作用研究[A];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08年
6 李丹;任爱民;王红;;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药物性损害与安全用药学术会议——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与临床安全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7 周爱珍;王和平;程斌;;白术的炮制机理研究进展[A];现代化中药制剂发展与中药药理学研究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晓波;孔静;吴春福;;基于基因组技术的中药评价及筛选方法的建立[A];中国当代新医药论丛[C];2004年
9 马捷;李峰;宋月晗;刘燕;毛萌;刘晓萌;刘晶;;脾虚证模型的客观化研究与思考[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10 邹川;吴禹池;卢钊宇;杨丽虹;苏国彬;曾玉群;罗学文;刘旭生;黄春林;;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探索从脾论治慢性肾脏病的理论和实践[A];“新成果·新进展·新突破”中华中医药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第三次中华中医药科技成果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民;壮骨止痛方醇提A部位对去势雌鼠骨质疏松症雌激素相关因子的调节作用[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陈鸿平;土炒白术健脾止泻作用增强的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张旭;木香生用理气煨熟止泻原理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李伟;功能性低聚糖的酶法合成及其生理功能评价[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5 李平兰;长寿老人源双歧杆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及生理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6 高长玉;四神丸方源考析及止泻作用的药效与机理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7 李秋霞;白术黄芪方、白术AMPS-Ⅱ、黄芪注射液对Caco-2单细胞层屏障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李茹柳;白术黄芪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影响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9 田丽丽;益中生血胶囊治疗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赵春霞;多层螺旋管行星式离心过程的基础研究及应用[D];浙江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宏;参苓白术散加味治疗复发性口疮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王秋明;肝病Ⅰ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回顾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冯贵仁;石榴皮对大肠湿热证模型小鼠IL-1β、IL-6及sIgA等影响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4 梁文;健脾化湿颗粒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D];承德医学院;2010年
5 刘卓琳;鲜肤颗粒治疗湿疹湿热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宫海彦;固本祛毒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TNF-α、ET的干预性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周丹蕾;虫草类中药质量生物评价与控制方法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王苗苗;白术内酯I拮抗紫杉醇诱导卵巢癌细胞分泌IL-6和化疗耐受[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沈小凯;丹参大黄合剂对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治疗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朱克;湿热腹泻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秦香止泻方相关药效学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民;长期心理应激对大鼠血浆皮质酮、儿茶酚胺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王硕;齐文升;;中医药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现状分析[J];北京中医药;2010年11期
3 ;中药治疗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J];中国医药学报;1988年05期
4 李秀亮,高永翔,周淑芳,钟柏松,唐彦,李陈,高子平,赵琼;益元止泻颗粒对脾虚泄泻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5 胡晓丽;施中凯;吴晓岩;刘玉凤;胡慧静;;纳米化四君子汤对免疫抑制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6 ;Neuroprotection of Glycyrrhizin against Ischemic Vascular Dementia in Vivo and Glutamate-induced Damage in Vitro[J];Chinese Herbal Medicines;2010年02期
7 聂青和;罗新栋;;轮状病毒疫苗的种类及安全性问题[J];传染病信息;2006年01期
8 贾小进,乔爱敏;中药代谢化学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03年08期
9 李兆申;肠易激综合征内脏高敏感性研究现状和展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李嵘;药物新剂型在儿科治疗中的作用及展望[J];儿科药学杂志;2004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斌;新琼寡糖的益生元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杰;;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刍议[J];江西中医药;2008年07期
2 杨迪轶;;健脾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78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年10期
3 陈丹;陈文利;;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研究概况[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4 朱锦善;;试论七味白术散的制方及其意义[J];河南中医;1982年04期
5 来春茂;;钱氏白术散治疗小儿腹泻528例的初步小结[J];云南医学杂志;1960年01期
6 周斌;;白术散治疗小儿慢性腹泻[J];中医杂志;1985年06期
7 刘福荣;;白术散考证及临床运用[J];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01期
8 朱如彩;;七味白术散袋泡剂的显微鉴别[J];湖南中医杂志;1989年04期
9 张文仲;;七味白术散儿科临床运用举隅[J];辽宁中医杂志;1991年04期
10 彭昕欣;舒兰;陶洪;曹蓉;谭周进;;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进展[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建敏;;试论七味白术散[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2 方建佳;;七味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临床观察[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3 郑家远;;加减“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脾虚腹泻60例临床观察[A];刘弼臣教授从医六十五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与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全国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沈秀凤;;中药配合推拿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38例[A];第28次全国中医儿科学术大会暨2011年名老中医治疗(儿科)疑难病临床经验高级专修班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四川自贡自流井区怡康中医诊所 王昆文;[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霍雨冬;[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岩;浙江白术生产现状和优化农艺措施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昕欣;蔗糖对七味白术散治疗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道微生物及酶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吴海;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物分子多样性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
3 叶俏波;影响白术在复方中功效发挥方向的相关因素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张华玲;超微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物代谢多样性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5 王欢;七味白术散与酵母菌联用对菌群失调腹泻小鼠肠道菌群分子多样性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陈文;白术有效成分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郭抗萧;超微七味白术散与酵母菌配伍治疗菌群失调腹泻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年
8 何承殷;白术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应用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年
9 叶绮娜;七味白术散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肠道宏基因学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
10 曾奥;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不同剂型七味白术散对肠道菌群失调腹泻模型小鼠治疗作用的相关免疫学机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zhongyixuelunwen/157826.html